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述第二篇作者講述的內容。
本篇講述了分析閱讀的方法。分析閱讀一共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整體上把握全書的主題、架構和各部分的關系。第二階段是從具體內容上理解全書。如何理解作者意圖,理解關鍵詞、句子和段落的意思,明白作者的主旨和分論點。第三階段是在完成全書閱讀的基礎上,評價全書,分析它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好。哪些地方寫得不好,為何不好。
二、本篇有哪些關鍵詞?
分類、論說性、實用性、理論性、透視、架構、大綱、意圖、血肉、骨架、共識、字義、主旨、文法、邏輯、受教、爭議、修辭、理論基礎。
三、運用檢視閱讀閱讀本章后的感受和體驗。
第二篇看下來30分鐘根本不夠用,只能看到第七章第81頁。看不完的原因有可能沒有嚴格按照檢視閱讀5步法來做,沒有粗讀,而是主要細讀去了。最后精讀與粗讀結合看下來,共約花了一個半小時。
要真正訓練檢視閱讀,必須有時間限制,一般是15-30分鐘讀完一本書。多是粗讀,不能仔細看,只能了解大致框架。
要嚴格按照永澄老師給的檢視閱讀5步法來:
第一步,先看書名、作者、出版社及版次/印數;
第二步,看整體,包括序言、目錄、書的架構、寫書的目的、書的對象;
第三步,看細節,找出書中的關鍵詞和索引;
第四步,下判斷,看這本書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么展開的;是否值得深入讀下去;
哪些部分是重點,應該詳讀。哪些是非重點,應該略讀。
第五步,粗讀這本書。
我只做了第一、二步,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讀了,沒有判斷哪些該讀快點,哪些該讀慢點。
總體第二篇“分析閱讀”讀下來,感覺要理解還是需要費一些時間的,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層次比較多,理解起來需要費一些腦力,不是一下子能看懂,需要結合自己平時的閱讀感受慢慢體會才能明白意思。全篇實際上講了要完全讀透一本書必須要經歷的三個階段:先從篇章結構上理解書的布局,接著在具體層面上理解書中的內容,最后能夠對書的價值提出自己的判斷。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要想真正讀懂一本書,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多時候,我們很認真地看完一本書,對書里講的什么,怎么講的,都不能用自己的話完整準確地表達出來,只是看懂了文字,并沒有領會書的意思,更不會應用書里所說的。
四、圣誕樹模型。
???###吳慧娟-160220-檢視閱讀練習(第二篇:分析閱讀)
###四個收獲
1.?先整體上,布局上把握全書,再看局部和各個章節。先學習全書作者的寫作思路,不要 ??
??拿起來就看。永澄老師看第二章目錄就能看出這一章的的整體思路來,并提出一些深刻的
??問題。
2.?閱讀有方法,有模型。檢視閱讀5步法,看包裝、看整體、看細節、下判斷和粗閱讀。
???檢視閱讀時要嚴格控制時間,30分鐘。要反復用才能熟練掌握。
3.?融會貫通5步法。這是學習新知識,將新知識納入你原有知識體系的5個步驟。檢視、
??解構、提煉、關聯和呈現。
4.?凡是方法就要解決某個或某方面的問題。方法一定要追求效果。沒有效果,這個方法就
??不要用了。
###三個感受
1.?閱讀時越不明白的地方就越要看,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和高手
??之間的差距。要通過學習高手的思路,縮小你和高手的差距。
2.?學東西真正懂了,就一定會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凡是說懂了,但卻表達不出來,就一
???定不是真懂。
3.?永澄老師提煉和關聯的能力很強大。能夠從一大推文字中提煉出關鍵詞來,整理出概念
???以及各個概念之間的層次。并且由一件事聯想到其它的事情。
###兩個改變
1.?重視并練習檢視閱讀
2.?有任何想法,先寫下來,再在眾人面前講出來。
###一個行動
緊跟老師,認真完成每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