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是一項非要重要的技能,不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演講都是一個向他人“銷售”自己的窗口,利用這個窗口可以實現一對多的群體說服,一個有魅力的演講者在臺上游刃有余、揮灑自如,每句話都讓臺下的聽眾為之一振,這樣的演講者的魅力不亞于任何的商業明星,更重要的是演講者在不斷傳遞思想,在影響著更多的人,但是演講既然作為一項技能,就有所謂的方法論來達到效果,可以幫助我們大家在演講方面都有所精進。
丹·羅姆在其書《用圖秀演講》中講述了關于演講的三個方面內容:實話實說、講故事、用圖說話。掌握好三個方面可以使你的演講實現質的突破。
實話實說
演講者要通過數據事實、理性事實和感性事實來達到說服的效果,而“三個水桶”理論則可以講清楚全部的事實,三個水桶分別是:我的想法、我自己和我的聽眾。
我的想法是我對于這件事情的獨特看法,這個看法有什么樣的特點。我自己就是我在這個問題的研究上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是技術專家還是品牌打造者。最后是聽眾對于產品的需求,挖掘出聽眾的需求非常關鍵,就是想喬布斯說過的:要用父愛邏輯來研發產品。說的就是聽眾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而是通過你的挖掘,聽眾發現原來自己有這樣的需求。Iphone的問世就是這樣邏輯的一個很典型的案例。
講故事
演講之所以要建立在講故事的基礎之上,就因為人們天性喜歡聽故事,從兒時父母親的親口講述到成年世界的各類演講,都是在用故事訴說著人生的道理。而我們也樂此不疲。
既然是講故事必然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對于演講而言,演講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體,有各個細節部分,整體的框架結構、串聯起細節的線索。這就是傳說中的PUMA美洲獅講故事模式。故事如果缺少了任何一項都會難以形成完整的說服力。
沒有主題的故事就像無頭蒼蠅,沒有細節的故事就如同只有骨頭沒有血肉的動物,沒有結構的故事就如一灘爛泥,而沒有線索的故事則把每個部分孤立起來,絲毫沒有讓人聽下去的欲望。
用圖說話
經常演講的人都知道,文不如表,表不如圖’,圖不如視頻,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短視頻項目會火起來,視頻是最生動的表達,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形式,而對于演講者而言,全部用視頻來展示則會削弱掉演講者的作用,就如同紀錄片和電影一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表達。
最能輔助演講者的內容就是圖表,4W2H 即“六因素思維”模式相契合。在演講中,用6幅圖去對應“六因素思維”,就可以展示一個完整的故事:
001 肖像圖:用于展示我們談論的人和事(What)
002 圖表:用于展示數量的多少(How much)
003 位置圖:用于展示位置(Where)
004 時間表:用于展示時間上的先后順序(When)
005 流程圖:用于展示互動過程(How)
006 等式:用于展示這個故事的寓意(Why)
熟悉管理的人都知道在管理學中有一個5W2H方法,也是類似的結構:what、why、when、where、who、how、how much。這樣是小說創作所必須要包含的內容和細節,演講者可以借鑒這樣的方法來完善自己的演講。
演講是一個個人銷售技能,需要每個人都要掌握,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沒有人有義務去了解你美麗的心靈,你必須要通過自己的窗口將自己銷售出去,只有這樣讓別人看到你的優勢,才有合作和發展的機會,相信我吧,這會是未來越來越重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