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讀書這個話題,你都有哪些痛點?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包里放著一本書,想要隨時閱讀,卻發(fā)現(xiàn)始終未動。于是,什么時候都能讀就成了什么時候都不讀。
“因為工作或者寫論文等各種原因,我需要讀很多書,可是我的閱讀速度實在太慢......
“其實今天我是要看一會兒書的,可是到家玩了一會游戲就困了......”
沒有時間、讀書速度太慢、記不住、犯困、被打擾……這是很多人的苦惱。
暗含著一個思維定式——讀書,可不像聽音樂或者看美劇那么輕松!讀書這事吧,其實還是有點負擔(dān)的。
而負擔(dān)的起源又是來自于哪里呢?我們從小的時候開始背誦課本就體會到了這樣的“負擔(dān)”,我們慣性的認為讀書應(yīng)該是一字一句的去讀,并且語言做好細致的摘錄。這樣的行為模式需要我們花費大把的“不被打擾”的時間,這樣的環(huán)境需要我們刻意制造。所以我們覺得很辛苦很有負擔(dān),對啊,人的本能就是“及時行樂”的。
So,那么讀書到底需要細致到什么樣的程度?
要一字一句讀下去?還是努力記住所有內(nèi)容?甚至,最好練就過目不忘?每日復(fù)讀?
其實,這些都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
即使你讀得再慢,記得再努力,摘抄了全本書,這又有何用?我們原本以為通過仔細閱讀就能夠記住的東西,依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甚至是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淡出我們的記憶……因為生活需要思考的問題實屬太多,我們變的要么毫無印象,要么只記住了曾經(jīng)打動你的,對,只是那一兩句話而已。
我看完人類簡史這本書過后的一年,我的腦子里只記住短短的三句話而已。
1. 身為人類,我們不可能脫離想象所建構(gòu)出的秩序。每一次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監(jiān)獄的高墻,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jiān)獄,把活動范圍稍稍加以擴大。
2. 科學(xué)革命并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真正讓科學(xué)革命起步的偉大發(fā)現(xiàn),就是發(fā)現(xiàn)“人類對于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
3. 我們真正應(yīng)該認真以對的是,下一段歷史改變的將不僅是科技和組織,更是人類意識與身份認同的根本改變。這些改變觸及的會是人類的本質(zhì),就連“人”的定義都有可能從此不同。
我是怎么努力記都會忘的人……
所以就讓自己換個思路想一想
我記住的那一兩行內(nèi)容,這是我看到的文字里最能讓我醍醐灌頂?shù)?,?jīng)得起自己反復(fù)推敲和內(nèi)化。
讀書的意義,并不在于“復(fù)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獲。
一、呼吸式閱讀法
想一想你聽音樂的時候吧!
在我的體驗里,“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和消遣,我們不會把這些聲音“作為知識儲存起來”,更不會去背誦歌詞吧!如果真有這樣的朋友,那我只能大寫“服氣”兩個字!
我只希望讓音樂自然地從耳畔流入心底,我從中獲得快樂與共鳴。
讀書是不是也可以如此啊!
我們只是為了與那一本書相遇,讓文字自然映入你的眼簾,然后當(dāng)打動你的那一句話出現(xiàn)的時候,自然地享受屬于你的“哼唱”的時刻。
?為寫而讀
呼吸式閱讀,講的就是呼吸啊!
有吸有呼才不會憋得慌,吸氣過度會難受,呼出來就好了。同樣地,不要只是一味地“讀”,也要“寫出來”。
培養(yǎng)“為寫而讀”的意識,丟掉“為記而讀”的傳統(tǒng)觀念,破解“仔細閱讀的魔咒”。
呼吸閱讀法三個步驟
步驟一:一行采集
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
令人心動的段落,不要記憶,要抄寫。準(zhǔn)備好一張A4 紙,遇到想記住的內(nèi)容,就按照“頁碼-內(nèi)容”這樣的格式摘抄下來。最好不要原封不動地照抄整個段落,而是盡量短小精悍,將內(nèi)容控制在幾行之內(nèi)——這個方法就叫“一行采集”。
步驟二:讀書之魂,凝于一文
采摘最精彩的一行
無論是什么樣的書,都一定有打動你的那一句——無論它是用什么方式觸動了你的神經(jīng)。
僅此一行??梢哉f,閱讀一本書的所有價值,皆凝于此,這就是所謂的“一行精華”。
保持探索“最有價值的一行”這樣的意識,
閱讀就不再是一項任務(wù),而是變成了一場探險?!胺_書就覺得很快樂”——先讓自己擁有這樣的感覺,開始告別緩慢閱讀。
步驟三:一行評論
回味重要段落
“一行評論”從“為什么會對這一行文字產(chǎn)生共鳴”這個角度出發(fā),簡單記錄即可。
我們在剛讀完一本書的時候,當(dāng)然會記得“為什么覺得這一段很精彩”。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就會逐漸忘記當(dāng)初為之心動的原因,這樣一來,摘抄便會失去意義。做記號、劃線、折角……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我們撰寫了“一行評論”,因之并非長篇大論,事后只需掃上一眼,我們便可回憶起當(dāng)初閱讀時的心情。
每讀完10本書,建議做一個總結(jié),定期回顧自己記錄下來的摘抄與感想,做一個復(fù)盤動作。
二、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xí)慣
要想更多的閱讀書籍,一定要養(yǎng)成固定閱讀的習(xí)慣。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進行閱讀。會讓大腦產(chǎn)生習(xí)慣的錯覺,久而久之,會內(nèi)化為每日閱讀打卡。
我每天早上七點三十分準(zhǔn)時閱讀「剽悍晨讀」,這樣的閱讀與音頻版的晨讀特別適合我早上邊化妝邊聽。一天會找出三個時間點重新復(fù)盤晨讀內(nèi)容,早上聽,中午看,晚上想。
以一個月為一個周期,制定出本月所要閱讀的書籍。每天量化閱讀幾處章節(jié),不能有耽誤或者延期,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選讀不同書籍的章節(jié)處時,不可做交叉思考,這是為了我們大腦皮層對今日閱讀的核心內(nèi)容加以深刻。
三、學(xué)會選擇閱讀的書籍
閱讀過程中堅持不下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選對書。
作者推薦選擇書的時候可以遵循9:1的原則,可以快速閱讀的書占9不能快速閱讀的書籍占1成。當(dāng)然也可以聊兩者交叉進行閱讀。作者在書籍中指出不能快速閱讀的書籍如故事性強的書。當(dāng)然自己非專業(yè)領(lǐng)域和篇幅人太長的書在最初選擇的時候也建議不要考慮進去。
在選擇的時候可以選擇篇幅短小的,自己興趣愛好、自我工作提升方面的書籍,這樣的書籍看的時候容易堅持下來。堅持一小段時間后,可以在這些“容易”的數(shù)據(jù)中間添加幾本“難啃的”如篇幅比較長的,專業(yè)性比較強的。通過交叉閱讀來實現(xiàn)高效閱讀。
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是不要盲目的相信別人的書單,選擇符合自己情況的書才容易養(yǎng)成閱讀的習(xí)慣。
參考書目:《快速閱讀術(shù)》[日] 印南敦史
【0817今日話題MiuMiuzhou】
今天的話題,我們玩點不一樣的,立個flag。[奸笑]
或許會燒腦,但是,成長從來不是容易的,對吧。
話題如下:
———————————
在小灶期間,我做到了:
(不局限于在小灶的成績和行動哦,這段時間即可[呲牙])
001四個月晨讀感悟筆記十萬字?
002四個月堅持看完30本書
003四個月堅持每日獨立思考30分鐘
004平靜友好的與身邊人相處,學(xué)會溝通
到12月31日,我還想做到
001晨讀筆記20萬字?
002再獲得一次晨讀最佳
003閱讀20本書籍
......
如果我沒有做到,我就……
沒有做不到,必須要做到
給自己一片沒有退路的懸崖
———————————
我敢來填空,那么你敢嗎?[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