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跟Z小姐吃飯,詳細跟我說她這周買房的經歷。Z小姐去年7月結婚,看房時間從結婚前到現在,歷時將近一年,終于在2017年伊始將房子定了下來。
但敲定之后,那天在我們三個好友的微信群里說,因為買房借錢的時候跟他老公大吵一架。
其實買房的過程我倒不是很關心,這個事情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很難感同身受。我好奇的是,她跟她老公吵架的原因。那天微信群里不好聊,今天想聽聽原委。
一年前自從開始計劃買房,就在籌集錢的事情。Z小姐的母親有說過,買房她出一份力,把老家長沙的房子拿出來,但不太想賣,所以想了可以置換給Z小姐的姐姐,算是她姐姐買下,然后可以給她們一部分錢來買房。
結婚前,她姐姐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之前的承諾兌現不了了,但是作為補償可以拿出30萬元的借款給她們買房。
結果現在要定房子前幾天的時候,她姐姐說現在能流動的資金只有10萬元,這離當時的承諾有些遠。結果Z小姐的老公就火了, 說她姐姐不靠譜,承諾說變就變。
Z小姐就更火了:“你有啥火的?那是我姐的錢,她樂意支持就支持,不想支持還犯罪了?”她老公的意思是:這不是朋友,這是你的至親姐妹這樣做不地道。如果是錢用來治病啥的,還說的過去,錢拿去投資了不支持你,這不是啥好理由。
兩個人因此大吵一架。但Z小姐堅持:除了父母,即使是姐妹也沒有義務一定要幫你,她不欠我們家的。
Z小姐說完,我舉雙手贊成。我說“你們買房看了一年,結婚前到現在也大半年,也不確定你們啥時候買房,難不成那30萬就放銀行不動?等著你們用?拿去投資,多掙一些錢還犯錯了?”
Z小姐回:“就是這個道理。她們沒責任也沒義務要幫我,能幫就要感激,能幫多少就算是多少,誰也不欠你的。“
這也正是我最近所遇到的,人的確是靠關系行走江湖,靠家人安身立命。但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別人幫你是他心善,別人不幫你是再正常不過的。不能拿別人的支持和幫助,認為這一切理所當然。即使是親身父母,或許都不會全部有這樣的想法。
一句話:別人不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