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剛剛過去一個月,單身狗狗們收到了世界各地的“狗糧”,離過年還有5個月,想到七大姑八大姨的層層逼問,寶寶們心里苦呀!暖心的“享橙鮮”班委特別邀請了大名鼎鼎的史文老師,用思維導圖幫助大家脫單、漲薪,走向人生巔峰!
高大上脫口秀環節
從這次活動開始,“享橙鮮”線下活動都會在開場進行個人脫口秀節目。每次邀請4-5名社群小伙伴就一個主題,進行自己3分鐘的個人演講!對于上臺演講者來說,是一次很難得的挑戰自己的機會,如何在短暫的時間里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清楚地傳遞給觀眾,這是需要值得大家去思考和規劃的。
本次脫口秀主題:改變
第一位演講者:范小
以改變之心應對不變的未來
范小不愧為我們宣傳部的部長,演講滿滿都是干貨!首先提出:.如何應對改變的未來?要找到變化之中不變的本質。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應以長期思維的眼光審視現在自己做的事情。并且提示用三個方法:多看、多聽、多思考,看到不變的未來!
我們這次脫口秀的關鍵詞是改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多可聊的,比如:我們的生活、工作、收入、年齡、想法、家庭等等一系列話題。
但今天呢,我不想談自己。我一直有個很令我焦慮的問題,就是現在的社會變化這么快,未來的發展趨勢更是難以預測,一會這個公司倒閉,那個行業裁員,我們究竟該怎樣去應對變化的未來?
直到有一天,在李翔商業內參上看到餓了么CEO分享了一段話,原話大概是這么說的“創業8年以來,最大的反思是最早創業的時候沒有想清楚未來8年整個社會不變的事情是什么,導致現在被一幫對手追著。如果當年就想清楚了,我們每年就基于未來需要核心競爭力上不斷提升不斷發展,今天可能就沒有競爭對手什么事了。”
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關于如何應對變化的未來,我好像找到了方向。
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我想站在不變的角度來談談改變,也就是“以改變之心應對不變的未來”。
可能現在,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很忙,不斷去適應社會各種各樣的變化,滿足別人這樣那樣的需求,但是很少有人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這些看似不同的需求背后,是否具有相同的本質。如果我們抓住這些不變的本質去提升改變自己,那么我們一定會成為優秀的自己。所以說,我們應該學會用長期思維的眼光審視現在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價值,如果是有價值的,那么即便今天做的事情還沒有找到價值變現的方式,它的價值也還會在未來慢慢顯現出來;如果沒有價值,那就應該學會做減法,因為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有限,要放在對的事情上。
可能很多人會問,如何才能怎么看到不變的未來呢?我想的做法可以有以下三點:
1.多看
2.多聽
3.多思考
第一點就是多看,就是看看一些主流前沿的一些觀點,比如:羅輯思維、得到、橙子學院等等各種關于未來的科技商業內容。它可以幫我們打開眼界,去看看中國乃至世界,那些走在前沿的人們是怎么預想未來的?同時也要多看一些經典書籍,汲取前人的智慧。
第二點就是多聽,多去聽牛人的分享,無論是未來科技的發展,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是關于那些不變的中西方文化分享。通過多聽,我們可以了解牛人是怎么立足當下看待未來的?還可以和牛人進行問題的交流。
第三點就是多思考,看了那么多,聽了那么多,最后對未來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這點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將形成對未來自己的認知,這將成為指引你行動的原動力。
簡單總結下今天的兩個觀點
1.如何應對改變的未來?要找到變化之中不變的本質。
2.怎么看到不變的未來?多看、多聽、多思考。
用兩句話做今天的結尾,一句是雷軍說的:“不要用戰術勤奮來掩蓋戰略懶惰”,第二句是做對的事情 ,永遠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謝謝大家。
第二位演講者:郭元
我的改變
從內在和外在兩方面,以自己的經歷來闡述近期他自己的改變。論證了:人的潛能都是被挖掘出來的。“逼一把自己,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改變。談到改變。我最開始的認識是來源于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七龍珠》里悟空在天上跟神學藝,尾巴被神砍掉。那是因為它跟比克大魔王對戰,尾巴是自己最致命的缺陷。關于改變近幾個月在我身上是真的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就改變二字,我準備從以下兩點來講。
第一點是內在的改變;第二點是外在的改變。
從內在方面來說,我突破挑戰自己,在八月份辯論賽大膽地做直播正常活動。
從外在方面來說,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朋友們幫助逼了我一把:
汪蓉大總管讓我第一次站在這里做時間管理App話題的演講。
Eason改變我的作息習慣。叫我早起,跟我多交流,提高我的溝通能力。
魏美帶我去逛街買衣服,改變形象,提高自信。
在工作中,出色的完成老大交待的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對人生規劃有一定的認知。
以上就是我的改變,最后我想說一句,人的潛能都是被挖掘出來的。逼一把自己,你才知道有多優秀。
謝謝大家。
第三位演講者:Eason
用身心去歌唱 讓我更自信
Eason從自己內心表達方式——唱歌為突破口,講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從失敗中站起來,進行改變和提升,正在成為一名心靈歌者的經歷!
在我過去的20多個春秋年華的歲月里,仔細想一想,甚至沒有什么能拿得出手讓家里人覺得值得稱贊的事情,也沒有多少值得讓我自己驕傲的事情,我就像我人生的路人甲,是我自己的過客,對所有無關緊要的事情都漠不關心。
在我的潛意識里,我從小就不愛說話,因為我似乎找不到可以替代我表達方式的方法,在班級里我是小眾的一員,最沒有人替我們發聲的群體,也是最不擅長表達的群體。可我從小喜歡唱歌,我喜歡音樂,在不用說話的時候我用音樂來表達我全部的感受,我甚至曾經一度以為那是我唯一能夠跟外界溝通的方式,我覺得世界這樣就夠了。
于是在上學路上,課間休息,下課放學的期間,都有我唱歌的旋律,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沒人不知道我喜歡音樂。后來剛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回sohu校園歌手選拔賽,大家都知道我熱愛唱歌,在大家的鼓舞下,我興沖沖的報了名,當時唱了一首《回到過去》,當時拿到麥克風唱的時候,腿都在顫抖,也可能是上舞臺經驗少,我發現我自己的聲音很小,小到自己都聽不見,正常能夠發揮出的水平一點都發揮不出來,就這樣我很勉強的維持了1分鐘,后來在一片沉默的無聲中,我仿佛被趕下了臺。
從那一刻開始,我內心有種強烈的挫敗感,你知道對于一個愛好唱歌的人不能夠在自己熱愛的舞臺表現是多么一件可悲甚至絕望的事情,我仿佛陷入深深的絕境,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音樂喜歡唱歌,自認為自己唱的有段時間了至少能發揮出什么樣的水準,可這一刻我沒有,甚至文字般的掌聲都沒有,換來的更是一堆同學的冷嘲熱諷,我表面故作平靜,但是我內心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唱出讓你們所有人都跪拜的聲音。
自那時候起,我不在唱歌了,那段時間我很怪,大家都覺得我很奇怪,宿舍樓道里再也聽不到我的聲音了,我仿佛對于自己喜歡音樂這件事置身事外。這段時間我認真的反思著我唱歌的初衷,我發現我是真心喜歡歌唱的,它甚至是我唯一能夠表達的方式,我的人生可以跌倒,但是絕對不能沒有爬起來的勇氣,如果我不能唱歌了,我的人生就再也沒有意義了,想到這里,我開始四處搜尋各種喜歡音樂的人,找各種對音樂老師,去跟他們去聊天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說我的發聲方式不對,而且發聲方式不對長年累月會成習慣,就改不掉了。
自此,我開始拼命的學腹式呼吸,在歌唱的方式上比以前更兇,更狠,我甚至一個人走在大街上邊走邊唱,我去唱的時候用真實的自己,去追求自己內心的聲音,我開始習慣一個人走很久很久的路,我對著除夕夜里的路燈唱過歌,我對著寬廣的馬路、路邊的小草放聲大吼,甚至連路邊的狗我都不放過,所有的風景都離我背道而馳,我的眼里是只剩下還有多久的路和多少沒唱過的歌。
終于,這樣的時間過了2-3年,在學校最后的合唱晚會上,我當仁不讓一舉成為全場的焦點。在這一刻我是驕傲的,那種自信是從我骨子里迸發出來的力量。再后來去年年底的時候,接觸到社群,加入到橙子學院,經常在社群里唱歌活躍氣氛,自此,我的性格也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固有的意識里面我一直只沉默的羔羊,一直想找到這樣這樣一個能夠改變自己,發揮我自己光和熱的地方,有一群同頻同趣同味的小伙伴積極的進步成長思考問題,我被這樣的社群感動了,我被自己感動了。
加入橙子學院是我人生新的起點,也是我人生一大轉折,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伙伴,冷漠的人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讓我不低頭更精彩的活。這就是我的改變,謝謝大家。
第四位演講者:欒舒雅
生活態度的改變
闡述自己對于生活態度的改變,通過分享自己面對考研失敗態度的轉變,告訴大家往往傷害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看待事情的角度。成敗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己。帶著向上的生活態度去生活,每一天都會比昨天更遼闊!
這次脫口秀的主題是改變,我想說的是我自己生活態度的改變。我不期待著像喬布斯一樣,活著就是改變世界。也不奢望像沙翁一樣,不僅改變了戲劇詩歌文化,甚至改變了英語這門語言。我只想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擁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挑戰和挫折。 ?
上大學的時候覺得自己還挺牛逼的,擔任校廣播站播音,作為院朗誦隊的領誦在朗誦比賽中給學院爭光,自己創辦了英語社團,每天帶著學弟學妹一起學英語,多次參加演講朗誦比賽獲獎,每天忙忙碌碌的參加著各種活動,主持過大大小小的晚會分享會,兼職做英語老師,還拿過獎學金,想想還覺得挺充實,好像我的人生都一帆風順的。
可是就是在今年過完年以后考研成績出來的那刻,我哭的泣不成聲,那時候覺得天都要塌了,覺得整個世界都不好了。我不知道自己躲在房間里哭了多久,扔掉了多少紙巾,好像一輩子攢的眼淚都在那幾天流完了。從來都沒有覺得自己那么失敗過。當我把自己在房間里關了好多天,每天紅腫著眼睛不愿意和別人說話,當我的學生都發消息來安慰我讓我振作起來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堅強的女生,那就堅強起來啊,別讓那些看我笑話的人把我看扁了。其實傷害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看它的角度。當我轉變了一種思維方式,我把在考研過程中形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抗壓力的能力當做人生財富,我發現這段備考的經歷太寶貴,這些跌倒后積累的資本或許比成功考上研究生更重要。 ?
昨天發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對。 不就是一次失敗么,還能讓我站不起來么。當我改變了我的思維角度,去朝好的一方面想,我意識到自己該去做點什么了。而改變并不是那么容易,要是容易的話每個人都能做到了。但是如果你認真起來,你會全力以赴。所以還沒有畢業的時候,我成功通過了一家教育機構的面試。我開始準備國家電網的考試,偶然看到了航空公司的外語特長乘務員招聘,去試了試也順利通過了。最后我拒掉了其他公司來到了國家電網。
突然發現一旦變換看問題的角度,我的生活也變得豁然開朗。現在我也能驕傲的說一句:“不想當空姐的電工不是好老師”。 ? ?那段時間很喜歡聽郭靜的《每一天都不同》人生難免遇到挫折,但不代表永遠的失敗,如果你能從失敗中站起來,朝好的方面看,你會學到更多。 ?
你怎么過今天,就怎么過一生。 帶著這種向上的生活態度,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向前。我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每一天的我要比昨天遼闊。
特邀嘉賓點評:
李育軍老師
肯定了每位演講者都有自己的演講主題,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觀點。點評了每位演講者應該注意加強的方面。使每位演講者都有所收獲!
史文老師
回憶了自己改變的經歷,鼓勵每一位小伙伴,改變,就是一次次痛到不能痛的反彈。
并且結合了《24重人格》向伙伴們闡述,每一個人心里都有一座倉庫,人們會將自己經歷的各種信息分類放入,而剩下的一些傷痛的經歷,我們會自然地把它們放入底層的暗室中不去歸類。這些傷痛經歷就一直被我們所塵封……而我們需要接納所有的自己,讓我們心中的暗室重見光明,用這樣的改變來做真正的自己。
課程:思維導圖教你脫單、漲薪
史文老師首先從MBTI角度,來分析個人對于自己的定位。強調我們要學會關注本我及性格。本次課程共包含三個主要內容:
1.讓你抓狂的思維
我們要知道:表達是思維的映像。大家總是說自己的溝通不好、表達不好、演講不好,其實歸根到底是你沒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思路。所以內在屬于思維,而反映到外在就是我們的表達。
思考最大的敵人就是復雜,思考最大的障礙就是混亂!而思維導圖就是幫助我們讓思維看得見。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流程化、圖形化、圖譜化、清晰化!了解思維的本質。
對應的不同種類的的思維導圖也非常多:圓圈圖、魚骨圖、氣泡圖、、樹狀圖、概念圖、弧形圖、流程圖等等。
這些圖形可以幫助梳理思維,都可以統稱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工具:讓我們思維更加清晰、有效;能夠給觀者更好地展示。所以思維導圖不是一種,而是有很多種類的。
這里需要我們明確的一個概念:思維工具(Thingking Mapping)可以管理混亂的思維;讓思考變得有序、高效;避免沖突;激發創造力!而思維導圖(Mind Map)是思維工具(Thinking Mapping)的一種,思維工具里其中包含思維導圖!
2.思維導圖是什么
思維導圖創始者:東尼 伯贊,1042年出生于英國倫敦,英國大腦基金總裁,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他曾因幫助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而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他發明的“思維導圖”這一簡單易學的思維工具正被全世界約3億人使用。
了解思維導圖首先要知道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每個人的人腦平均有1300g,1000億個神經元網絡,中間有10000個連接,整個大腦狀態呈放射性立體結構。當我們大腦呈現放射性狀態時,大腦內呈網狀結構。當我們在進行廣度思考或者深度思考時,大腦內部的連接點總是會和另外的突觸點進行連接的,如果長期不思考,突觸點就會收回。所以我們應多多思考,讓大腦活躍起來!
而正是有了大腦如此的工作,才成就了我們的智力、創造力、情緒、意識和記憶。
鑒于此我們的思維導圖就是以關鍵詞為主要概念,以相互關聯、綜合的方式進行思維。與我們大腦的工作方式相似!
思維導圖結合左右腦分工,從感性、理性方面刺激我們,讓其變得直觀且便于記憶。這也是思維導圖被我們普遍接受的原因。
思維導圖實際是利用關鍵詞原理,使人們注意力集中。
關鍵詞原理的四個核心:關鍵詞、放射性思考結構、色彩和圖像。
放射性思考結構分為:樹狀結構和網狀結構,樹狀可以理解為大類枝干的分類,樹狀中的關系包括分類、因果等。網狀是指小點之間是有關聯的。網狀關系包括:聯想(對比、接近、相似)、網狀等,是有關聯性。
色彩:視覺上,五顏六色吸引我們,便于記憶。內心感受上,代表我們對于事物重要程度、重視程度、感受程度的判斷。比如紅色代表熱情、黑色代表悲傷等。
圖像:在重要的地方加入插圖以強調!
接下來史文老師以翻轉課堂的方式,將小伙伴們分組,給大家提供一篇思維導圖操作法則的文章,請每小組討論、實踐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大家從實踐和文字原理方面,全方位理解思維導圖!
畫好之后,史文老師邀請每組上臺介紹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的思路和感受。遵照思維導圖操作法則,老師指出了各組繪畫思維導圖的問題以及大家需要重點注意的方面:大類顏色一致、分枝的畫法、關鍵字聯想圖像的展示……
總之,要認識到,思維導圖是為我們所用的,而我們需要活學活用,便于我們記憶內容、訓練我們的思維。
對于發散性思維的人和垂直性思維的人,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平衡兩者,進行創造和收斂思維,最終達到條理、有序記憶。
史文老師還特別與小伙伴們分享了專治發散思維的秘方——貼簽法!一方面這個方法解救了完美主義者(不用擔心畫錯),另一方面這個方法也可運用在平常會議中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一個想法寫一張,之后再分類。以此類推,個人解決問題也同樣適用,先發散思考,再歸類,總會形成一個自己的東西。
當然,我們用的所有方法,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我們集中注意力、能夠去聯想,提高我們的記憶力、提高我們所有的效率!
3.工作生活中的應用寶典
其實思維導圖可以運用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學習、職場都可以運用到!老師主要從會議計劃、讀書筆記、Check Map等進行講解,該如何思考進行思維導圖繪制。以及運用BOIs(Basic Ordering Ideas)邏輯分類原則和CHM分類與階層法,進行思維導圖主干分類、關鍵詞抓取等。
學會了方法,史文老師建議大家從生活中的小事就將思維導圖用起來,無時不刻鍛煉我們的思維。
最后,到了本次課程的壓軸內容:如何利用思維導圖脫單!
其實很簡單,三步即可:認知自我——描繪對象——評估自己和對方的差距,找方法去提升,縮短差距!
雖然聽起來方法簡單,但是具體操作中,我們需要注意幾點:
一個人認清自我很重要!我們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思想來認知自我。先進行發散思維,評價自己用便簽法,將可以評價、描述自己的關鍵詞都寫好(自我評價、外界評價都可寫);再進行歸類整理(可以分為生理、生活、心理等幾類)。
然后,套用此方法再進行對象的描述。(并且會發現,生理要求越多,越好找到對象,但是能決定跟對方長久的不是外貌,更多的是心理!所以請大家,描繪時多一些心理的描繪。)例如《秘密》中尋找理想另一半的畫像法,不斷描繪自己渴望伴侶的畫像,越具體越好,最終運用吸引力法則會找到心中的另一半!
最后,進行差距的改變,改變主要分兩種:主動與被動。主動就是注意提升自己,去學習、提高,多抓住盡可能多的機會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被動有可能是在工作中或是特定的情境中遇見自己理想的另一半,有機會去接觸、熟識和了解……
所以說到底,運用思維導圖去脫單和漲薪,首先我們要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到底想要什么?讓自己不再迷茫,當我們心中有了那桿稱時,最終會擁有我們想要的高效、輕松的生活!
最后,請大家思考網絡上那句話:圓規之所以可以畫圓,是因為它有那個圓心點!只要我們找到那個點,我們可以畫出生活、工作、情感的完滿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