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伍爾福克教育心理學》第四章為我們系統地展現了學習者的差異與學習需要。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他將人的智能分成了八種智能:言語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肢體—動覺智能、社交智能、自知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他認為每個個體可能在一個或多個領域具有優勢或劣勢。雖然加德納的這一理論學術界存在著一些批評的聲音,但是他拓展了老師們對學生能力的認識,對于教師教學的途徑有很大的啟示和影響。
? ? ?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這樣子的孩子:一個孩子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經還遭遇到退學的命運。
? 一個孩子,曾經被父親抱怨是白癡,在眾人眼中,他是個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 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么辦?”所有的老師都認為他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
? 而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
? ? ? ? 這個答案不會讓你感到意外嗎?世界上并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聰明以及怎樣聰明的問題。學校里沒有所謂"差生"的存在,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慎重對待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并針對每個學生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我們應該在教授任何學科、技能或概念時,采用多種適當的方式。我們應該樂于對每一位學生抱以積極、熱切的期望,并樂于從多個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