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困難的事情,越容易拖延,來拖去到最還是要做,而且因為在截止日期前去做,時間很緊張,質量也不高,壓力比較大,神情疲憊。周一晚上沒睡覺通宵寫申報書錄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前幾天我答應幫孩子們寫一個職業規劃書報告書模板,因為自己也沒有做過,也是先從網上搜、學習,因此寫的過程也不是很流暢。昨天上了一天課,整整十節課,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回家后老公已經做好飯,我吃了一點就想玩手機,確實太累了。但是我想到職業規劃書模板還沒寫。就從7點開始,安靜地坐在電腦前,搜集資料學習、寫,一直寫到晚上10點,寫了1800多字,晚上關電腦時,內心很充實,也很開心,畢竟規劃書已經寫了一半兒,這個老大難已經解決了一部分,內心很有成就感。今天早上吃完飯又開始寫到中午全部寫完了,一共寫了4800多字。
這次寫作是想拖延癥告別的一個突破,主要收獲如下,
1.最最重要的收獲,找到了告別拖延癥的辦法:那就是大腦不要想太多。
大部分拖延的事情都是因為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在沒開始之前,就有畏難情緒,腦子會冒出很多想法:不想做,很累,咋做呢?不會···。反正大腦會出現各種逃避的念頭。
而我這次做法非常簡單,當我大腦正要冒出這些負面的念頭時,我立即制止了這些念頭繼續發展,給大腦按下了暫停鍵,不讓它再繼續思考。我安靜地坐到電腦前,打開電腦,開臺燈,查資料,開始寫。對,就是這么簡單。
如果一件事不得不做,就不要有太多的心理掙扎。很簡單,就是坐下來開始去做,去行動。現在就開始。不要過于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嗨,我不想寫,我很累,我怎么怎么著?開始就好了。
2.寫作能力還需提高
我算了一下,我現在的寫作速度大概是每個小時500字,寫完之后還有那種精疲力盡的感覺。寫作速度有點慢。這說明我的寫作水平還是需要提高,還需要練習,盡管不想再每日日更,但每天寫點東西還是需要的。因為如果沒有日更的經歷我連每小時500也寫不出來。
3.之前看核心論文對我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這次寫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腦子思考開始有邏輯和框架,能夠多維度思考問題,不再是記流水賬式的方式。所以不管以后評不評支撐,發不發核心,經常看一些高質量的論文,對寫作和思維能力還是有很大的提高的。為什么一定要看核心論文,因為核心論文都是大家寫的,都經過了嚴格的評審,邏輯結構嚴謹,對文字的駕馭能力都比較高。這是亂七八糟文章所不具備的。
今天中午完成初稿以后,雖然很累,但內心是非常輕松的,晚上回家之后,對初稿進行了多次修改,時間比較充足。而且到晚上9:30,我今天計劃的所有任務全部圓滿完成,還能坐下來寫點兒雜文,非常開心。
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寫作經歷,以后就按此如法炮制。明天寫市級課題的結項書(這個也拖了一個多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