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生<莊子解>日課214.2022-7-21》
今天是壬寅丁未乙亥,六月廿三,2022-7-21星期四
【德充符第五之二】
【申徒嘉,兀者也,而與子產同師于伯昏無人。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子止。”(恥與刑人同出入,故為立約。)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今我將出,子可止乎,其未耶?且子見執政而不違,(違,避也。)子齊執政乎?”(郭象注云:“(子產)常以執政自多,故直云“子齊執政”,便謂足以明其不遜也。”成玄英疏云:“(子產的意思是)我秉執朝政,便為貴人;汝乃卑賤形殘,應殊敬我。不能遜讓,翻欲齊己也。”)申徒嘉曰:“先生之門,固有執政焉如此哉!(郭象注云:“此論德之處,非計位也。”成玄英疏云:“先生,伯昏也。先生道門,深明眾妙,混同榮辱,齊一死生。定以執政自多,必如此耶?”)子而悅子之執政而后人者也!(郭象注云:“笑其矜悅在位,欲處物先。”)聞之曰:‘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猶出言若是,不亦過乎?”(郭象注云:“事明師而鄙吝之心猶未去,乃真過也。”成玄英疏云:“鑒,鏡也。夫鏡明則塵垢不止,止則非明照也。亦猶久與賢人居則無過,若有過則非賢哲。今子之所取可重可大者,先生之道也。而先生之道退己虛忘,子乃自矜,深乖妙旨,而出言如此,豈非過乎?”)子產曰:“子既若是矣,猶與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耶?”申徒嘉曰:“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飾美狀以隱過,則幸而免刖。郭象注云:“多自陳其過狀,以己為不當亡者,眾也。”)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使非飾非,則人人當刖矣。郭象注云:“默然知過,自以為應死者,少也。”)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中地”、“不中”之中,去聲。成玄英疏云:“羿,堯時善射者也。其矢所及,謂之彀中。言羿善射,矢不虛發,彀中之地,必被殘傷,無問鳥獸,罕獲免者。偶然得免,乃關天命,免與不免,非由工拙,自不遺形忘智,皆游于羿之彀中。是知申徒嘉兀足,忽遭羿之一箭;子產形全中地,偶然獲免。既非人事,故不足自多矣。”:)人以其全足笑我不全足者眾矣,我怫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返。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耶?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于形骸之內,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蹵然改容更貌,(更,平聲。)曰:“子無乃稱!”(不煩其更說。)】
筆記見圖,明天繼續。
“無妍媸”,“無榮辱”,在其右下角點一個點兒,是重復符號。代指下一句主語。類似頂真句法。
【學習參考書目】
《莊子解》王夫之著
《莊子發微》鐘泰著
《莊子通》王夫之著
《莊子集釋注》晉?郭象注;唐?西華法師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音義,清時郭慶藩撰。
《詩三家義集疏》王先謙撰
《詩集傳》朱熹著
《詩廣傳》王夫之著
《周義正義》魏?王弼 晉?韓康伯 唐?孔穎達
《周易外傳》王夫之
《周易內傳》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