今天--正月初七,早晨起床,天氣一改前幾天的陰雨綿綿,總算放晴了,從窗口望出去,一塊透明的藍天,像一張絲手帕,藍天上停留著一些細碎而潔白的云塊,像是絲巾上的花朵。暖暖的陽光隔著玻璃照射進來,光與能量灑在屋內的地板上,室內亮堂了,原本濕冷的氣溫暖和了,我的心情也跟著愉悅了不少。
中午,喝完大舅家的滿月酒,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陽越升越高,陽光越來越暖,生機越來越多。在陽光的照耀下,羽禽起飛覓食,生靈跳跑奔忙……這些,無一不在暗示我:是行動的好時光!
回想放寒假以來,我的睡眠質量一直很好。然而,昨晚卻在床上輾轉難眠,久久無法入睡。腦子里一直在想著吳虹老師那句直戳心窩底里的話:能夠入選青椒種子特訓營的每一位學員,目前欠缺的不是學習力,而是行動力和影響力。只有具有行動力和影響力的種子,才有可能真正破土而出。想破土而出的種子,任何時候都不會晚!
捫心自問:這說的不正是我嗎?雖然寒假我并沒有閑著,除了每日家庭瑣事,一邊忙著考駕照,一邊輔導兩個女兒的寒假作業(大女兒四年級,小女兒一年級),晚上女兒睡著了仍然堅持閱讀和英語學習,也參加了每日的小打卡活動。唯獨,簡書可真真是一篇都沒有寫!
說到這里,我要對熊春艷老師說一聲對不起了!記得剛放寒假時,熊老師跟我聊過寫簡書的事,我也答應了一定會寫,但卻一拖再拖,拖到現在才動筆。
其實,我也不是沒有琢磨過怎么才能寫出有新意或是一鳴驚人的文章來。但總是對自己要求過高,總覺得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到最好,最終,靜悄悄地放棄了。有時又禁不住身邊朋友的呼喚和言語,讓我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這么累。現在,我不想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如果一定要找,那就是我太缺乏行動力了。
因為,青椒學員里,像我一樣是倆孩子的媽媽的老師們,有很多很多,其中最讓我欽佩的是行動力超強的李桂娟老師,每一次的優秀榜單里都可以找到她的名字,無論做什么,都走在大家的前面,尤其是寫簡書,又快又好。我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這背后,不難想象,多少個深夜,當我們烤著火,看著電視劇玩著手機的時候,李老師一定正在燈前辛勤耕耘!
一想到這些,我就覺得汗顏……
在我的人生當中,有很多很多值得銘記的重要時刻,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時刻一定會越來越多。
今天,我要把2018年2月21日18:30這一時刻銘記于心,因為在這一時刻,青椒種子特訓營第三講《你好,2018》帶給我心靈和視覺的震憾特別大,看著那么多老師榮登優秀榜單,而里面卻沒有我,甚至于整個平江縣教育局,也只出現了兩個名字—平江159熊春艷和平江013符牧丹。據我所知,熊春艷老師還是貴州人,假如,假如符牡丹老師也是外地考入平江的特崗教師……那么,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平江人,我該說點什么呢,又能說點什么呢?
我終于發現,比思考更重要的是行動力。明明晚上想了千條路,白天起來卻又走老路,人都有惰性,但往往就是這份惰性,讓我們停滯不前,只有即刻行動才會讓自己達到目標。
晏子說:“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行動未必帶來好的結果,但不行動就永遠不會有結果。行動,撬動夢想。說一尺,不如做一寸;想一丈、不如做一尺。任何事情不怕自己不懂,只怕自己不做,邊做邊學,總會有收獲的。
是的,只要我愿意行動,任何時候都不會晚。也許,對于很多的青椒學員們來說,21的充電行動已經結束,但對于我來說,似乎才剛剛開始,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