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講課的時候,為了鼓勵積極互動的學員,往往會說個:great!
后來互動的情況越來越多,總說great自己也覺得無聊,就開始用諸如excellent之類的同義詞去替換。
再后來,隨著課程時間的延長,學員互動愈發頻繁,覺得替換來替換去也沒有新鮮感了,于是就開始選擇性地說,有時候說,有時候不說……
直到前幾天,聽到Ed Tate(CSP, WCPS, 2017年昆明峰會keynote speaker)分享他在培訓中的一個觀點:
If you say great once, you have to say great all day, otherwise some people will shut you down.
Ed隨后解釋:如果你給一個互動者點贊,就最好對所有互動者都給予相等的待遇,否則如果你對這個說great, 對那個只說good,甚至不說,那些被你忽略或輕視的人,就會關上心門,你也就很難再影響TA。(注:這里說的是互動,也就是大家的答案基本沒有好壞對錯,如果是有正確答案或本身就有好壞對錯的,另當別論。)
一開始覺得Ed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不就是點個贊嘛,哪有那么多講究,只要我課程內容好不就夠了,但很快,我就想起曾經有個跟我還挺熟的學員,在培訓結束后問我是不是她的回答不夠好,我當時說:沒有啊,你們的回答都很好。她當時沒說什么,我也就沒多想,但現在想到她的表情,我應該就算是被她shut down了吧。
為了證實這件事情,我又去詢問了另一個朋友:如果你參加一個課程,前面幾個人參與互動,老師都說great, 而對于你的參與互動,老師說的是good,或者甚至沒說,你會不開心嗎?
她回答:倒不一定會不開心,但肯定會有點小想法小情緒。
是的,只是一點點的“小”想法“小”情緒,正因為它不夠大,所以很難引起我們的重視,也正因為它不夠大,所以讓當事人沒法說出來,因為擔心說出來不被理解,被認為太敏感太夸張,太小題大作。
就這樣,這個放不上臺面的小情緒,切斷了講師和學員之間的橋梁,而Ed之所以被稱為世界頂級的培訓師,也正因為他關注到了這些細微之處。
(圖片來源:edtate.com)
對于講師來說,也許這個環節TA已經帶了很多次,也許同樣的贊美之詞他已經說過很多次,也許同樣的話題他已經解釋過很多次,然而,對于當下的那位學員而言,這是第一次啊!
你之前的解釋,TA沒有聽過,你之前的贊美,不是給他的,之前的那些掌聲,鮮花,你的種種用心,都不屬于TA,是的,TA在期待,屬于自己的那個,與你的第一次接觸。
你在用心呵護這與眾不同的第一次嗎?還是你只把它當成千百次重復中的某一次?
并非所有人都那么敏感,但每一個聽眾,都值得我們同樣用心地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