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的日子有一個好處,就是看著云變幻著不同樣子,一團包著一團,一長條擺在當空。云不只是白色的,還有灰色,那灰色也分好幾種,比如淡灰色,深灰色。深灰往往都在云底,形成陰影的樣子。也不只是灰還有淡黃色,看久了還有紅色,總之各樣色彩。
四季分明的好處就是你可以選擇喜歡的季節和溫度,如果嫌棄夏天炎熱,那完全可以春天百葉綻放的時候去任何地方。而秋天還可以看落葉希零零掉落,冬天跑到冰面上撒野。
至于夏天,曾經有句關于戀愛的形容,不過我忘了~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對事物的結尾特別有感觸,特別會總結經驗教訓。像做事情要做完,差一步沒完都不算這類。雖然實際運用中不能墨守成規,但是總歸道理還是有一絲用的。臨摹的作品算是從數轉移到人再轉移到樹下的土和草上了,其實本該有的是全面的細致描畫,但是我卻像忘了一切規則一樣,隨便的畫著。
我甚至都忘了每完成一個階段就留存下來好作為后續的回首,不過我早就不記得上次保存是什么時候了,大概還是春節前好久以前的時候了,估計那時候上沒上色都忘了。
在電腦上作畫,很容易給人一種在填色的感覺,僅僅是上色游戲而已,不過好在用的新的軟件筆刷的顏色相對真實并且有變化,比較靈活的就是各端數據可調,于是究竟是水多還是水少,都隨心所欲和手繪沒什么大區別。而紙張的選擇也一樣可選,于是你究竟是A4紙的質地還是水粉紙都隨便你。不過因為這畫的上稿階段是用PS完成的,所以也就相當于還沒去試。
我覺得自己是缺乏耐心的,雖然我覺得自己性格本身挺安靜的,但是這跟有沒有耐心沒什么關系。包括上一幅臨摹作品也是,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要不是跟原作對比下差異眼見的明顯,又外加希望克服這樣的問題,所以接著磨了下去。我也相信,對于事物賦予重大的意義對于做事相對容易點,至少你騙了大腦這是值得的事。但是我反倒覺得這樣騙自己自己其實是很清楚的,效果只是暫時的。真正能讓你把事情做下去的只能是這事做的過程中能有效果,不管這效果需要多久才能看到,又或者怎樣巨大。
就像前段時間,我無論說了多少次編程的作用,其實本心我也是真不清楚這玩意的用處是什么的,不過我是真心認為學習了就是有用的,哪怕目前沒什么用但誰也保證不了未來沒用。于是左騙不了右哄不成,哪有不想不碰了就只能變著法的學習唄,于是把期望放低,同時開始正正經經的記筆記學習。以前老覺得學的得快點,為了能在評論區看到大神們的回復,結果學完就忘,甚至沒學完就記不住了。現在因為速度放慢,同時開始不斷復習筆記內容,不懂的地方全都再看一遍或者搜索看看其他人的課程。
不能說現在學的多好,總之是沒再想著“什么時候學完呀,咋還沒學完呢”這樣的話了。而且打心底里覺得學習這個有意義,學起來真的不會累。
什么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呀,這就是你自己不能跟自己逆著來,不然無非就是放棄嘛。你的腦子是絕對有辦法讓你心安理得的放棄的,相信它~
所以說下來,賦予重大意義用處只是一時,好像雞湯不是不可以不喝,更不是有毒。而是你只能靠雞湯過活那才真成“毒雞湯”了。
我對做事情的態度相對會枯燥一點,曾經的時候對這點沒什么辦法,無非就是停下來閑一閑再做,省的自己感覺太痛苦。而現在我會選擇寫出來或者不寫的時候好好想問題,想明白點,因為沒什么事是不變的。而同時就是尋求方法讓這過程盡可能的簡單容易點,或者多輔助一些。而該做事,還是做事。
也并不是說做事情放棄了就是不對的,好多人說自己做事三分鐘熱度,最擅長的就是半途而廢。咱先說點輕松的,就是沒必要自責。好像吃東西明明吃飽了卻因為周圍人還在吃或者擔心花那么多錢不值而吃撐吃吐一樣,這事就完全沒必要堅持,你堅持了也沒什么好處。
而學習上,比如一次性買一摞書,結果一本都沒看完三分之二,一年下來早不不知道扔哪了。不能說不看書好,只是貪多嚼不爛,與其如此那就少買點,買精品。
那不輕松的呢,現在知識變現更容易的時代,很多人都告訴了你太多深刻有用的道理,你都沒做下去,偏跑到我這來就能做下去了?我只能很明白的告訴你,哪怕是一份感情,都不可能從頭到尾都僅僅是“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刺激不斷”的,更何況是用來改變自己的大腦的知識,或者改變自己身體的運動,又或者改變自己人生的舉動了。
堅持不下去未必是你的錯,但是僅僅因為和一件事一個人一個物過了磨合的蜜月期后本質的“無聊費力”而放棄,我只能祝賀并勸慰你:余生有多久就還會有多少放棄,現在才哪到哪呀!
這世界上從來都不缺換了一個又一個伴侶的人,自然也不缺從一而終的,當然,也不缺單身汪ˋωˊ。
我覺得最近更為讓人糾結的就是現在這種承上啟下的階段,一方面一幅作品要結尾了,一方面新的作品還不著邊際。還算不上一種對未來的恐懼感,因為我確實知道這事一定有法子好好的結束和好好的開始,這不是我擔心的問題。覺得困惑的也就是困惑本身吧。
就好像明知道一件事快結束了,這本來沒什么,腦子也會很開心。可是心里又增加了一個還指不定什么時候開始的事,于是自己的心里雖然知道這事算是準備項了,但是卻同時開始緊張起來,一方面規劃不是,因為手里的事還沒結束,一方面不計劃著不行,到時候容易手忙腳亂。
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我自己還真的沒想清楚下一件快開始的事情該如何做吧。一個人要是明確的知道幾點吃飯也就安安靜靜的該干嘛干嘛了,偏偏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吃到,還想去吃。這時候要么提前塞了一堆,要么餓的半死。
目前這幅作品大概月底可以完成吧,我也盡量在三月初完善完。而下一幅作品太著急也沒用,除了這段時間有空會去多看別人的表現形式如何外,就是現在這幅作品徹底完成后,正式提上日程。雖然我也挺期待還挺小鹿亂撞,但是做的亂七八糟就還不如不做。
剛剛跟我爸開玩笑,說他的教育工作就是天天的有事沒事就跑到小樹旁邊嘮叨教育,生怕小樹長歪了長不高。結果天天看你哪能看出個什么來,自然一方面受著小樹的不耐一邊自己心急如火了。可是心急如火在成長中更多只充當著“壞事”的作用。
我也覺得自己有時候如何說服別人都沒什么意義,不是說別人故意跟你唱反調,而是幾乎所有人都是那種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類型。你說的再好,他們也只看你的實際表現,甚至也只是“看”而已,伴隨點“早知道如此,如何如何”的評價罷了。
我也沒意思成為別人的老師教育別人,我更沒意如何引導別人,我覺得如果別人想改變,真的想改變,那他早就變了。無論多傻多無私的人,哪怕再三分鐘熱度,他真的認可也會實際去做的,沒做只能說明不是打心底里認可。好像是不是真愛,看給不給錢就行了一樣,當然,也不能只把這當成標準。
所以,該說的話會說,我該怎么做我還怎么做。至于別人看到如何受到影響,這我控制不了。好像如果想長高,哪管你吹不吹冷風呢,我自向陽生長。
同時,也越來越覺得,真的只有做出了事情,別人才會聽你的,信你的。從這個角度講,生物發展的簡直再奇妙精密不過了。總是有人覺得自己人微言輕,也確實呀,要是誰說什么大家都信,天下早亂套了~
今天開學了,于是我又聽到了母校體育老師的早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