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看以下兩段解釋,太讓人費神了。但還是有必要只字不差地閱讀幾遍。
維基百科解釋:區塊鏈(blockchain)是用分布式數據庫識別、傳播和記載信息的智能化對等網絡,也稱為價值互聯網。中本聰在2008年,于《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概念,并在2009年創立了比特幣社會網絡,開發出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
維基百科解釋: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去中心化,非普遍全球可支付的電子加密貨幣。比特幣由中本聰于2009年1月3日,基于無國界的對等網絡,用共識主動性開源軟件發明創立。截止2018年1月14日,比特幣是目前市場總值最高的加密貨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了拗口的解釋后,簡單地說,區塊鏈是一種網絡,比特幣是一種加密貨幣。也可以理解成:區塊鏈就是一種技術,比特幣就是一種貨幣。
打個比方:有一個叫中本聰的人發明了一套游戲。游戲規則是每10分鐘解答一道數學題,以最快速度正確解答出來的人會得到獎品(比特幣)。并且游戲中的數學題會變得越來越難。
從第一道題開始,參賽者中A以最快的速度作答完畢,其他參賽者可以驗證A的答案對不對。如果答案是對的,那么該獎品就歸A,其他參賽者同步一下第一道題的答案。
接下來解第二道題,還是按照誰最快解出,獎品歸誰,其他人可以去驗證答案,然后同步更新一下答案。
一直循環下去,這樣已經解答過的題目每個參賽者手上的答案就都是一樣的了。
在這個游戲中,游戲規則就是區塊鏈,獎品就是比特幣,參賽者就是礦工,解數學題的過程就叫挖礦。
實際上這個游戲規則會設置的更加復雜一些。比如,獎品比特幣的總數是固定的2100萬個,解答出第一道題的獎品是50個比特幣,后面大約每4年獎品會減半,也就是說4年后正確解答出題目時獎品只有25個比特幣,再過4年左右只剩下12.5個比特幣……目前正確解答出題目時的獎品就只有12.5個比特幣。
至于這個游戲規則為什么這么牛逼,獎品為什么這么值錢,讓我們下回一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