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油拌面要在夏天吃,尤宜選在最熱的幾天、除了面條在炎熱天氣比米飯更容易下肚子之外,爆蔥油也數用豬油最香。若是氣溫低,豬油半凝會有黏黏的滯澀感覺。”——《意林》2017年第19期 作者:青絲
看到一篇文章寫到夏天的蔥油拌面,覺得很有意思的在于。他提到夏天半凝的豬油會有一種滯澀感。文字的表達是很準確,一件小事就能勾起回憶。
敘永豆湯面
由此可以聯想到夏季吃涼面,是一件在尋常老百姓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嗎,天熱人厭倦無力食欲不振,來一碗清爽開胃的涼面不就是真正當時。
大誠也有會講故事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本地不一樣的是叫爺爺是公,奶奶是婆婆。公早逝,婆婆她們的嘴巴里面總有很多故事童年的饑寒交迫、饑餓、妯娌分家的矛盾、被迫害、物資對人的制約,她的的婆媳們覺得她是在“擺古”。
妯娌間分家的矛盾往往體現在一件簡單的財產分配上。
年輕一代總想過上的電視劇主人公的生活,但是粗糲甚至丑陋的生活才是真實的農村。
2010年以前,農村的大部分人是沒有冰箱的。晚上干活回來想要喝一瓶冰涼的水。只有驅使家里的小孩放學提著暖瓶去水井邊接涼水,小孩子順便去洗澡才去接水。
剛開始婆婆還擔心大誠打壞暖瓶,拿給他白色塑料桶給他。提回家在倒在家里的暖瓶中。
有了冰箱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婆婆背著一背簍的紅苕葉子回來,先熱水洗澡。
就說今天晚上吃面!
先打湯,用的是毛辣果到打的湯。
(毛辣果是貴州本地產的一種西紅柿,體型小,酸度大。)夏天還是熱的坐在火坑(火塘)燒柴火煮的,面條煮熟了馬上放進紅盆中的涼水里。
佐料:蔥花、豬油、胡椒粉和中午的剩菜。
坐在院子里吃還得對抗熱情的蚊子和別人家虎視眈眈的狗,它總以為你的碗里會有骨頭。
2019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