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朋友述說一些困惑和焦慮的時候我都會說“我了解的呢。”畢竟我自以為有較強的同理心和多于常人的經歷。而且我注重細節,閱讀量大。直到有個直腸子的朋友說了我一句“你懂個毛啊!”之后我開始反思,貌似確實如此。人生不如意事七八九 能與人言最多一二三。哪來那么多感同身受啊。
大麥是個標準意義上的女漢子。入學的時候一個人身扛兩個最大型號的行李箱到處亂撞找寢室。開學發課本的時候,她一個人拖個巨大的行李箱,把十幾份女生的書全部數好放入行李箱,自己拉著拉桿,哼著流行歌曲就大步流星的走向女寢分書。
學校管理松懈,時常有寢室遭受盜竊。有些膽小的女生選擇了購買保險箱。有次兩個精壯的漢子抬著高檔保險柜到了女寢樓下。他倆在女寢樓下打電話叫買保險柜的女生下來。說是送到五樓以上必須加價,之前寫的是送貨上寢室大門,而不是樓上的門。女生明顯不愿意接受這樣的理由,但是面對兩個漢子才能勉強抬起的保險柜又確實很是無奈。
再這個萬難的時刻,大麥路過。大麥了解了情況后沒多說什么,直接把自己雙手上的糧食移到一只手上,另一只手抬起保險柜蹬蹬蹬的就往樓上走。空留兩個精壯男子吃驚到嘴角抽搐。
關于這段細節的描寫不是因為我在現場是一個見證人。而是這段大麥的經典經歷在女生中廣為流傳,我只是綜合了各個版本后總和歸納了下而已。
有人事后問過大麥,也不見她去健身房鍛煉。為啥她力氣那么大。
大麥當時就是很隨意的說了句“我從小在家里抬水澆菜的,習慣了,這重量很經常拿的。”
大麥在女生中人氣很旺。努力、積極、幫助她人。
大麥在和閨蜜上公交被擠的時候。會用身軀給內向的閨蜜擠出一片不受外界干擾的空間。
大麥在閨蜜說冷的時候會脫下自己厚實的外套。而她在冷風中毅力堅挺。
大麥在周圍閨蜜遇到迷茫的時候會簡明扼要的點明問題的核心瞬間攻破問題。
大麥在閨蜜晚上難受的時候會去打熱水,用熱水袋加紅糖姜水給閨蜜送去實際的幫助。
我們都覺得大麥會一直這么傳奇下去。但是,世事無常,畫風突變或許只需要一個意外的出現。
那次大麥去幫朋友代課,下課后下雨,那種類似于用大澡盆往樓下潑水的雨。
很多人在教學樓門口被滴滴打車運走,而大麥在等著雨小。
突然的一個男生的聲音進入大麥耳中“我見過你,你也在二區吧?一起吧。”
大麥回頭看著一個清瘦的男生有點茫然。但是天上的潑水還是讓她選擇了上車。一路上男生沒在說什么。下車男生打傘送大麥到了寢室下,而后獨自離去。干脆利落,沒一丁點拖泥帶水。
大麥俠女豪情,滴水之恩必相報。通過自己強大的閨蜜圈找到了男生聯系方式。之后多次接觸,男生成了她為數不多的男性朋友。之后更多的接觸,把那個“性”字給摩盡了。
有人吐槽“大麥,一次營救你就以身相許。別沖動啊!”大麥對此一笑了之。
戀愛了的大麥變了很多。不在風風火火的到處閑逛。她變成了已男生為圓心圍繞環的衛星。
在聚會的時候,曾次把話題引到大麥身上。眾人對她為何會那么隨便的找一個對象而好奇。
那次大麥異常認真的答復著大家“不順便呢。如果我一個人可以過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找男朋友。只有能讓我過的比一個人時更好我才會去和他在一起啊。”
在大家的沉默中大麥補充道“我一直覺得我已經很厲害了。我一個人可以做好很多事,甚至還能幫周圍人做好別的事。我神經大條不需要別人安慰。我目標明確,不需要別人指導困惑。我覺得我一個人就可以過得很好了。但是遇到糯米后我才發現原來我也是需要理解和依靠的。和他在一起感覺比一個人的時候更舒服。沒沖動呢。”
那些本就什么都懂得的人,說出的話總是讓人無法辯駁。
從大麥會在課堂上傻傻的突然笑出聲,會在下課后立刻沖出教室跑到糯米身邊,會早早的起床和糯米一起去上課,會在大晚上在寢室做好自己的愛心便當給糯米送去。到大麥悄悄的回到閨蜜之中,漸漸的和大家一起活動。只過了三個月左右。
在學校形式主義的開展了一次長跑十公里,大麥拿了第一名,第二名是校田徑隊的一個男生。那天晚上大麥還叫了一幫人去ktv狂嗨。晚場的時候還是挺熱鬧的ktv到了晚晚場后只剩下空閑的幾人。
凌晨一點我也要離開的時候大麥叫住了我“許諾,你說真的有人能夠真的懂一個人嗎?”
我坐下“應該不可能。畢竟每個人的生長環境和個人經歷不可能完全相同啊。”
“那我們在等什么?既然注定孤單一人,為什么要期待另一半的到來?”大麥說話聲被嘈雜的音樂覆蓋,語音僅容我倆聽到。
“在等那個最大程度上能理解我們的人吧。”我對認真看著我的大麥說著“他能最大程度包容你,你愿意最大程度去理解他。這樣的人值得一直等待著呢。”
許久后,大麥說“糯米挺好的。是我任性了吧。”
有多少人看出你大度卻又勉強的笑容?
有誰曾想過在你堅強外表下也還有顆孩子般的內心?
有誰會擔心你是否帶傘你是否在屋檐下躲雨看著一個個被接走的人?
有誰曾經心疼你獨自在擁擠的公車上被人左推右推的時候感到委屈?
有誰給你準備生日驚喜就是為了不讓你孤單到忘記了自己的生日?
有誰會溫暖擁抱獨自倔強努力奮斗的你?
獨自承受久了,如果遇到那個能理解你的人會瞬間爆發吧。會瞬間想要傾訴所有吧。
但是,任何人都無法做到完全意義上的感同身受吧。過熱的火燃燒自己,灼傷他人。
這世界上沒那么多的感同身受,所以不管何時都還是要學會獨自忍受。可以互相依賴,互相傾訴。但不要奢望對方能全部接受你的傾瀉。
有些注定經過,有些成為錯過。愿這些遺憾堆砌成通往美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