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在廣州待5年。要離開學校、離開省城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還沒學會粵語。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泡在粵語環境里已5年。
回湛江工作不到3個月,我就能用粵語和病人溝通,雖然有時候不是特別標準。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語言學習達人本尼·劉易斯認為:語言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生活的,關鍵在于“用”。
對。在廣州5年,我習慣于用自己相對優勢的普通話跟同學們交流,而回湛江后,我大多數時候面對的是上了年紀的、只會說粵語的阿叔阿姨們,不得不開口講粵語。
以下分享本尼·劉易斯總結的”快速學習外語”的三個訣竅,希望能給有外語學習困惑的你帶來啟發。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 ? ? ? ? ? ? ? ? ? ? ? 『切實可行的目標』
當我們學習一門外語或一種陌生語言時,往往會給自己制定過高的目標,如可以使用高大上的詞匯、說話連續不停頓等。
本尼·劉易斯告訴我們,就算是母語國家的人或當地人都不一定能達到這樣的“流利”程度。
我們不要再給自己定高標準了。真正應該做的,是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比如,回湛江后,我給自己定的小目標是,當阿叔阿姨們跟我用粵語說話時,我接話的第一句一定得是粵語,說不成一句,說一兩個詞也行,不管多蹩腳。
這樣的小目標還是挺容易實現的。由目標的達成而帶來的成就感,讓我不再自動切換普通話。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間隔的重復記憶法』
每一種語言都有它的詞匯。粵語的詞匯,我認為是它的常用詞語。
大學的時候也曾想通過看諸如粵語學習教程之類的視頻來掌握粵語,可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對于粵語的常用語的學習,現在回憶,應該是多聽,多說。粵語對話中經常使用的詞語,自己心里先默念、練習,等到用得上的時候,直接說,錯了自然有人指出來,直到學會。下次把注意力放在新的常用語上。
我想,這就是本尼·劉易斯說的間隔重復記憶法吧。不會的常用語先反復說,反復用,直至學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 ? ? ? ? ? ? ? ? ? ? ? ?? 『刻意營造環境』
與使用母語的人們生活在一起就可以學會外語嗎?這不一定。
本人待在廣州5年卻還是學不會粵語就是實例。《歡樂頌2》中,高中就出國留學的曲筱綃在談生意時,一口蹩腳的英語直接讓合作伙伴沒了聊下去的欲望。
所以,真正能讓你學會一種語言的,不是待在該語言環境里,而是你自己有多強烈的學習意識。學習應用的意識夠強烈,自己刻意營造的環境更能起作用。
為什么自己刻意營造的環境反而能幫到你呢?及時反饋。
及時的反饋能讓你及早發現問題,少走彎路。像我在工作后,不怕出丑,不管說得流利還是蹩腳,盡管說。說的別人聽不懂,他們自然會給你糾正過來。
在這里要指出的一點是,假如你要學的語言,身邊沒有一個人會說,那么你一定得想辦法刻意營造學習環境,得要有真人給你及時的反饋。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平臺都可以,甚至可以找高校里的留學生聊天。
總結:掌握一門語言的訣竅是: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不要被高目標嚇到;間隔重復記憶不會的部分,直到學會;刻意營造環境,讓自己的學習得到及時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