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267
卷六·海論第三十三
2/3
原文:
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聞應之奈何?
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里、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黃帝曰:定之奈何?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
原文譯文對照:
~~~~~~~~~~
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聞應之奈何?
黃帝說:真是高明深遠的道理啊!先生所說的人體四海與天地之間的地理四海,我想了解它們彼此之間是怎樣對應的?
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里、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岐伯答道:前面說的四個人體之“海”,與人所生活的地塊上的四海,其間對應關系是:地理東海對應人體水谷之海、地理西海對應人體氣海、地理南海對應人體髓海、地理北海對應人體血海。必須先了解經脈的陰陽屬性、其在人體的表里所司、其在人體的起源流注及交匯轉輸之解剖位置,才能將人體四海的各自領域確定下來。
黃帝曰:定之奈何?
黃帝問,人體四海的各自領域,究竟是怎樣確定的呢?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
岐伯答道:胃是水谷之海,人體氣血匯入水谷之海的輸注要穴,最上在足陽明胃經之氣街穴(氣沖穴),最下在足陽明胃經之足三里穴;
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虛之上下廉。
沖脈是十二經之海,也就是血海,人體氣血匯入血海的輸注要穴,最上在足太陽膀胱經之大杼穴,最下在足陽明胃經之上巨虛穴和下巨虛穴;
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
膻中是上氣海,人體氣血匯入上氣海的輸注要穴,最上在天柱骨上下的督脈之啞門穴和督脈之大椎穴,最前在足陽明胃經之人迎穴;臍下中腹部是下氣海,人體氣血匯入下氣海的輸注要穴正是任脈之氣海穴;
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
腦是骨髓之海,人體氣血匯入髓海的輸注要穴,最上在頭蓋骨的百會穴,最下在督脈之風府穴。
~~~~~~~~~~
老黃歷擇吉,2024.9.17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266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