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里的班克。(以下涉嫌嚴重劇透,還沒有看過的電影的童鞋,甚入!)
班克沒黑化之前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班級中的優秀學生代表,全校前二的好成績(不知他和琳誰高誰低,電影里沒說),每次考試都能考滿分。第二天就要年級統考,可是頭天晚上為了幫媽媽洗衣服而沒有復習,在到了學校以后邊走路邊復習都能考到滿分的天才少年!
他努力好學,勤奮上進,女主角琳評價他說:“班克是我見過最努力的人!”
他這么努力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的家里窮。造成窮的原因是他的爸爸早逝,他家窮得只能開一個細小的洗衣房,而這個洗衣房里只有一臺洗衣機,一旦洗衣機壞了,他的媽媽就要用手來洗衣服。盡管條件如此艱辛,班克卻從來沒有抱怨過。至少在他失去新加坡全額獎學金保送名額之前,他一直都是秉持著正直善良的心來面對人生。所以,他才會把同學舞弊的事報告給老師。但是他這么一根筋且情商低的做法,為他今后的毀滅埋下了伏筆。
而他毀滅的起始,是因為琳的舞弊。
琳更像是一個天才。如果班克是學霸,琳則是學神。
琳家里也窮,所以她需要錢。她幫助同學舞弊,每過一科能得到3000泰銖(換算成人民幣,約600),她在這里面發現了商機,并利用打手勢幫助了很多同學舞弊。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于是在一次年級統考中,同班同學偷看她的試卷,被正直的班克發現了。班克最以這種事為不齒,于是他把那人偷看的事舉報給了校長。隨之而來的,是琳幫人舞弊的事被曝光。
琳作為學校只有一個新加坡全額獎學金留學名額的唯二人選,被校長取消了資格。另外一個人選當然是班克,但班克并不是怕琳跟自己爭名額,他只是沒想到琳會幫人作弊。只能說,美好的品性限制了他的想象。
與此同時,男二是他們班的同班同學,同時也是一個富二代,他想和女二(他女朋友)去美國留學,但是他要考過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即STIC考試。身為考試戰五渣的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到了琳的身上。
琳已經失去了保送資格,而她家里的情況完全沒有能力送她出國留學,她只能依靠自己,所以她想利用考試來賺錢。她發現,如果她能同時幫助到30個人舞弊,那么她將得到200萬泰銖。幫助的太少,不值得冒這種風險,幫助的人太多,消息容易走光。所以,富二代給她找來了30個人,并承諾:如果幫他們舞弊成功,那么琳將得到這筆錢。
美國入學考試全球統一時間,要舞弊非常難,但是不同的地區有時差,比如同一個點開考,悉尼的時間比曼谷的時間快兩個小時。琳想到了自己可以先去悉尼考完試,再把試卷的答案帶出來。怎么帶出來呢?她選擇的方法是死記硬背!但是她一個人只能背其中一半的答案,她需要有人幫忙,這個人就是班克。
但是琳對富二代說:“班克是不會幫助我們的。”
富二代就是不一樣,他們就是可以為所欲為。你不幫我?嘿嘿,那我就弄點小手段讓你必須幫我!
于是,在班克爭取新加坡全額獎學金考試的前一天,富二代派了一伙人把他打了,扔到了邊遠地區的垃圾場里。第二天醒來的班克,錯過了這場重要的考試,不出意料的,他也被取消了保送資格。這一切,班克并不知道是同班的富二代干的。琳也不知道。
于是,琳上門來找到班克,說:帥哥,我這里有個賺錢的四六級代考,不會被發現的,你來玩一下啵?
班克此時還沒有黑化,于是正義凜然的說:我們這種牛人,最討厭的就是舞弊了,別拿舞弊這種事來侮辱我,我要同生活艱苦奮斗!
聽完這一切的琳,面無表情,卻說了一句足以改變班克一生的話:我們都是窮光蛋啊,兼職賺點小錢沒什么的。我們一生奮斗都不及人家富二代的一套房呢,你準備這輩子只買泰谷四環內的一廁所?就算你對生活誠實,可是生活還是會對你撒謊。
當然,前面那些話都是我瞎編的,但琳確確實實說了這么一句:你對生活誠實,可是生活依舊對你撒謊。
大概從這里開始,班克開始黑化了,因為他想了想,最后還是答應了幫富二代舞弊。
琳解釋了考試作弊的大概流程,以及考試間隙需要做哪些事,包括怎么將答案帶出考場以及怎么將答案發送到富二代手里(具體過程去影院看,這個還是很精彩的,不劇透了),班克問他這么做能拿到多少錢,琳說:100萬泰銖(約20萬人民幣)。聽到這里,班克從一開始不屑的眼神,變成了兩腿直接軟掉。
介紹完所有流程以后,最后,是一個“如果被抓到了,你會怎么說的?”劇情演練。
假如班克舞弊被抓,富二代是這么說:我對班克又不熟,他這個人性格孤僻,像有病一樣,平時也沒什么朋友,而且在考試之前,還被別人打了扔到了垃圾場里……
班克從這里聽出了端倪,因為他從來沒有跟別人講過他被人扔到垃圾場的事。于是他知道,打他的那批人是富二代找來的,只是為了讓自己失去保送資格,而不得不選擇與他們為伍。
班克像瘋了一般沖向富二代并惡揍了他,嘴里罵道:媽賣批,我去過垃圾場的事跟誰都沒說,你個瓜娃子是從哪里得到的消息。是你找人打了老子,才害得老子變成現在這副模樣吧?
于是,班克憤怒地奪門而出,琳擔心的追在他身后,把門奪了回來……呃不是,在場的琳知道這事以后,拒絕了這次舞弊計劃,并想對班克表達自己的歉意。可是班克在離開的途中,在路邊看到了一個洗衣機廣告。他佇立在那里,呆呆地望了幾秒,神情嚴肅,然后又按原路折返。
我想:大概班克是不忍心再看到媽媽手洗衣服了吧,畢竟媽媽的手都已經洗腫了。
從這里開始,班克就算是完全黑化了,因為這次對品行的歷練,他沒有通過。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與狼為伍,并做起了曾經他自己最為不屑的勾當。
……
結尾是班克作弊被抓,琳作弊成功,于是全部的人就都作弊成功了。班克失去了進入美國留學的資格,也被學校勸退。琳對此愧疚,因為是她把班克帶上了不歸路。如果不是她告訴富二代,班克可能早就得到了新加坡全額獎學金的名額了。琳心中有愧,所以在歸來時抱著父親痛哭,所以她放棄了她的200萬泰銖。
而班克呢,他得到了屬于他的那份報酬,他把家里重新裝修,買了好幾臺新的洗衣機,可是他并不滿足,他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可以輕而易舉地過上平凡人所羨慕的生活,但有些人卻用盡一生的時間都追不上富人們平凡的一天。班克也想要過那樣的生活,他發現代考能讓他賺更多的錢,于是他邀請琳加入。在這里,班克是徹底黑化了。
班克從厭惡—>舉報—>妥協—>懷疑—>黑化—>徹底黑化的過程,是很多人平凡的一生。我曾經看過這么一個問題: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接受社會潛規則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回答是,當我也成為利益既得者的時候。當我們也能從黑暗中獲益時,我們便也學會了沉默和黑暗。可能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才只能是普通人吧。
這部電影,我最心疼的就是班克。名叫班克(bank),卻是家里最窮的人。明明堅持著心中的正義,卻被潛規則一一擊破。當他想向生活奮起反抗的時候,卻又有著一切揮之不去的厄運。如果他沒有舉報作弊,如果他沒有被丟到垃圾場,如果他沒有加入到舞弊的豪華套餐,他還是全校讀書的第一人,他可以拿到留學全額獎學金,他可以通過自己的正義和善良讓家里條件改善。可是一切都沒有如果,他沒有通過考驗,他最終黑化了,那么他就是錯了,他做錯了事,他就要接受正義的審判,接受命運的懲罰。如果說他真的做錯了什么,那或許就是:他作為一個切實的普通人,他的努力得不到與之相匹配的回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