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徐李氏向來厭惡囤積居奇的商人,從不愿和他們打交道,不曾想日后竟然會和邵增結為連理。徐李氏的小屋里常常賓客滿座,笑語連連,她從來不去刻意獲得別人的好感,只按照自己的天性和生活方式生活,開朗、熱情、樂觀,人們常常傾慕的看著她,不由自主地忘卻了自己的年齡。徐李氏的美,邵增自然不會掛在嘴邊,邵增雖然對她愛的癡狂,皆因性格使然,卻從未當面贊美過她。這讓徐李氏美的有些寂寞和一絲寥落。
? ? ? ? ? 邵增哪里知道,正是由于自己的情不自禁,從而使徐李氏有了身孕。他更想不到的是,他把自己的小骨肉留到了山青水秀卻又命運多舛的芝罘,而他的大兒子由于家境優渥,博覽群書,善詩文,精算術,尤工詞調。
? ? ? ? 那年清明節,徐李氏站在前夫的墳前,悲痛萬分。她覺得世事難料,老天對不起她前夫,她撫摸著墓碑,思緒萬千,她不禁落下淚來,往事皆浮現于眼前……
? ? ? ? 那年的冬天,寒冷無比,百里無屏障,芝罘的義勇軍越打越少,完全暴露在日軍的目標下,極其艱難。徐李氏的前夫讓她抱著孩子趕快走。徐李氏卻眼瞅著他,哭著嘟囔著:“你走了,我和孩子怎么辦?你去毓黃頂的時候,爹娘就被敵人活埋了,得虧抱著孩子跑得快,要不早就讓人家斬草除根了。”
? ? ? ? ? 一旁的瑞夫抱住了徐李氏的前夫喊了聲大哥,他其實比瑞夫大很多。徐李氏跟她前夫也是老夫少妻。徐李氏的大兒子和她也抱上來,她們四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瑞夫說,大哥,這一別,不知道何時再見面?未曾想,這最后一面竟是和大哥天人永隔。
? ? ? ? 那年清明,邵增恰巧也在其祖先的墳前祭拜,看見了梨花帶雨,蹙眉含顰的徐李氏,邵增便試圖扶起徐李氏的胳膊:“小嫂子,你莫哭,只要我邵增活著,便能保護好你和孩子。徐李氏心想,你是哪根蔥?我又不認識你,便沒好氣地甩開了邵增的手。”
? ? ? ? 邵增雖然是個商人,然而他在關鍵時刻還挺擅長表現自己。他當即掏出功夫茶臺,嘴上振振有詞,為未來的媳婦先人,斟上了一杯功夫茶。“低灑茶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愿夫人之先祖先聞茶香,和氣細啜,三嗅杯底,瑞氣圓融。”邵增把第一杯茶靜敬上了徐李氏的先人。
? ? ? ? 這回輪到徐李氏竊喜,“你還挺有個性!”
? ? ? ? “小嫂子,敬請品味第二杯。”邵增隨即又倒了一杯茶,端起來靠近了徐李氏的唇邊,她雙眼緊閉,鼻嗅茶香,邵增微笑地望著她,她濃密的長睫毛遮蓋住了她黑亮的大眼睛,甚是可愛。
? ? ? ? “還敢不敢喝?”邵增故意“挑釁”。
? ? ? ? “怎么不敢,今天要陪您喝到底!”徐李氏棋逢對手,從不會懼怕挑戰。
? ? ? 也許是今天心情舒暢,邵增打開話匣,從小時候的事說起,到為官、經商的經歷。當他提到母子二人因為烽火戰亂,偶有幾年經濟突遇困難,二人抱頭痛哭的時候,她看見他的眼中噙著淚花,徐李氏不禁落下淚來。她傾慕地望著邵增,特別是在他沖泡古茶的時候,從他身上散發出的魅力,是那樣迷人、充滿氣質。她有一種想探索的沖動,心底的情愫隨著這一杯杯茶香慢慢升騰起來……
? ? ? ?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自是尋春去校遲,無需惆悵怨芳時……”邵增說道,便踮起腳尖,折了一枝早春的染井吉野櫻,微笑著送給了徐李氏。只見那櫻花五片粉色的花瓣中簇擁著黃色的花蕊,粉白中透出一種紅暈。一簇一簇團簇著,如同漂浮在藍天上的白云一般,又像落在枝丫上的一朵朵小雪球,煞是可愛。
? ? ? ? 然而,徐李氏不懂得這茶的厲害和花的芬芳,于是這一晚,她睜大了雙眼,幾乎一宿沒睡,耳邊一直出現邵增的聲音,腦海里全是他優雅的泡茶手法,直到東方魚肚白。
? ? ? ? 徐李氏當然也沒有想到,瑞夫這一來,不僅加快了她這段姻緣的進程,也預示著她小兒子悲劇般的命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