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做事沒有恒心,它是任何事情也做不成功的。——牛頓
老年大學放假,我也像一個放假了的孩子東玩玩、西玩玩,今天做點這個,明天做點那個。最近聽到一個成長的秘訣:聚焦、專注。【唐】薛易簡 《琴訣》:“乃定神絕慮,情意專注,指不虛發(fā),弦不誤鳴。”【清】汪輝祖 《雙節(jié)堂庸訓·蕃后·作事須專》:“無論執(zhí)何藝業(yè),總要精力專注。蓋專一有成,二三鮮效。”想想自己那么多愛好好像都技藝平平,總停留在初級階段,究其原因還是認知有問題。
在自己的愛好里每一樣都很喜歡,難以取舍,但鋼琴好像幾天不練就要退回到重新開始的狀態(tài),于是每天上午、下午、傍晚都會抽一些時間去練習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經(jīng)過幾天的練習,今天總算把《燈火里的中國》彈下來了,要彈到好聽還要假以時日。其余的愛好依然不舍得放棄,但又沒有那么多固定的時間去練習,只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反正也不要成名成家,單單坐下來氣定神閑地寫一寫、畫一畫、讀一讀就感到內心非常的豐盈和安定。
抖音的讀書直播也成了隨性模式,有時間的時候會開播,直播間已經(jīng)有了一些固定的粉絲,我依然喜歡發(fā)幾個福袋和紅包讓直播間變得熱鬧些。如果周一到周五的某一天開播,便會分享和心理有關的書籍或文章;周末是直播間管理的主場,會朗誦、唱歌也會聊天,福袋紅包更是一個接一個的發(fā),大家都很開心。
最近還學會了在購物平臺退換貨,有些沖動消費有了更好的控制。
在云南研學的第三天就開始感冒咳嗽,直到今天還有些干咳。最近網(wǎng)上有一個很火的詞:“身弱之人”,指的是身體虛弱、能量不足,很難在生活中保持精力充沛,一動就累,一應付人際關系就疲憊。有篇文章為身弱之人提供了四個逆風翻盤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1、培養(yǎng)松弛感。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表明: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不想做”或“過分想做好”,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找到適中的壓力點,才能事半功倍。遇事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要過度否定、反思自己,多從自己的感受出發(fā)。
2、做好課題分離。課題分離是個體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阿德勒的核心理論,是要我們學會分辨某種選擇的結果最終由誰承擔,妄加干涉他人的課題對雙方都是不利的。不要妄動別人的“因果”,當你想要替他人解決問題時,你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去承擔本不屬于自己的責任,請把“不關我事”與“不關你事”默念三遍。
3、學習情緒調節(jié)的技巧。不要對休息有負罪感,要適時地放空自己。
4、尋求外部支持系統(tǒng)。不要羞于表達,要學會尋求幫助。
認真讀完這篇文章,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身弱之人”,只是有些咳嗽而已,明天就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