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書法,作為中國最傳統的文化,與漢字書寫密不可分。拋開了漢字,追求所謂“純藝術”,恐怕得到的只是一場鬧劇。
? ? ? ? 所謂筆法,就是如何運用毛筆并發揮其特性,體現漢字書寫的藝術性。通俗一點,就是怎么樣寫得更好,更藝術。在這點上,前人所論很多。細分開來,可以分為執筆法和運筆法兩部分。先說執筆法。我經常拿用筷子來比喻。每個人吃飯用筷子各不相同。執筆也一樣,或三指,或五指,隨各人習慣。另外,坐姿和站姿也不同。古人云:執筆無定法,但使虛而寬。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再說運筆。也就是如何用一管柔毫寫出千變萬化來。我們要了解毛筆有筆鋒,筆肚和筆根三部分。用到不同的部分寫出來的形態和力度是不一樣的,這關乎審美。一般講用筆鋒寫出來的點畫變化更豐富,更有彈性和力度。所以筆要“提”起來行走,在按中提,提中按,邊按邊提!別看這個“提”字,其實很有難度,有的人寫了一輩子字毛筆還提不起來,更別談藝術性了。鋒要出“八面”,宋米芾所謂“八面出鋒”。這或只有“腕運”才可以達到,因為指頭的活動范圍實在太小。當然,寫小楷或許還可以,稍大一點的字只用指頭就照顧不過來了。
? ? ? ?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這些也只是一些關于筆法的經驗而已,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有用的,但并非必須如此。畢竟手段只是手段,寫的好壞最終還要看書寫效果,切不可迷信而執著于方法卻忽略了書法本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