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同學
01
為什么很多人覺得讀研無用,認為那是一條不歸路呢?
答:別扯了,路本身沒有對錯,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不行。
02
前天給曉蘭補課時,她說酷暑難耐,在學校備考的每天,感覺都要熱化。我提議回家休息,吹吹空調吃點西瓜,她說算了,就在學校吧,為了考研,拼一把。
她是我帶的一個大三的學生,既踏實又可愛,沒事的時候,還喜歡調侃我:“懷老師,你怎么那么能吃,你是豬嗎?懷老師,你不是說每天唱歌嗎,你的歌呢?懷老師,有時候我覺得你很傻很天真啊……”
其實她也有很多煩惱,學校領導找她談話,希望她換一個難度低點的學校,向我訴苦時,我問:“別管他們,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她說:“我就喜歡報考的這個學校,其他學校,我都不喜歡。”
“那你還糾個結什么玩意!”
“我不就說說么,哎,懷老師,你說話怎么有東北味了呢!”她發的語音,聲音里,有陽光。
現在的人都喜歡探尋意義,其實說白了就是一件事情的回報值,但人生又不是一場簡單的投資,喜歡就去做,不喜歡就拉倒,哪有那么多意義可言,哪有那么多值與不值。
記得自己當初考研,我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喜歡嗎?”
“喜歡?!?/b>
03
看到網上有很多人批判研究生,大體是不值,出來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等等。
其實我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中國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確實有很多問題,但一棒子打死的人,無外乎兩種,要么沒讀過研;要么沒認真體驗。
大部分人,在大三后期會糾結,到底是選擇工作還是考研。
說實話,其實很多人都在隨大流,人云亦云的時候多,獨立自主的時候少,這就導致他們做了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歡的選擇,走著不適合的路,就像愛著沒感覺的人,結果,可想而知。
總結來看,如果在選擇的時候陷入迷惑,多半是獨立性不強,書讀的不夠多,缺乏調研和實踐以及對自我的分析和判斷。
看過《人生》的人都知道,人這一輩子,緊要處,只有幾步。所以一個成熟的人,在作重大決定的時候,要不斷思考自己目前所在的軌跡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是否可以長線發展。
就目前來看,我身邊的很多同學,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了解自己的喜歡與適合,在盲目中,浪費著大把的時間。
但也有一些同學,目標明確,執行力超強,在充實與忙碌中,追尋著自己的夢想。
我還記得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著名演講,他在讀大學時休學了,這個決定在當時看來很可怕,但后來想起,那是他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
他說:“當我休學之后,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庇谑撬辛舜蟀褧r間去做他真正喜歡的事情,在快樂中,充實著自己。
有一段話,我印象非常深刻。
“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b>
同樣的路,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就像《悟空傳》里說的,你跳不出來,是因為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也就跳出來了。
04
我學的文學理論,朋友是這樣評價我的,一看你,就知道不是搞學術的,可別浪費時間了。
好在我是一個主意特別強的人,我上學是為了學東西的,不只是為了拿畢業證的,所以在課余時間,一直忙著做自己真正熱愛,值得長期去做的事情。
但現實是,很多人長大了,但一直沒有真正成長。
沒有成長,不成熟,沒有主見,不獨立,這樣的人,任何路,都不會走好。
所以太多人抱怨大學抱怨社會,所以太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我想,我們在批判的同時,也認真反思一下自己是怎么過來的。
其實,還是那句話,路本身沒有對錯,重要的,還是走路的人。
如果你不獨立,不成長,沒見識,沒本事,在哪里,都無濟于事。
05
讀研是一條不歸路嗎?
醒醒吧,別甩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