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在線下聽秋葉大叔的分享,參加的是筆記俠年終峰會,秋葉大叔由不愛做筆記開頭引出他比筆記更高級的筆記:模式識別筆記。大叔的分享總結來說當看到新東西(知識經濟)不要慌,根據過往經驗識別出舊模式,來解釋解決這些新酒,用舊知識解釋新知識,新問題老方法。
想要理解現在,其實就是理解他的過去。
這次分享大叔依舊幽默講套路,又有很多的啟發。內容經濟里面有哪些?唱歌電影跳舞知識這些都算,但是唱歌,電影,跳舞普通人整不了,普通人跳一跳能夠夠著的是什么?學習啊,我們認為自己還挺能學的。他說:跟我身邊差不多的人怎么就成功了,我們只會拿身邊的人去比較。怪不得大叔的一本書是講IP的,他的社群特別是做知識型IP的。
1.舊瓶裝新酒
知識經濟時代,現在都在為知識付費,這東西不就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換個馬甲你不認識了?其實各種不同層次的形式一直在變,需求不會改變。人們看信息的方式變成了移動+小屏(彈窗)+焦慮(好多信息都錯過了,信息爆炸,缺乏安全感,大數據)。
分享會上秋葉大叔把現在的付費內容分成三大類:媒體、人物和服務。就拿十點讀書會來說,十點讀書會的角色過去由誰來充當?《讀者》雜志,里面都是雞湯。不管是博客微博時代還是微信時代,最流行的都是雞湯。
而咨詢行業一直是賣報告的。報告分為兩種①診斷報告②行業報告(麥肯錫)。微博問答,分達這些做的是診斷的小報告。做服務收費很難做,筆記俠也是,做成一個平臺才有機會。答疑的環節有伙伴提問對分答的趨勢看法,大叔是非常看好分達的。第一分答實現知識付費,第二分答做了一個創新,知識你給我,你還有,沒有損耗,所以知識的傳播是有價值,偷聽給錢量化傳播。
秋葉大叔“理解最深刻的東西都來自于觀察,不去想未來,來了再說。”他都用套路來解釋問題。
那么我們如何應對未來的變化?去看看用老的模式是怎么抓錢,新模式怎么去嫁接變化。
2.粉絲墻效應
從免費到付費的鴻溝是很難的,有一批忠實粉絲,忠粉百分之百買。老粉是認識半年的,新粉是半年不到的,轉化率掉的更厲害,把所有粉絲都用完,轉化率斷崖式下滑直至完全是零。
還有利用資源互拉的方式增加新粉,資源互拉就是你推薦我的課,我推薦你的課,找大號背書。但是這種也不是持久的事情,最多多造幾次浪。因為開發一門課是有限的的,消費頻率低,知識是慢消品,不像買礦泉水。
不僅僅要產品好,還要可持續的銷售渠道。(永澄老師走過的坑啊)
知識產品的要求升級了,能力套現,能不能持續?(答案大叔沒說)
3.其他一些點
碰著難題繞過去,人生不是每把牌都能抓。
秋葉大叔是怎么利用在行的?他的目的不是幫助你解決問題。而是勾搭大咖,要合作的。
家教也是一對一的內容經濟。
怎么去搞定抑郁癥?激勵自己,每天想著去掙錢,當自己特別庸俗的時候就好了。
最后有個伙伴提問如何去發展成為筆記俠?大叔答有效利用時間,不是生活必需品全部砍掉,培養技能,最短時間內,請最強的人讓自己達到一個平臺,再拿到激烈反饋。大叔是想學就是一下子去學,而且豁然貫通,不搞什么進度百分比,半個月就搞定。然后就解決性格上的,該交給時間就交給時間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