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機學習
提高認知效率是一條勇猛精進之路,它能讓一個人很快學有所成,獲得值得的回報,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但是真的高手卻不止步于此,他們會看透知識背后的更底層價值——借助規律,放大投入,達成躍遷。
“學五渣”的美國大學申請術
先講一個傳奇故事。一個國內的窮學生(我們叫他“學五渣”),想要報考國外一個大牛導師的研究生,因為這樣能拿到全額獎學金。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平時也不太努力,GPA(平均成績點數)不高,在國內讀的大學也不算好,贏不過那些托福、GRE拿高分的人。經人指點后,他決定試試“套瓷”的方式。
申請國外大學不僅僅看成績,也看你整體的學術思維,以及和老師的關系,因為未來老師需要靠你干活。國內學生對于所謂全額獎學金的理解有偏差——一個美國人對你無欲無求,出錢出力給你讀書?不太可能。全額獎學金其實是全額助學金:助教費或助研費。美國正式的科研人員薪資很高,每年有5萬~ 8萬美元,而中國學生聽話,要的錢又不多,值得多入手幾個。言歸正傳,這個學五渣想了一招:他發現這位國外大牛剛出版了一本學術書籍,想找點兒套瓷素材,哪怕提幾個問題呢?無奈拿回來一看,密密麻麻,完全看不懂。
他靈機一動,去找自己化學系的主任:“主任,我最近想做點兒學術研究,在看這本書,其中有幾個問題不懂,您能給我講講嗎?”
化學系主任接過書,心里微微一顫,這小子可以啊,國際大牛最新著作。系主任那是經過大風大浪的,微微沉吟,輕描淡寫:“好,我現在有課,你明天下午來吧?!?/p>
當晚回家,主任書房孤獨的小臺燈亮了一夜。
第二天見面,主任簡單地講了講書的大意。為了表現出水平,說:“當然了,這本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說……”學五渣全部認真記下來。干嗎?準備原封不動地翻譯成英文,發出去啊!不過翻譯也得要理解啊,他搞到凌晨三點,總算翻譯完,發送,睡覺。親愛的××教授,我是一名來自中國的普通的化學系學生。我在閱讀您的大作,覺得非常專業又有趣……(馬屁,省略幾百字)。下面我冒昧地提出自己一些非常不成熟的見解……(當然,都是照搬化學系主任的原話。)
第三天早上,學五渣收到了回復郵件??磥砗M鈱W術大牛也吃了一驚,大三學生有這個思想深度不容易。他以為自己是當代哈代遇到了拉馬努金,立馬回信,附上自己的一些觀點。
又是一頓狂翻書、狂理解,總算差不多明白大牛在說什么,于是下午又去找化學系主任。
主任正坐在辦公室里抽煙,看到他又夾著這本書來,心頭微微得意——不明白我說的是啥吧。
學五渣坐定,掏出書放在桌上,一臉討好,說:“主任啊,我看了您的指點,收益很大。我想了下,有一些自己的觀點不知道對不對……”
于是,你能想到的,他又把學術大牛的話說了一遍……
主任家書房孤獨的小臺燈又亮了一夜。
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直到他順利申請上了這位海外大牛的研究生,同時也謝絕了國內導師的邀請。
也許有人會擔心,這樣的三腳貓功夫,真的可以勝任未來的學術研究嗎?
可以的,這位學五渣無意中使用了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聯機學習,成為知識的路由器。在來回翻譯信件,不斷地把雙方的語言翻譯成自己的話傳播出去的過程中,他不知不覺地在這個細分領域有了深遠的洞見。這些洞見配合專業知識,讓他短期內實現了巨大飛躍。
萬維鋼曾經這樣點評:“只有在競爭不充分的領域,才有流派。”李小龍就是一個無門無派的人:《精武門》里酷炫的雙節棍,是他從美籍菲律賓武術家伊諾山度那里學的;《龍爭虎斗》里標志性的高踢腿,是他從跆拳道高手李峻九那里學到的,他也分享給對方隱秘出拳的秘訣;他的體格趨近完美,那是用西方健身系統訓練的功勞;他的步法靈動,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拳王阿里的蝴蝶步。
學五渣在中美導師的思想交鋒中獲得自我躍遷,李小龍用5年的時間自學成為一代高手。這兩個不相干的案例一個最大的共同點,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聯機學習,“用答案換答案”。相比于過去“學習——思考”的單機學習,這是一種鑲嵌在社會網絡之中的學習方式。
這種學習方式之所以讓人一開始不舒服,是因為它超越了我們原來的學習方式。
過去自己學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時代,“調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顯然更加重要。
過去一定要自己完全學通了,大徹大悟了才出來教別人。100分教5分的人,老師站著講,學生“跪”著聽;信息時代,往往是一個15分的人教5分的人,大家商量著來,偶爾學生還能教老師幾招。
?
【I:拆書家講解引導】(7分鐘)
【提問和互動】請問一下大家在這個片段當中看到的關鍵詞是什么?
【學習者】聯機學習,用答案換答案,調用和整合。
【拆書家】都非常好,回答的很準確。【回應和反饋】
看完片段,我們先來做4個判斷題吧。
【互動—判斷題1】那請問一下大家,我們今天的現場拆書學習是聯機學習嗎?
【學習者】是的。
【互動—判斷題2】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墨家、法家、儒家、兵家各種思想交流是聯機學習嗎?
【學習者】是的。
【互動—判斷題3】再問一下大家,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是聯機學習嗎?
【學習者】不是。
【互動—判斷題4】公司組織培訓學習是聯機學習嗎?
【學習者】不一定,要分情況。
【拆書家】都回答的很準確。判斷題4確實要分情況,如果是講師在上面講,下面睡了一大片,或者只是聽聽,沒有任何交流,那就是單機學習。如果有互動交流,那就是聯機學習了?!净貞头答仭?/p>
【對比概念】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兩個概念,單機學習和聯機學習,舉個例子類比一下,一臺電腦,不聯網的話,它就是一個獨立的單機,連上互聯網或者局域網,能與外界互相交流,那它就是聯機了。再形象一點,就拿游戲來說,單機游戲和聯機游戲。簡單來說,單機學習就是自學自悟,一切都靠自己。而聯機學習就是與外界互聯,以答案換答案,以經驗換經驗,還可以跨學科、跨領域交流學習。那如何聯機學習呢?
【行動步驟】
1、先打磨第一個知識模塊,這個知識模塊可以是一個好問題,一個好想法,也可以是你在某些方面特長、優勢,經驗、答案都是知識模塊。原文中學五渣的第一個知識模塊就是向導師提的幾個問題。
2、 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模塊。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知識模塊,交換知識模塊。就比如說上學的時候,有的人擅長數學,有的擅長英語,就可以把學習數學和英語的經驗交流互換。
3、 重復前兩步,積累足夠多的知識模塊。在不斷的分享、交流、交換中積累越來越多的知識模塊。
4、 整合出自己的知識體系。通過上面的三個步驟,就會收集到眾多的知識模塊,通過調用、整合、歸納,形成對某個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從而漸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比如說學習PPT,通過不斷積累文字、圖片、排版、配色等模塊,就學會了PPT的知識體系。
【好處】:通過聯機學習,能快速掌握新知識,新技能。
【不這么做的壞處】:成長速讀比較慢,也容易遇到瓶頸,和出現“故步自封和止步不前”的狀態。
【預防異議】:有的人會覺得聯機學習有這么好,它就沒有缺點嗎?。當然是有的,由于是與他人聯機,聯機人數比較多的話就容易聊偏、跑題,還很有可能討論很長時間也得不出結論來。還有的人會覺得,聯機學習是15分就敢教5分的人,只有15分的水平,要是別人提的問題回答不上來怎么辦,那多丟臉啊。其實是這樣子的,聯機學習要求要交流互換,它的難點也就在這里,別人的問題回答不上來說明這個知識點你沒吃透啊,這正是一個成長的好機會啊。
【適用范圍】:最新的,還未有人整理過的知識方面。
舉例A1:2018年5月底的時候,公司組織學習斑馬夢龍網絡計劃軟件培訓,由于以前在教材上學過網絡圖,有過一定的理論基礎,學習起來就比較快,培訓結束后就有很多同事向我請教軟件方面的問題,針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我一一給出解答,碰到不會的就通過在線QQ求助,聯系軟件公司的人解答,教同事和向外界求助就是聯機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A3】促動參與(8-12分鐘,給出一個預先設計好的案例場景,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演練,最后邀請一組做當眾表達或角色扮演。要求:場景非常具體、確定,學習者可以在此場景中演練或討論或應用新學技能)
【拆書家指令】我們來回顧一下,聯機學習的四個步驟:第1步,先打磨第一個知識模塊;第2步,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模塊。第3步,重復以上2個步驟,得到足夠多的知識模塊;第4步,整合出自己的知識體系。
【案例場景】拆書家小明,特別喜歡一本書,想迅速把這本書里面的知識體系掌握,但是苦于時間不夠,很是發愁。請大家用聯機學習的方法討論出一個解決方案,給大家3分鐘的時間組內討論一下。討論結束后請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解決方案。
【學習者分享】
【學習者楚瑜】拆書家小明,很喜歡《自控力》這本書,我們用聯機學習的方法商量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第1步,快速瀏覽全書,有個大概的框架,然后選擇一個片段去線下拆書?;蛘呒s幾個拆書家,每個人拆一章。
第2步,拆書的過程中會得到學習者和觀察家的反饋。就像我(學習者楚瑜)拆《自控力》一樣。
第3步,多拆幾次,或者聽其他拆書家拆書,去和他們溝通交流,獲得更多的知識模塊。就像我(學習者楚瑜)拆《自控力》拆了3次了。
第4步,建立《自控力》整本書的知識體系。當把整本書拆完,根據交流反饋的結果,不斷修正,對整本書的理解更深,里面的知識模塊都掌握了,形成知識體系了。
【拆書家】非常好,整體的解決方案很清晰流暢,我想再確認一下,這個方案使用聯機學習的第1步是做什么呢? 【回應和反饋】
【學習者楚瑜】第1步是快速瀏覽全書,有一個大概的框架,然后選擇一個片段去拆書。
【拆書家】很不錯,那選擇的這個片段就是打磨的第一個知識模塊了。第2步是怎么做的呢?【回應和反饋】
【學習者楚瑜】把這個知識模塊拿去現場拆書分享,在過程當中收到反饋,然后修正理解不到位的地方。
【拆書家】很棒,也就是說把第一個知識模塊拋出去了,在分享這個模塊的過程中,交換了其他人對這個模塊的理解,使拆書家小明對這個模塊的理解加深了,理解的更透徹了。這個方法能夠快速的掌握知識模塊。想想看,除了線下拆書,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呢?【回應和反饋】
【學習者楚瑜】有的,其實和其他拆過《自控力》的拆書家或者看過這本書的人交流一下,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
【拆書家】對,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第3步是怎么做的呢?【回應和反饋】
【學習者楚瑜】不斷的去拆《自控力》這本書,或者聽其他拆書家拆《自控力》,直到對整本書都理解透了,整本書的知識體系也出來了。
【拆書家】可以這么理解嗎,你這一步是在重復前面2步,拆的次數越多,聽別的拆書家拆的越多,交流交換的知識模塊就越多,直到把整本書的知識模塊都掌握了,最終形成了整本書的知識體系,也就是完成了聯機學習的第4步?
【學習者楚瑜】是這樣子的。
【拆書家】好的,感謝楚瑜的分享,聯機學習的方法掌握的非常好,大家給她鼓個掌吧?!净貞头答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