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在群里的講座,有熱心的家長把語音轉換文字,再加上家長自己的理解,寫出來的,分享給大家的,我只是轉載的。感謝
物理在高中階段非常重要,雖然總分只有110分,但是丟個50,60分也是很正常的。物理是理綜的核心,需要在高一的時候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思維方式。否則學起來會非常的吃力,事倍功半。
有些同學總是覺得上課時好像聽懂了,但做題卻不會,漏洞比較多。其實這種情況就是沒有學會,沒完全掌握,建議反復咀嚼內容并嘗試自己講出來給別人聽。
高中物理和你初中物理學得好不好沒太大關系,不要以為初中學得好就容易了。初中物理學的是一些基本的現象和規律,概念,而且是純粹數值的標量。而高中的很多量是矢量,不是在一個方向上,是矢量計算(在一個平面或空間里),這樣計算的難度就增大了。
高中物理需要自己建立解題模型,不像初中老師直接告訴你幾個模型,你直接套就好了,靈活性大大提高。除非你在初中搞過物理競賽,對于物理的理解很深入(那就恭喜你,你已經對別人有相當大的優勢了),否則就還是要從頭開始老老實實的學。
想要學好物理重要是要學會整體的研究因果關系的邏輯思維方式。
高中物理一定要學好運動學,力學(這是其他知識點的基礎)。因為到后面的牛頓定律,能量,機械能,電磁學等等都是需要基本的運動學基礎。
物理解題可能有很多種方式,但是我們要學會找到最簡便的方法,去尋找入狀態和出狀態,把思維變得簡便,避開中間很多概念的干擾。一個題不能只是會做就好了,要回頭看看出題人的意思是什么?他想帶給解題者什么樣的引導,和什么樣的干擾。
要建立物理的思維方式。
那么什么是物理的思維方式呢?有三個:第一個就是思考問題的本質(事物的根本原因),第二個是學會建立模型(忽略干擾),第三個是解決實際問題(從實際的現象抽離出具體的物理量)。
高中的物理概念要透徹理解,可以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并且用做題來加以加深理解增加熟練度。
物理做題一定要讀題慢,做題快。如果覺得沒有思路,可以再重新慢慢讀一下題目,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有偏差。一定要理解出題的老師到底要說明什么意思。
絕大部分的教輔是差不多的,都可以解決新高一的知識點。建議高一主要關注課本和老師布置的東西。高二以后再多一點教輔,比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
高中的時間很多,高一不用著急,主要是找到方法和思維,以后提升就迅速了。
筆記越詳盡越好,要多用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理解,哪怕不是很準確都沒關系,以后可以更新。能夠用筆記幾下每一個知識點和漏洞的同學,成績絕對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