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有風雪、有山崩,有卡車呼嘯而過,也有一路的壯美山川;有從他們身旁輕而易舉疾馳而過的人,有在路旁邀他們歇腳飲茶的人;友我者,受的坦然,擦肩者,心無旁騖;一路上有生命的誕生,來的那般從容,有生命的往生,去也從容;一路上有相互幫助扶持的淳樸,有毫不做作的真誠;更有穩(wěn)坐心中無限的虔誠,這虔誠質樸而堅定,一直朝著圣山的方向……
他們穿過荒涼無際的山野,也穿過霓虹閃爍的街市,用身體去丈量距離,即使是橫亙于前的水漫路上,即使是落石不斷的塌方山腳,即使遭遇車禍也不改對生活的從容和心愿的執(zhí)著。
他們與大自然如此的親密,這可不是美景如畫沁人心脾,而是真真切切既和善又猙獰的天地,既溫和又凜冽的天地,既恩賜又奪取的天地……
也會有對神明最樸素的疑問,也有對時代變化的些許不安。想問,他們心中是否也有現(xiàn)實生活的煩惱,又將這些煩惱安放于怎樣的位置,是舉重若輕的從容,還是影片刻意沒有選擇呈現(xiàn)?
“素人演員本色出演,我們才能了解,在西藏,朝圣絕不是穿著羊皮墊,戴著護手板就能輕松上路的一場旅行。帶上帳篷、水桶、被褥、風干肉、衣服、鍋具以及備用的鞋和護手板等等物品,一年半載的朝圣路像旅行,實則是不斷前行的生活。”我們未必崇尚這樣的境界,可能只是有點不喜歡自己所身處的現(xiàn)實。
檢索“岡仁波齊”的圖片,除了少量的劇照和海報,還有很多身著登山裝備的驢友們的秀照,而他們可能就是磕長頭朝圣者們身邊呼嘯而過的越野車中的角色,防雨捂汗的登山服、單反、電腦和智能手機是他們的必備,亦或叫做“裝逼利器”,還有一款叫做秀愛心,臉蛋紅撲撲的小朋友,來讓我摸摸你的頭,這是給你的書包……
他們是你我?還是,他們是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