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今何在寫過一本《悟空傳》。有幸拜讀過此書,書中情節已然記不大清晰,卻依然記得看完后的頭腦懵懂和眼睛酸澀,以及還依稀記得故事探討的主題——理想與宿命、愛情與自由。私以為《悟空傳》是大人們關于這類主題的思考,而《龍與地下鐵》可以算是以哪咤為代表的小朋友對于這個主題的追尋吧。
親王馬伯庸用平實的語言,娓娓講述一段關于龍、關于哪咤、關于長安城的奇幻故事。你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龍存在嗎?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龍,那真的是龍嗎?它們會有著怎樣的故事和龍生呢?
長安城的龍最開始的時候不是龍。它們是生活在河里的鯉魚,五湖四海而來,日夜兼程而來,來到黃河的秦晉大峽谷壺口。它們等待一個時機——龍門節,越過龍門化身為龍,然而成功的幾率只有千分之一。這需要十足的聰明、百分百的體力、外加一萬分的幸運才能僥幸成功。
成功來得不容易,而命運似乎更殘酷。等待新龍的不是翱翔的自由,而是禁錮。它們被除去逆鱗,栓上鐵鏈,安排在長安城地下跑運輸。在黑暗和狹窄中度過十多年的疲勞生涯之后,死去,被丟棄到龍尸坑,沒有名字也沒有墓碑,只有濃濃的尸腐味陪伴它們。都說,如果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分別,對這些過著行尸走肉般生活的龍來說,分別就是咸魚至少是自由的吧。
長此以往,長安城的龍都“不會飛”,會飛的龍是逆鱗幻化為怨氣集結而成的孽龍,怨恨越大,法力越高強,它們時不時為患人間。哪咤登場的時候,對付孽龍的重任是由天策軍、神武軍以及白云觀三大門派負責的。這一年,孽龍的威力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更糟糕的是龍尸坑里的龍尸骨化成了龍僵尸,長安城危在旦夕。
故事的結局是在龍們的幫助下,人龍合力消滅了龍僵尸和史上最強孽龍。長安城得以保全,人們繼續安居樂業,而龍們也獲得了龍身自由和一系列的工作福利。
OVER?OVER!因為龍們被激發出了超強戰斗力,所以作者對戰況描述比較簡單。你是不還不死心:這群心如死灰的龍是如何被激發出超強戰斗力的?答案是愛的馴養和對自由的向往。存亡時刻朋友哪咤的吶喊:“飛翔,明明就是你們的命運。”喚醒了它們內心的渴望,激發了它們的潛能,改變了它們咸魚不如的龍生。
不過,這個設定能否說服你,我不太好判斷,但是對哪咤遇見的長安城的龍來說吧,這個邏輯算是自洽的吧。因為,愛與自由,恰是它們畢生的追求。
一生所求,不過愛與自由。悟空如是,普希金如是,長安城的龍如是。你呢?
文:惡魔的sunshine
豆瓣書評鏈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75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