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的發(fā)展是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慢慢發(fā)展的。我迫切的說,物質(zhì),快來我碗里吧。我需要你
到我朋友家,別人出生在一個好家庭。父母住在城里,四十多歲就退休了。每次到他家去。他媽媽總是跟我講很多他們那個時候的艱苦日子。先是在農(nóng)村,然后在工廠工作。有了積蓄,便在城里買了套房子。在他們家的時候,看到別人什么都有,給我一種感覺物質(zhì)方面,他們是挺豐裕的。至少是我想擁有的。而我對于別人,什么都有。而我最想要的就是房子一套。想別人一樣,該有就有。小伙伴小基友告訴我想買房,你又非土豪,買了房,又要考慮裝修。處處都需要錢。因此,需要兩個人出力,買房還貸。我的另一個她還不知道在哪。
其實要說我一個人買房按揭,東拼西湊也不是給不了首付。就是感覺,我又不是跟房子結(jié)婚。干嘛這么早就把它供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想的。又想買,又不想買。思慮過多。傷神啊。又想著自己辛苦打工的幾萬,全都拿去付首付。不心疼是假的。真若流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找回來。
都說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嘛,人都懂。但要想過得更好,可是處處都需要銀子的。以前沒怎么覺得,現(xiàn)在覺得沒有錢用的那種壓迫感好強(qiáng)。掙錢不易,花錢卻如流水。
到底是什么阻礙了花出去這些錢,我自己都不清楚,想得太多,做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