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
16世紀中葉,郁金香花被人引入西歐。
培育和種植郁金香給許多人帶來了數不清的麻煩和困擾,但他們對此卻甘心情愿、樂此不疲,就好像慈愛的母親總會更加疼惜一個多病的孩子一樣。在這種嬌嫩的花兒身上投注如此多的激情,浪費如此多的精力和財力顯然是不明智也不正常的。
1634年,郁金香狂潮席卷了整個荷蘭王國。荷蘭人此時就好像陷入了集體癲狂之中,甚至于此前一直困擾著荷蘭人的工業問題和人口問題,也被大家丟到一旁不管不顧了。當時,無論是富戶名流還是市井小民,人人爭著搶著加入郁金香買賣的大潮。隨著郁金香狂潮愈演愈烈,其價格也成倍地上漲。到 1635年之前,許多人寧愿出10萬弗羅林(荷蘭的一種貨幣單位)的巨資只為購買 40顆郁金香球莖。
據說,直到 1636年年初,全荷蘭一度只有兩顆“永恒的奧古斯都”,還都不是最好的品種。其中的一顆為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商人所有,另一顆則在哈拉姆。為了得到它們,人們紛紛急不可耐地出高價競購。一個人情愿將自己名下的一塊 12英畝的地產來換取哈拉姆的那顆“永恒的奧古斯都”。阿姆斯特丹的那一顆則被人以 4600弗羅林買走,除了金錢之外,還附送有一輛新馬車,兩匹駿馬和整套鞍具。
對于很多當時不在荷蘭的人來說,如果碰巧趕在這一狂潮達到頂峰之際來到荷蘭,很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少見多怪而陷入尷尬境地。
《布萊恩威勒游記》一書中就曾記載過這么一段趣聞。有一次,一位因擁有罕見的珍品郁金香而洋洋自得的富商,偶然間從一個水手口中得知了一個好消息,一批貴重貨物正要被運往列文特。這筆生意在富商看來是勢在必得,于是,他把水手叫到賬房里,準備好好酬謝他一番。作為獎賞,富商慷慨慷慨地給了他一條紅鯡魚做早餐。然而,水手卻好像格外嗜好吃洋蔥。當他看到富商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同洋蔥頭差不多的東西時,只覺得這“洋蔥頭”跟桌子上的絲綢和天鵝絨混在一起實在太不搭調。于是,他趁人不備,“嗖”地一下把它塞進了自己的口袋里,一門心思想拿它配著紅鯡魚大啖一番美餐。接著,他就徑自回到碼頭上去享受早餐了。等富商發現那棵價值 3千弗羅林(或者說 280英鎊)的“永恒的奧古斯都”郁金香不見時,已經太晚啦。為了找到它,所有人都被動員起來,一個角落也不放過。也不知道搜尋了多少遍,郁金香球莖卻是蹤影全無。富商心中甭提有多懊惱了。猛然間,有人想起了那位水手,他也在賬房里呆過一陣子。一句話驚醒了夢中人,焦急萬分的富商一陣風似地沖到碼頭上,一伙驚慌失措的仆從們也緊緊地跟在他身后。等他們跑到碼頭時,發現那個水手正安安靜靜地坐在一堆纜繩上,津津有味地品嘗著最后一瓣“洋蔥”呢。這個頭腦簡單的家伙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享用的這頓美餐竟如此地代價高昂,它足夠讓船上所有的的人享受 12個月的清閑日子。或者,就像那位莫名其妙損失了一大筆的富商形容的那樣:“數額足可以為奧蘭治親王和斯坦索德的整個宮廷舉辦一場豪華晚宴了”。最后,這個不幸的家伙被當作搶劫犯,著著實實吃了幾個月的牢飯。
瘋狂
1636年,珍稀郁金香的搶購風氣愈來愈高漲。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哈拉姆、雷頓、阿克馬、霍恩以及其他城市的一批股票交易所中,紛紛出現了郁金香投機現象。股票經紀商們天生就對種種投機事件特別敏感,于是,他們開始大規模地進行郁金香交易,利用他們在股票市場中磨練出來的各種手段操縱著郁金香價格的漲跌。
最初,這種類似于賭博的把戲吸引了許多人投身其中,樂此不疲。每個人都是信心滿滿,投機讓他們獲得了許多好處。郁金香批發商們更是這場賭博的大贏家,他們興致勃勃地通過操縱“郁金香股票”的升降坐收漁人之利。通過在價格低時低價買進,價格高時高價賣出,許多人在一夜之間成了百萬富翁。金光閃閃的誘餌高高地懸在人們的眼前,這種誘惑可真叫人心癢難搔。
人們爭先恐后地一個接一個涌向郁金香交易市場,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就好像圍著蜜罐嗡嗡叫的蒼蠅一樣。每個人在巴望著這股郁金狂潮能永遠的持續下去。這樣一來,世界各地的富翁們將蜂擁而至。不論面對多么高的天價,都有人毫不猶豫地把郁金香統統收入囊中。到那個時候,荷蘭的祖德茨海灘上來自歐洲各地的富豪們將冠蓋云集。從此,“貧窮”這個字眼將在荷蘭這塊樂土上銷聲匿跡。這樣的熱潮誰能抵擋得了?貴族、市民、農夫、機械師、水手、販夫走卒、女仆,甚至連打掃煙囪的清潔工和洗衣婦也都加入到郁金香投機之中。不管貧富,人們爭著把自己的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后一股腦兒全投入到郁金香買賣中。這還不夠,許多人為了湊足本錢把自己的房產也賤價出售或抵押,導致荷蘭的房地產市場一片混亂。很多外國人也被這場狂潮弄得昏頭脹腦,各種資本從世界的各個角落涌入荷蘭。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隨之一路上漲。房屋、土地、馬匹、馬車以及其他奢侈品的價格一度居高不下。連著幾個月,荷蘭仿佛成了財神爺制造中心,凡是來這兒的人都能平步青云,一夜間飛黃騰達。
不過,一些較為精明謹慎的人終于開始發現,源自人們頭腦中的狂熱絕不可能永久的持續下去。隨即,富人們不再熱衷于購買天價郁金香,而是以高昂的價格把花賣出。看情形,最后因郁金香而破產的人大有人在。這樣的說法一夜之間傳遍了荷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恐慌起來,紛紛拋售自己擁有的郁金香。郁金香的價格迅速暴跌,從此欲振乏力。信心被擔心和憂心所取代,公共信用一落千丈。這在交易商們心里造成的恐慌尤其巨大。例如,起初某甲計劃以每顆 4千弗羅林的價格從某乙那里買進 10顆“永恒的奧古斯都”, 6周之后雙方進行交割。不料, 6周過后,郁金香的市場價已經降到 300或 400弗羅林了。某乙預備按時交花,某甲卻因價格相差太大而不想履約,就算是賣主說明自行降價也不行。
每一天,這樣的違約事件都在荷蘭各地上演著。全荷蘭的人們都變得驚恐不安起來,大家紛紛意識到,自己將可能陷入貧困的深淵卻求救無門。于是,他們開始大批量拋售郁金香。可現在,即使有人把花價降到以前的四分之一,也沒有人肯再接受了。痛苦的叫喊和呻吟在荷蘭的土地上回響,人人都在抱怨、咒罵,指責別人也變成了一種習慣。那些不幸的郁金香業主也只好自認倒霉,盡量保持克制和樂觀,承受著這場狂潮帶給他們的巨大損失。那些見機較快,從投機中及時抽身的人也得以保全了自己。不過,整個荷蘭的商業卻為此付出了極高昂的代價,乃至于元氣大傷,直到多年以后才得以慢慢恢復。
反思
九月到十二月,又一次的癲狂。
我持有的比特幣和EOS,價格的上漲一次次令我吃驚,20000元人名幣買進的比特幣,現在120000;10元人民幣買進的EOS現在80,但是在兩個小時前,EOS還只是55元,上漲的幅度已經很令人驚訝了,但是據說還有更不可思議的漲幅,一天漲兩倍三倍甚至十倍的代幣。
看起來是一個賺錢的大好機會,但發現身邊一些完全不懂的人開始傾家蕩產的去炒幣時,我覺得不對了,區塊鏈行業已經被投資的泡沫遮蓋住了,已經進入了癲狂的地步,身邊充斥著的都是買買買的聲音,對那些危險視而不見。
或許現在并不是這場狂歡的最高點,但是或許就在明天?也或許是在一年后?誰心里也沒底,但凡是進入狂歡的人,都想割了韭菜就走,但不到最后,誰是韭菜還不一定。
我問自己,投資的資金我丟的起么?
想想還是會心疼,于是我把本金拿了出來,讓自己更能客觀的去看待這次盛宴,畢竟現在放里面的都是白送的,怎么樣都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