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湘大紅色文化實踐團:創新邵陽英烈文化“年輕化”傳播路徑
(通訊員:蔣星宇、李璐)“青年既是英烈文化的受眾,也是最有力的傳播者。”7月14日,邵陽縣下花橋五龍嶺烈士陵園義務講解員唐明初對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色文化實踐團挖掘邵陽英烈文化給予了熱切回應。近段時期以來,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色文化實踐團深入邵陽各地挖掘革命先烈英勇事跡,創新邵陽英烈文化“年輕化”傳播路徑,以期與新媒體語境下成長起來的當代青年群體實現情感共鳴,價值共振。
? ?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下花橋五龍嶺戰斗暨邵陽解放75周年。1949年,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冉冉升起時,一群年輕的戰士在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中英勇沖鋒,用生命托舉背后的新中國。衡寶戰役是在新中國誕生禮炮中進行的唯一戰役,而其中的五龍嶺戰斗則是解放軍在下花橋地帶對國民黨“鋼鐵團”發起的圍殲戰,此戰為衡寶戰役的全面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 ? 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全體成員列隊肅立,默哀鞠躬,齊唱國歌,向革命烈士表達崇高敬意。隨后,實踐團參觀了烈士陵園陳列館,團隊成員在展陳的戰斗模擬沙盤、珍貴的歷史資料前駐足良久,沉浸式感悟戰場的烽火硝煙和先烈們濃厚的家國情懷。團隊負責人鄧揚群表示:“陳守東烈士、‘小老虎班’的大無畏精神令人震撼,他們為邵陽解放,灑下了‘黎明年紀’的鮮血,如何深度挖掘這些英烈事跡,以動人故事、鮮活個體呈現厚重歷史,是團隊后期要突破的重點課題。”
? ? 為多渠道、多角度收集相關資料,實踐團扎實調研下花橋鎮,深入周邊村落開展入戶走訪,了解邵陽英烈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現狀及現存困境,聽取他們對傳承英烈文化的意見和建議。烈士陵園義務講解員唐明初表示:“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陵園得到了全面的修繕與維護,已成為邵陽市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希望你們發揮青年力量傳播紅色文化,運用青年語言講述革命歷史,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傳承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的隊伍中來。”? ?
? ? 回首凝望革命故事,意在懷念與銘記、傳承與弘揚。實踐團將以五龍嶺戰斗英烈人物為主線,以“挖掘紅色意蘊、講好英烈故事、創作英烈作品”為主題創新傳播路徑:融合專業專長與邵陽縣檔案館開展共建合作,深入挖掘整理五龍嶺戰斗相關歷史文獻,助力烈士陵園完善英烈史料;拍攝錄制“照亮新中國黎明的曙光”系列宣傳片,利用數字化傳播手段和故事化敘事方法呈現下花橋五龍嶺英雄烈士可歌可泣的壯舉;開展“英烈故事進課堂”宣講活動,力求以青年語言講“透”、講“活”為身后的新中國獻身的英烈形象,立體化傳播邵陽英烈故事,為邵陽紅色基因的永續傳承貢獻“湘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