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的午后,起身尋一處陰涼地,感受微風拂面的絲絲清涼,耳畔幾句鳥鳴清脆動人。眺望遠方,碧空如洗,只有幾片云朵淡淡飄過,不留下一絲痕跡。四下眺望著,驀地,被墻角磚瓦的縫隙中一株不知名的植物吸引,在那幾乎沒有土壤,沒有養分的地方,它依舊那般挺立,依舊那般青翠欲滴。
這是生命啊!它那般的頑強,那般的努力向上。想到這,我憶起了詩人袁牧的那首《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春天和煦的陽光照不到陰涼處,生命依舊照常,苔蘚仍長出綠意來。苔花雖如米粒般大小,依舊像高傲的牡丹一樣開放。 無論多么微小的物體,無論多么陰暗的環境,生命依舊頑強不息,向陽而生。
生命,一個圣潔無比的字眼。我們從受精卵到呱呱墜地,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再從長大成人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生命是美好的,在這美好的時光里,看桃花出開,楊柳柔媚。品一壺新醅的酒醉于東風,享受生命帶來的無盡的喜樂。生命也是短暫的,白駒過隙,匆匆幾十年,如流星般隕落。在生命的旅途上,我們會遭受困難與挫折,經過洗禮,在苦澀之后留下甘甜。生當如夏花,生命要像夏季的花朵那般絢爛奪目,努力去盛開,不凋不敗,妖冶如火。縱然有挫折,縱然有遺憾,也要努力向上,奮勇前進。夏花競相開放,燈光凝視著煙火,只一瞬間的綻放,卻留下永恒的美麗。生命美好而耀眼,卻也短暫而遺憾。生當如夏花,死應如秋葉。秋天里的落葉,同樹木揮手告別,信箋般一片片隨風飄落。“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葉對根的思念,統統化作春泥,化作養分,滋潤著樹木母親。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清風無痕,落葉無聲。樹葉的生命終結了,但是它的意義仍然都在。
即使是悲傷如死亡,甚至是死亡,淡然地看待,就像秋天里的落葉般靜美的接受所有的結局,因為在活著的時候都已經盡力的去爭取過了,那便沒有遺憾了。生命,像是一路奔波下來的江水,滔滔不絕。是一路奮斗下來的血與汗書寫下來的奇跡。奇跡,綻放出了頑強的生命。生生不息,生命可以在我們一次次漠視中垂死掙扎,可以在生命與生命的交融中被喚醒。
生當如夏花,在生命的長河中求生,奮勇前行;在璀璨的星河中,做一顆最亮的星;在繁花似錦的園林中,一枝獨秀。死應如秋葉,在生命的終結處,淡然離開。像是煙花綻放般,留下最美的一面,然后無聲的消失。
活著的時候要活得有意義,在該奮斗的時候努力奮斗,該爭取的時候努力爭取,讓生命變得有價值;死的時候也要死得有尊嚴,坦然面對死亡,沒有遺憾的離開,才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