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鵬程寫作學院康哲峰老師“寫作是一種修行”獨家課程。筆記工場作為合作方,經授權發布。
寫作是一種修行
主講導師:康哲峰
談不上教給大家什么,只是分享一些體驗,能夠給大家一點點啟發,我就覺得榮幸之至了。
寫作,不是單純地去掌握一種有用的技能,學會一種爭得名利的方法,學習一種謀生的手段。寫作,是一次頓悟,一次升華,一次脫胎換骨的機會,一次充滿詩意的修行。
佛教講人無時無刻在修行,吃飯睡覺,走路工作,寫字畫畫……
我是把寫作當成修行,也許我只是一個小小的修行者,一輩子成不了神佛,但是,我會一直修下去,修自己的心。
寫作是一次修行,修我之情,修出敏感豐富;修我之智,修出慧念明悟;修我之心,修出謙遜博大;修我之命,修出執著堅強。
所以,寫作是一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所有的急功近利,所有的丑惡粗鄙,所有的浮躁虛偽,都與寫作無緣,寫作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生命的本真,在文字里每一個寫作者都是自己的佛。
1修行
生活中到處存在著美,我們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而已。我們對于日常生活不能保持一種新鮮的感覺,沒有激情,就看不到隱藏在庸常世俗生活中的大美。
——
例如,著名美文作家丁立梅曾有一次去北京領獎,在賓館門口,看見一個賣紅薯的老大爺,就買了一個紅薯,并和大爺交談了幾句,得知大爺是河北的,因為兒子在北京所以在這里賣紅薯,她問大爺,北京好還是老家好,大爺沉默了一會兒,說還是老家好啊!并且伴隨著一聲嘆息,這聲嘆息把她的心嘆疼了。她掏錢,再問老人買一只烤紅薯。老人卻不賣了,他說,你吃一只夠了,兩只吃不了的……她眼淚流出來,一路流到賓館。
后來,她把這個小細節寫在一篇文章里,讓人印象深刻,因為,這個細節體現的是一種陌生人之間的真誠與美好,是一種人文關懷,體現的是普世價值。我們生活中也存在很多這樣的細節,只是太多的冷漠,懷疑,自私,功利將這些美好掩蓋了。我們如果不能發現生活細節并深入思考,就漸漸讓我們的生命由鮮潤善感走向蒼白麻木,失去靈魂,何談心靈的敏感豐富。
——
修情小煉
有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是做條狗》,你怎么看?
這位孩子寫的理想是——阿爹還沒走(去世)的時候,他對我說,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做個科學家;阿媽卻要我長大做個公安,說這樣啥也不怕。我不想當科學家,也不想當公安。我的理想是變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門口。因為阿媽膽小,怕黑,怕鬼,我也怕。但阿媽說,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條狗,這樣我和阿媽就都不怕了……
很多人不能從庸常的生活中發現詩意之美,主要是沒有了自身敏銳的情感觸角,自己是一個情感蒼白的人,怎么能去從細小的事件中體悟萬般情感呢?所以修情,就是讓自己首先成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喜怒哀樂憂,酸甜苦辣咸,千般情,萬般味,在生活里打滾,在紅塵中笑傲,做一個熱愛生活,擁抱生活的人。
2修智
所謂“修智”,就是說要讓文字散發出“思想”的光芒。韓愈曰“文以載道”,意思是: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弘揚精神的。作家王小妮曾經在《上課記》一書中發出這樣的倡議——“消滅毫無意義的好詞好句”。為了追求所謂的“文采”,胡亂堆砌,甚至以辭害意,智者不為。一個寫作者能夠直接寫出自己的想法,是十分可貴的,我手寫我心,心手能夠合一,才是大智慧。玩弄詞句,皆為雕蟲小技。
——
下了一場大霧,產生了霧凇。你們有什么感覺?
是不是感覺到很冷,霧蒙蒙的。
這是常人都會有的感覺,毫無出新之意。
我有一次講寫作,我是這么說的:
我說,你們沒有看到小草上和樹枝上那些美麗的霧凇嗎?他們說看到了,但是沒感覺。我說,再看看,首先你感覺到美不美,他們說,美。我說你想想,霧凇是怎么形成的,他們說是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我說,對呀,一滴小小的水珠,在寒冷的壓迫下變成一朵美麗的冰花,不正像一個平凡的人在艱難的生活中,磨礪自己,不言放棄,展現出獨特的美麗嗎。他們聽完都心有所悟。
——
有時候,我們不必寫多長,只要堅持寫,滴水成海。
我們看的是書,讀的卻是世界;沏的是茶,嘗的卻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卻是艱辛。就如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所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從一粒沙里可以看出整個世界,一朵花就代表一個天堂。其實,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一葉都是充滿靈性的,充滿智慧的,就看我們是否具有觀察心、悲憫心與感恩心。
3修心
寫作是人在苦難的世界里重新建造另一個美好的世界,人們建造了這個世界,并幸福地派自己的心兒住進去,以此來安妥靈魂,撫慰生命。有了寫作這份愛的盛宴,我們懂得了銘記,懂得了感動,生命的航船也在這份愛的伴隨下漸行漸遠,在對自我人格和心靈臻于成熟和完善的不斷追問和探尋中,駛向自己理想的港灣……
——
學會在用眼睛看表象和特點的同時,學會用心靈去感知和挖掘。而這顆心靈一定是要悲憫和善良的,而不是憤青。也不能帶著自以為是、高傲的心去對待。而是要把自己放到很低很低的位置,去思考眼前景物、事物的內涵。
最好是低到塵埃里。
當我們低到塵埃里,仰望一切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具有偉大和神性。
西方哲學家說:存在即合理。那么,時間存在的萬事萬物必然有其價值,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接受的態度。
這樣,你是不是覺得心一下子就寬廣了,虛懷若谷,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了。
只有我們把自己放在很低很低的位置,才能看到任何事物的美好之處,看到任何事物的高貴之處,看到任何事物的閃光點,這樣,我們寫作的視角與主題挖掘得才能與別人與眾不同,擁有靈魂深處的共鳴!
——
例如
我們修一顆得失心,最后修到得失坦然,萬般從容,相信我最美麗,我永遠可以創造奇跡!
我們寫作也是,走短期路,天天搜發表消息,發表了開心,沒發表失落。一天,一個星期,半個月沒發表,雖然失落,但還能接受,但如果一個月,三個月,半年沒發表,那就不是失落,是失魂了。如此,自己的文字也就荒廢了,沒任何想法了,因為,沒自信了嘛。幸好,這個過程中,有愛寫網在,我們在,會一直為你鼓舞打氣,直到你展眉歡喜。
我送大家一句話:作為一名寫作者,一定要對自己的作品有自信心,無論是長期打磨,還是臨時創作。自信才能安心,安心才能長遠,對嗎?
4修命
如果我們每一天,都能保持一段獨省時光,每一天都能跟自己對話,每一天都能遇見時光背后的自己,堅持十五天,堅持一個月,堅持半年,那么我們以后的人生,肯定有很大,很大的突破。
——
物質和人形成的過程。物質分為四個部分,成,住,壞,空。人也分為四個歷程,生,老,病,死。成有因,終有果,一切,都是生命流經的過程。這就是“緣起性空”告訴我們的本質,每一個人的出生,或富貴貧賤,或健康殘缺,都是有原因的,就像一顆種子播種下去,是為了有一天開花結果,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中國的精神,主要就是:儒道佛,三教合一。
那什么是使命?大家都喜歡看一些英雄主義題材的電影,里面被壓迫的人,奮起反抗,為什么而戰?為了自由,為了生命,為了尊嚴而戰!他們找到了內心的能量和使命,他們可以視死如歸。那么我們為什么活著?我們必須要好好活著,不斷強大自己,讓自己有能力,使自己愛的人活得好好的,是不是?這就是我們的使命,一旦定位下來,我們就會活得很明白。
愛家人,愛自己,愛生活。
——
我們既然冥冥中遇到了寫作,也許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每一個真正愛上寫作的人,都不會為一時得失,功名利祿而寫,寫作都內化為自己生命,成為和世界對話的途徑。龍飛九天者,發出黃鐘大呂之音,下飲黃泉的蚯蚓,也會發出自己微弱但是獨特的聲音。對于普通人來說,寫作也會讓你心生美好,感恩生活,相信未來。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寫字者,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淺吟低唱。莫言是龍,我是屎殼郎,哈哈,但是,我愛自己的生活,仰望星空,低頭推糞。
人生無處不修行,就算看同一片樹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角度,都會有不同的參悟。
在參悟中改變生活的軌跡,在參悟中鐫刻生命的痕跡,在參悟中凈化靈魂的氣息。真正的修行,并非一定是遁入空門,紅塵無處不道場,生活無處不參悟。包括快樂,包括痛苦。
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豁達樂觀看生活。由此,生出一顆寶石般的心,生出一顆蓮花般的心,生出一顆大海般的心。也許,這個過程,便是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