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童話》是一部很美好、很治愈的動畫電影。看了2次。第一次就喜歡上了,感覺很能引起共鳴。
比如女主妙子對鄉村生活總有一種莫名的憧憬和向往,而我也能享受鄉村時光。
妙子正面臨人生的尷尬期:即將告別過去(單身),走向成熟(成家)。所以想的很多,不時會想起以前的時光,特別是五年級10歲的自己。至于為什么是五年級而不是其他,她自己也說了:因為五年級時發生了很多現在想起來依然尷尬的回憶,就像蝴蝶化蛹成蝶時必須經過痛苦的蛻變。其實,那應該是妙子人生第一次打額轉折期吧:身體開始發育,慢慢有了少女心事,告別了孩童時期。
電影中明顯有兩條線,一條回憶過去,一條進行著現在。過去的回憶有很多我也很有感觸,雖說這部電影是在90年代播出的,至今也有10幾年了,但依舊能讓人感覺熟悉。我想這應該就是宮崎駿的魅力了吧!
妙子一直最向往的是小時候可以有鄉下的親戚,那樣暑假的時候就可以去農村玩。她和兩個大她許多的姐姐不同,偶像并不吸引她,吸引她的是大自然。可以看得出她是一個心思很細膩的人,只有那樣的人才會想要拼命尋找一片只屬于自己的凈土,和別人不同也不希望任何人打擾,只有自己。那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開始慶幸自己是一個有鄉下老家的人。學齡時期來到大城市求學,寒暑假都會回老家,爺爺奶奶家和外公外婆家各不相同,現在看來,確實是兩種不同的鄉村生活的體驗。在大城市呆久了,能夠回到鄉村生活一段時間,確實能洗去城市的浮華。難怪妙子說,如果小時候有鄉下可以去,寫一篇聲情并茂的文章簡直不在話下。她本身寫作就很不錯,如能有真實的體驗,文章會更有生命力。
電影在回憶時也講到了小學生開始發育時開始產生那種純純的曖昧,每個人至少有那么一段朦朧的曖昧吧,我也有,確實很美好。很多東西不一定要有什么具體發展,朦朦朧朧時刻是最美。
至于講到衛生課老師給剛發育的小學女生講月經小男生總是十分好奇還說“月經會傳染”這種蠢萌的話,讓我也想到了自己以前尷尬的回憶“有一次上體育課,剛上課排好隊就有同班女生提醒我藍色校褲上有M血讓我去廁所處理一下。結果一整節體育課都沒上好,而且在看到男同學好奇打量的目光之后,一向厚臉皮的我竟也開始臉發燙。哈哈,看來無論哪個年代,小女生的反應都是一樣呢。
妙子因為沒有“亮皮包包”賭氣不去吃“中華料理”而被爸爸扇了一個耳光,被爸爸罵說“任性”。她說那是爸爸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她,所以覺得很“難忘”,并且一直想不通為何會被打。我也曾有被爸爸扇一個耳光的經歷,印象中那也是唯一的一次:那是4、5歲在老家時不知何種原因被爸爸扇了一個耳光,現在想來估計也是因為小孩子脾氣任性吧。引起共鳴的不是同樣被扇了一個耳光,而是小時候發生了太多“不被理解內心而被籠統稱之為”任性“而被揍”的經歷了。我懂妙子的心情,如果爸爸那時候能夠稍微耐心勸說一下,自己也是會很識趣地找臺階下的。小孩子的心思很好猜,目的也很單純,做父母的不能因為怕小孩子會變本加厲地無理取鬧,就簡單粗暴地先揍一頓再說。慢慢地會讓孩子不敢表達想法長大后想起來也會是一種遺憾。最后孩子是哭了,再也不敢提這樣那樣“無理”的要求,但隔閡卻已經橫跨于父母與孩子之間。我媽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雖然往大了說這些都不是什么事以至于去記恨她,但往更深處說,媽媽只是生我養我的人,卻不是一個值得敞露內心的聽眾。很多時候,父母無法與孩子做朋友的原因大概于此。妙子的童年記憶應該能引起廣泛共鳴吧。
最后,妙子說已經告別了過去“尷尬”的回憶,告別了10歲時的自己,引來了人生的新階段——嫁給敏雄,嫁入農家。我覺得妙子婚后一定會很幸福,因為她終于實現了從小到大的心愿,很美好。一個人能最終做成他(她)所想要的,應該是最能讓人滿足的額事情了。而我也相信: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決定了你會做怎樣的事,你會遇到怎樣的人和事。所以有什么想做的就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吧,你會得到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