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危機四伏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林奕含去世后一段時間里,百度的新聞頁把這部作品推送了很長一段時間,于是大概了解了整個事件的始末和這本書的內容。出于對此事件的厭惡,一直沒看這本書。最近M約定共讀,終于下決心看了起來。
林奕含生前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取名的初衷:“一開始大家都覺得我該去當醫生什么的,怎么可能寫小說呢?有一天突然想到房思琪這個名字,我就好開心喔,就想說好,以后要我寫小說,我的小說主角就要叫房思琪。可是那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真的會寫小說,后來經過一些事,竟然也寫了一本小說”
很遺憾,用這樣的方式認識林奕含,整個人都震顫起來。如果可以,這樣一生一佳作的境遇永遠不要再出現。倘若林奕含如大多數少女一樣簡單成長,寫寫少女懷春,期待美好愛戀的言情小說那該有多好。
以下是我對作品的一得之見。
這本書的遣詞造句也多有值得被鑒賞之處,引用比喻亦頗具內涵,但因故事的控訴性壓倒了其他一切,這些反而成了烘托房思琪心緒的基石。
房思琪和許伊紋是兩條悲劇線。
許伊紋遭遇家暴是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是擺在明面上的悲劇;房思琪遭遇侵犯則是無人知曉的一件事,是擺在暗處的悲劇——郭曉奇等一系列女同學和房思琪的遭遇基本相似,都是屬于暗處無可申訴的悲劇——相互應和的是,魔獸錢一維,打得許伊紋到了夏天還必須穿著長袖高領出門;禽獸李國華,生生將房思琪的人生毀滅;張家老太、房父房母等一系列野獸,這些造成創傷的幫兇都已經失去了良心的清白,成了世俗的利刃,將許伊紋和房思琪推向深淵,鉗制了她們的希望。
家暴只有零次或者無數次,因其高發性和明顯性,現在對于家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法律保護程度也正在不斷提高,許伊紋會越來越少。
與此相對,房思琪們卻依然很難被保護起來。一方面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對于性教育的缺失,給了很多禽獸可乘之機,誘騙一個心理都還不成熟的少女可比很多事情容易多了。加之很多受害人,都會對這樣的遭遇難以啟齒,更甚于家人錯誤的應對方式,讓很多受害人忍氣吞聲,一條巨大的鎖鏈捆住了正義,而大家不去斫斷這條鎖鏈,使得侵害人逍遙法外。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忍不住套用書中的話: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我們為林奕含的遭遇感到惋惜,也知道還有無數個林奕含正在經歷或者極有可能遭遇同樣乃至于更糟的經歷,想到房思琪們或有黃河泥沙之多,不得不感到悲觀。而偏偏李國華這般角色受到應有懲罰的卻并不多。少年時所掌握的原則,是不是足夠支撐我們明辨是非,分清黑白并且貫徹到成長的每一刻?年少時崩塌的世界觀,會不斷摧毀我們應該健全的三觀,年少時的傷害大多都會融入血脈,影響一生。童年黑暗的人,接下來整個人生都會在黑暗中度過,尤其是林奕含這樣特別的黑暗。
房思琪最后還是瘋了,林奕含最終還是離開。兩人在兩個時空中相互交織成同一個悲劇,將傷疤破開在我們眼前,以血淚訴說著過去,訴說著不甘,訴說著瘋狂。
看看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經過三年的掙扎,才在法律面前為自己獲得了應有的尊嚴。便可以想像,保護弱勢群體尤其是弱勢女性還需要全社會做出多大的改變。?
#me too#運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呵,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除卻房思琪被侵犯、許伊紋遭遇的家暴,劉怡婷因為相貌而被侮辱也是許多女性正在被迫遭受的磨難,一種比死亡更可怕的折磨。壓抑的氣息濃烈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這世上的一切,總該有其結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