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的季節,姑娘們紛紛開始步入減肥大軍。當她們還在糾結要不要消滅眼前最愛的黃油面包時,看到我大口大口放肆地吃著美食,感嘆道:哎,吃不胖真好。
從小到大,我似乎是大家眼中的那種吃不胖的體質,食量驚人卻不長肉。我回想那些過往,繁重的學業壓力和心理壓力雙重負擔,已經消耗了我太多的能量,再加上強迫性跑步運動,幾乎透支了體內存儲的所有能量,當能耗大大高于攝入熱量的時候,就不容易長胖。
當我得益于不易胖體質,飲食毫無節制的時候,現實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先是在喝中藥期間,醫生說我脾虛,身體不易吸收食物的營養導致身材瘦削,長此以往對身體不利。原來這么多年以來,我是“有病”啊!后來我遵醫囑,慢慢調理了身體,原先暗黃的膚色竟一天天紅潤起來,氣色大好。再后來,我的體重一路狂飆,突破兩位數,直逼107。身邊的姑娘先是大吃一驚,而后一副“你最終還是加入了我們隊列”的熱烈歡迎狀。
我的體脂儀“警告”我要引起關注了,我反思那段肆無忌憚的日子,高熱量低消耗,一下班就回家葛優躺。我痛定思痛,調整飲食,定期去健身房報道,我用一個月時間又恢復了健康體重。
??
那一刻,我終于明白,根本沒有吃不胖的人。那些總說自己是吃不胖體質的人就跟我們學生時代認識的學霸一樣,總說自己從不看書復習卻能輕輕松松考高分,比起后天努力,他們更喜歡被稱贊為天生麗質,天資聰穎,這當然是一種病態心理。但更多的那些看似吃不胖的人,你以為她胡吃海喝毫無忌口,也許是她工作壓力大,能耗多,所以她所攝入的能量正好平衡了她消耗的,萬物一旦達到一種平衡,就會維持良好的狀態;又或者她的確熱愛美食,為了身材壓制自己的口欲,對吃貨來說是莫大的懲罰,當攝入高于身體所能承受的,她就能想辦法通過運動進行消耗。所以你以為她達到了別人羨慕的最好的狀態,其實她們在背地里付出了很多,沒少遭罪。
記得有一次馬東在節目中說,其實沒有真正減肥成功的人。那些靠節食很快瘦下去的人也會在短時間內復胖。其實馬東的意思是,誰都有減肥的想法,但堅持自律的卻很少。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天天喊著節食減肥,卻沒有真正瘦下來。那些深受脂肪困擾的人幾乎是“三天打魚,兩天撒網”,很難堅持,因為長期養成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沒有強大的意志力是很難改變的。
我沒吃過胖的苦,只嘗過瘦的甜(此處真不是炫耀)。不必為努力擠進一件S的碼修身連衣裙而把自己餓得前胸貼后背,不必為每次過秤而不敢面對自己。
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不一樣,我們不一定要一味地追求瘦,而應該追求的是一種健康的勻稱美的狀態。真正值得羨慕的是想胖就胖,想瘦就瘦,這才是正常健康的。
以下僅分享個人的做法,歡迎交流~
1.對未知的恐懼
我媽曾跟我說,算命先生算過,你以后結婚生了娃會胖得連門都擠不進去。我腦補了那個畫面,嚇得我不敢想象。我一直特別關注自己的體型,因為我要害怕真的會變成那樣。
除了算命先生,最討厭的是身邊那些上了年紀的阿姨。即使不是很熟,也是嘴不饒人。每次看到我,姑娘啊,你要多吃點啊!
我說我沒少吃啊!
噢,你正是瘦的年紀,等你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想瘦都瘦不下來咯。
我無語,都說這個世界對胖子不友好,那對瘦子也沒客氣到哪里去啊!那些人二十幾歲自我放棄,到了四十幾歲風華不再還試圖拖其他人下水。
正是因為這種恐懼,以及那些所謂的”過來人“的言語刺激,激勵著我,不要變成她們口中的那個樣子。
其實歲月不曾放過任何人,是自律讓衰老延遲到來。
2. 測體重不如測體脂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所以減肥其實就是減脂。
我家中備著體脂儀,每天都會按時測量。現在很多體脂儀都會有相應的APP,通過藍牙將身體狀況傳輸到APP上,一覽無余。
3.保持運動,至于控制飲食,不必刻意,運動會幫你調節
我曾在開始運動初期,每次運動完饑腸轆轆,總要忍不住吃雞排擼串。同伴嘲笑說你這不白運動了么。嘴巴想吃的東西其實是身體需要的,所以我沒有特意去克制。堅持運動一段時間后,發生了一個很奇怪的變化,我的身體開始對油炸、辛辣以及高熱量的食物有了免疫力,甚至產生了排斥。不知不覺也就戒掉了油炸食品、燒烤以及奶茶等。
后來我和堅持跑步的同事聊起這個事,他也有同樣的經歷,現在飲食也傾向于綠色健康食品。無需毅力就能抵制“垃圾食品”的誘惑。
還有個方法,記錄每天的食物攝入,我那體脂儀自帶系統會計算每日應攝入卡路里量,起到“管住嘴,邁開腿”的監督作用。
4.調整坐姿和走姿
“椅子永遠只坐三分之一。”我在11歲學舞蹈的時候,老師這樣對我說,這個習慣我一直保持到今天。不僅可以塑形,還能預防頸椎病。因為只坐凳子的三分之一,可以讓下身保持緊張狀態,挺胸收腹,從而達到減肥提臀的效果。雖然癱坐在椅子上很舒服,但長此以往,容易彎腰弓背,對頸椎的負擔很大。
看一個人的走姿,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平時走路的時候,有意識地挺胸收腹,養成習慣后,身板挺直,腹部不容易囤積贅肉。女生還有個很好的辦法幫你訓練——穿高跟鞋。穿高跟鞋走路的女性會不自覺地收腹收臀,從而有效地使腹部和臀部肌肉變得結實,身體線條變得好看。
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公眾場合,我特別喜歡觀察人們的走姿。我發現走路挺拔的人,因為重心往上,腰腹部平坦無贅肉。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走姿有一定難度,推薦大家一本電子書《改變女性氣質的重要發現:走姿》,有意地訓練自己的走姿。
其實你的身材狀態都反應在日常習慣中了。
5.靠近那些你認為的瘦子,了解她們的日常習慣
曾經看到一則很殘忍的報告,之所以稱“殘忍”,因為有離間友誼,歧視胖子之嫌。報道稱: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近胖者胖“。研究共對近20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一個體重超標的學生,如果交了一個瘦朋友,那他日后瘦下來的可能性達到40%。如果他交一個身材與他差不多的朋友,能夠瘦下來的可能性只有15% 。
朋友會影響你的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朋友間的相互影響是很大的。這點我深有體會。從小到大,我幾乎都是扎在美人堆里長大,班上美女如云。我發現美女都有個共性:都是狠角色,甚至很作。作到什么程度呢?每吃一樣東西,都要查下食物熱量表。十幾歲的年紀,食物熱量表比元素周期表背得還溜。大學之前,因為忙于學業,也無心顧及其他。大學后,因為和美女朝夕相處,深受影響。每次一起吃飯,大口塞進食物的時候,美女朋友會說,哎呀,這個熱量很高的,少吃點,會胖的。這個菜以后我不點了,眼不見為凈,哈哈。于是我的一些飲食習慣硬是被掰正過來了。至今很多習慣的養成都是受美女朋友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6.回想瘦的時候的狀態
曾看到一篇報道說銀行怎么訓練工作人員辨別假鈔,就是讓銀行人員每天摸真鈔,摸出經驗,摸出手感之后,一旦感覺不對,這張鈔票就很有可能是假的。所以其實減肥也是一樣,與其看別人是怎么瘦下來的,都不如你自身的經驗來得真實有效。
每個人都有瘦得讓自己滿意的時候,所以你要去想想,你瘦的時候,你的狀態如何,心情如何,然后讓這種感覺一直激勵著你。就我自己個人來說,瘦到剛剛好的時候,我覺得自己走路都帶風,穿衣有型,特別自信。我一直很喜歡這種感覺,所以當這種感覺一直環繞在腦海的時候,我就會強迫自己去保持這種良好的感覺。這也是心理學上的強迫性重復,積極的強迫性重復。快樂的人會重復兒時的快樂,而不幸的人還會繼續重復不幸。但事情還是有轉機的可能,那就是你意識到了強迫性重復,并且與糟糕的強迫性重復抗爭,努力擺脫那些悲傷過往帶來的痛苦回憶,當你走出這一步的時候,離積極的人生也就不遠了。
所以不妨拿出紙筆,寫寫你瘦的時候的狀態,無論生理還是心理。當你腦海里常常有一個標準的參照物,那么抗拒壞習慣的力量就會大很多。
我一直覺得生而為女人真的很難,既要賺錢養家,又要貌美如花。很多女生都認同“女為悅己者容”,戀愛時的確很喜歡倒飭自己,但一旦結婚尤其生娃后,整個人一塌糊涂。其實任何時候的精心裝扮不是為取悅他人,而是對自己的尊重。
我特別佩服那些在任何年齡段都光彩照人,精心打扮的女人,她們身上都自帶光芒,那是對地心引力的不屈服,對自我管理的不放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