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379:“太后臨朝,政出舅族” 這算不算危險的信號?

學習內容:

【原文】

成人討越嶲斯叟,破之。

秋七月癸丑,觀陽烈侯應詹卒。

初,王導輔政,以寬和得眾。及庾亮用事,任法裁物,頗失人心。豫州刺史祖約,自以名輩不后郗、卞,而不豫顧命,又望開府復不得,及諸表請多不見許,遂懷怨望。

及遺詔褒進大臣,又不及約與陶侃,二人皆疑庾亮刪之。

歷陽內史蘇峻,有功于國,威望漸著,有銳卒萬人,器械甚精,朝廷以江外寄之。而峻頗懷驕溢,有輕朝廷之志,招納亡命,眾力日多,皆仰食縣官,運漕相屬,稍不如意,輒肆忿言。

亮既疑峻、約,又畏侃之得眾,八月,以丹楊尹溫嶠為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鎮武昌;尚書仆射王舒為會稽內史,以廣聲援;又修石頭以備之。

丹楊尹阮孚以太后臨朝,政出舅族,謂所親曰:“今江東創業尚淺,主幼時艱,庾亮年少,德信未孚,以吾觀之,亂將作矣。”遂求出為廣州刺史。孚,咸之子也。

冬十月,立帝母弟岳為吳王。

南頓王宗自以失職怨望,又素與蘇峻善,庾亮欲誅之,宗亦欲廢執政。御史中丞鐘雅劾宗謀反,亮使右衛將軍趙胤收之。宗以兵拒戰,為胤所殺,貶其族為馬氏,三子綽、超、演皆廢為庶人。免太宰西陽王羕,降封弋陽縣王,大宗正虞胤左遷桂陽太守。宗,宗室近屬;羕,先帝保傅。亮一旦翦黜,由是愈失遠近之心。

宗黨卞闡亡奔蘇峻,亮符峻送闡,峻保匿不與。宗之死也,帝不之知,久之,帝問亮曰:“常日白頭公何在?”

亮對以謀反伏誅。帝泣曰:“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當如何?”亮懼,變色。

趙將黃秀等寇酂,順陽太守魏該帥眾奔襄陽。

后趙王勒用程遐之謀,營鄴宮,使世子弘鎮鄴,配禁兵萬人,車騎所統五十四營悉配之,以驍騎將軍領門臣祭酒王陽專統六夷以輔之。中山公虎自以功多,無去鄴之意,及修三臺,遷其家室,虎由是怨程遐。

十一月,后趙石聰攻壽春,祖約屢表請救,朝廷不為出兵。聰遂寇逡遒、阜陵,殺掠五千余人。建康大震,詔加司徒導大司馬、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以御之,軍于江寧。蘇峻遣其將韓晃擊石聰,走之,導解大司馬。朝議又欲作涂塘以遏胡寇,祖約曰:“是棄我也!”益懷憤恚。

十二月,濟岷太守劉闿等殺下邳內史夏侯嘉,以下邳叛,降于后趙。石瞻攻河南太守王瞻于邾,拔之。彭城內史劉續復據蘭陵石城,石瞻攻拔之。

后趙王勒以牙門將王波為記室參軍,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試經之制。

張駿畏趙人之逼,是歲,徙隴西、南安民二千余家于姑臧,又遣使修好于成,以書勸成主雄去尊號,稱藩于晉。雄復書曰:“吾過為士大夫所推,然本無心于帝王,思為晉室元功之臣,掃除氛埃;而晉室陵遲,德聲不振,引領東望,有年月矣。會獲來貺,情在暗至,有何已已。”自是聘使相繼。

二年(丁亥,公元327年)

春正月,朱提太守楊術與成將羅恒戰于臺登,兵敗,術死。

夏五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趙武衛將軍劉朗率騎三萬襲楊難敵于仇池,弗克,掠三千余戶而歸。

張駿聞趙兵為后趙所敗,乃去趙官爵,復稱晉大將軍、涼州牧,遣武威太守竇濤、金城太守張閬、武興太守辛巖、揚烈將軍宋輯等帥眾數萬,會韓璞,攻掠趙秦州諸郡。趙南陽王胤將兵擊之,屯狄道。

枹罕護軍辛晏告急。秋,駿使韓璞、辛巖救之。璞進度沃干嶺。巖欲速戰,璞曰:“夏末以來,日星數有變,不可輕動。且曜與石勒相攻,胤必不能久與我相守也。”與胤夾洮相持七十余日。

冬十月,璞遣辛巖督運于金城,胤聞之,曰:“韓璞之眾,十倍于吾。吾糧不多,難以持久。今虜分兵運糧,天授我也。若敗辛巖,璞等自潰。”

乃帥騎三千襲巖于沃干嶺,敗之,遂前逼璞營,璞眾大潰。胤乘勝追奔,濟河,攻拔令居,斬首二萬級,進據振武,河西大駭。張閬、辛晏帥其眾數萬降趙,駿遂失河南之地。

庾亮以蘇峻在歷陽,終為禍亂,欲下詔征之,訪于司徒導。導曰:“峻猜險,必不奉詔,不若且苞容之。”

亮言于朝曰:“峻狼子野心,終必為亂。今日征之,縱不順命,為禍猶淺;若復經年,不可復制,猶七國之于漢也。”

朝臣無敢難者,獨光祿大夫卞壸爭之曰:“峻擁強兵,逼近京邑,路不終朝。一旦有變,易為蹉跌,宜深思之。”亮不從。

壸知必敗,與溫嶠書曰:“元規召峻意定,此國之大事。峻已出狂意,而召之,是更速其禍也,必縱毒蠚以向朝廷。朝廷威力雖盛,不知果可擒不;王公亦同此情。吾與之爭甚懇切,不能如之何。本出足下以為外援,而今更恨足下在外,不得相與共諫止之,或當相從耳。”嶠亦累書止亮。舉朝以為不可,亮皆不聽。

峻聞之,遣司馬何仍詣亮曰:“討賊外任,遠近惟命。至于內輔,實非所堪。”

亮不許,召北中郎將郭默為后將軍、領屯騎校尉,司徒右長史庾冰為吳國內史,皆將兵以備峻。冰,亮之弟也。

于是下優詔,征峻為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以弟逸代領部曲。峻上表曰:“昔明皇帝親執臣手,使臣北討胡寇。今中原未靖,臣何敢即安!乞補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鷹犬之用。”復不許。

峻嚴裝將赴召,猶豫未決。參軍任讓謂峻曰:“將軍求處荒郡而不見許,事勢如此,恐無生路,不如勒兵自守。”阜陵令匡術亦勸峻反,峻遂不應命。

溫嶠聞之,即欲帥眾下衛建康,三吳亦欲起義兵;亮并不聽,而報嶠書曰:“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朝廷遣使諭峻,峻曰:“臺下云我欲反,豈得活邪!我寧山頭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頭。往者國家危如累卵,非我不濟;狡兔既死,獵犬宜烹。但當死報造謀者耳!”

峻知祖約怨朝廷,乃遣參軍徐會推崇約,請共討庾亮。約大喜,其從子智、衍并勸成之。

譙國內史桓宣謂智曰:“本以強胡未滅,將戮力討之。使君若欲為雄霸,何不助國討峻,則威名自舉。今乃與峻俱反,此安得久乎!”

智不從。宣詣約請見,約知其欲諫,拒而不內。宣遂絕約,不與之同。十一月,約遣兄子沛內史渙、女婿淮南太守許柳以兵會峻。逖妻,柳之姊也,固諫,不從。詔復以卞壸為尚書令、領右衛將軍,以鄶稽內史王舒行揚州刺史事,吳興太守虞潭督三吳等諸郡軍事。

尚書左丞孔坦、司徒司馬丹楊陶回言于王導,請“及峻未至,急斷阜陵,守江西當利諸口,彼少我眾,一戰決矣。若峻未來,可往逼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峻至則人心危駭,難與戰矣。此時不可失也”。

導然之,庾亮不從。十二月辛亥,蘇峻使其將韓晃、張健等襲陷姑孰,取鹽米,亮方悔之。

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雄,釋之子也。

庚申,京師戒嚴,假庾亮節,都督征討諸軍事;以左衛將軍趙胤為歷陽太守,使左將軍司馬流將兵據慈湖以拒峻。以前射聲校尉劉超為左衛將軍,侍中褚典征討軍事。亮使弟翼以白衣領數百人備石頭。

丙寅,徙瑯邪王昱為會稽王,吳王岳為瑯邪王。

宣城內史桓彝欲起兵以赴朝廷,其長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民易擾,謂宜且按甲以待之。

彝厲色曰:“‘見無禮于其君者,若鷹鹯之逐鳥雀。’今社稷危逼,義無宴安。”

辛未,彝進屯蕪湖。韓晃擊破之,因進攻宣城。彝退保廣德,晃大掠諸縣而還。

徐州刺史郗鑒欲帥所領赴難,詔以北寇,不許。

是歲,后趙中山公虎擊代王紇那,戰于句注陘北。紇那兵敗,徙都大寧以避之。

代王郁律之子翳槐居于其舅賀蘭部,紇那遣使求之,賀蘭大人藹頭擁護不遣。紇那與宇文部共擊藹頭,不克。

【原文華譯】

1 成國討伐越叛變的斯叟部落,擊破斯叟部。

2 秋,七月二十五日,觀陽烈侯應詹去世。

3 當初,王導輔政,寬厚和氣,很得眾心。等到庾亮掌權,一切依法辦事,頗失人心。豫州刺史祖約,自以為資格不在郗鑒、卞壸之下,卻不在顧命大臣之列,又期望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待遇,也沒有得到,再加上諸多上表請示都沒有得到批準,于是心懷怨恨。

司馬紹遺詔褒揚及擢升大臣,又沒有祖約與陶侃,二人都懷疑是被庾亮刪掉了名字。

歷陽內史蘇峻,有功于國,威望漸著,有銳卒萬人,器械甚精,朝廷將保衛江北的重任,都寄托在他身上;而蘇峻心懷驕溢,輕視朝廷,又招納亡命之徒,人數越來越多,全靠政府供應,漕運的船只首尾相連于河道,稍不如意,則肆意憤言。

庾亮既疑心蘇峻、祖約,又畏懼陶侃之得人心。八月,任命丹楊尹溫嶠為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鎮守武昌;尚書仆射王舒為會稽內史,作為聲援;又修筑石頭城防工事,加強戒備。

丹楊尹阮孚認為太后臨朝,皇帝舅舅家族掌權,對親信的人說:“如今江東創業尚淺,主幼時艱,庾亮年少,恩德信義,都未建立,在我看來,亂事將起。”于是請求外放為廣州刺史。阮孚,是阮咸之子。

4 冬,十月,立皇帝同母弟司馬岳為吳王。

5 南頓王司馬宗因為失去官職權勢,心懷怨恨,又一向與蘇峻友善,庾亮想要誅殺他。司馬宗也想廢黜庾亮等人。御史中丞鐘雅彈劾司馬宗謀反,庾亮派右衛將軍趙胤逮捕司馬宗。司馬宗以兵拒戰,被趙胤所殺,貶其族為馬氏,三個兒子司馬綽、司馬超、司馬演皆廢為庶人。太宰、西陽王司馬羕免職,降封為弋陽縣王。大宗正虞胤外放為桂陽太守。司馬宗是宗室近親,司馬羕是先帝的師傅。庾亮在一天之中,就將他們一個剪除,一個罷黜,由此失了遠近人心。

司馬宗黨羽卞闡逃亡投奔蘇峻,庾亮以正式公函要求蘇峻將卞闡押送建康,蘇峻保護卞闡,不交人。皇帝不知道司馬宗之死,過了很久,皇帝問庾亮:“平時經常見到的那位白頭公公呢?”

庾亮說已經因為謀反伏誅。皇帝哭泣曰:“舅舅說人做賊,就把他殺了;他日別人說舅舅做賊,又當如何!”庾亮恐懼變色。

6 前趙將領黃秀等入寇酂縣,順陽太守魏該率眾逃奔襄陽。

7 后趙王石勒用程遐之謀,營建鄴城宮殿,派世子石弘鎮守鄴城,配禁兵萬人,車騎將軍所統率的五十四營,全部配給他,以驍騎將軍兼門臣祭酒王陽,專門統領六夷,輔佐石弘。中山公石虎自以功勞最多,不愿離開鄴城,等到修筑三臺,石虎家屬被迫遷出,石虎由此怨恨程遐。

8 十一月,后趙將領石聰攻打壽春,祖約屢次上表請救,朝廷不出兵。石聰于是進寇逡遒、阜陵,屠殺擄掠五千多人。建康大震,朝廷下詔,加授司徒王導為大司馬、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以御敵,駐軍于江寧。蘇峻派部將韓晃攻擊,擊退石聰,王導卸任大司馬。朝議又計劃引涂水做涂塘,造成廣大淹沒區,以遏止胡寇,祖約說:“這是拋棄我!”更加心懷憤恚。

9 十二月,濟岷太守劉闿等殺下邳內史夏侯嘉,占據下邳叛變,投降后趙。后趙將兵都尉石瞻攻打河南太守王瞻,攻陷邾城。彭城內史劉續據守蘭陵石城,也被石瞻攻陷。

10 后趙王石勒任命牙門將王波為記室參軍,整理勘定各學派學說,并開始設立秀才、孝廉及考試儒經的制度。

11 張駿畏懼前趙的逼迫,這一年,將隴西、南安百姓二千多家遷徙到姑臧,又遣使修好于成國,寫信勸成主李雄去掉皇帝尊號,向晉國稱藩臣。李雄回信說:“我之前為士大夫所推舉,本來無心于帝王,只想做一個晉室元功之臣,掃除塵埃;但晉室衰微墮落,德聲不振,引頸東望,已有多年。接到您的來信,可見我們心意相投,永無止息。”自此聘使往來不斷。


顯宗成皇帝上之中

咸和二年(公元327年)

12 春,正月,朱提太守楊術與成國將領羅恒在臺登交戰,兵敗,楊術陣亡。

13 夏,五月初一,日食。

14 前趙武衛將軍劉朗率騎兵三萬在仇池襲擊楊難敵,未能攻克,擄掠三千多戶就回去了。

15 張駿聽聞前趙兵為后趙所敗,于是去掉前趙封給他的官爵,恢復晉國給他的官號——大將軍、涼州牧,派武威太守竇濤、金城太守張閬、武興太守辛巖、揚烈將軍宋輯等率眾數萬,向東與韓璞會師,攻掠前趙秦州諸郡。前趙南陽王劉胤將兵迎擊,屯駐于狄道。

枹罕護軍辛晏告急。秋,張駿派韓璞、辛巖前往救援。韓璞越過沃干嶺。辛巖想要速戰速決,韓璞說:“夏末以來,日月星相多次有變,不可輕動。況且劉曜與石勒相互攻擊,劉胤必定不能與我們長期對峙。”與劉胤隔著洮水相持七十多日。

冬,十月,韓璞派辛巖回金城督運金城糧秣,劉胤聽聞,說:“韓璞之眾,十倍于我。我糧不多,難以持久。如今賊軍分兵運糧,是上天授給我的機會。如果能擊敗辛巖,韓璞等自然崩潰。”

于是率騎兵三千,在沃干嶺襲擊辛巖,擊敗辛巖,乘勝前逼韓璞大營,韓璞部大潰。劉胤乘勝追擊,渡過黃河,攻陷令居,斬首兩萬級,進據振武,河西大駭。張閬、辛晏率其眾數萬投降前趙,張駿于是丟失黃河以南全部土地。

16 庾亮認為蘇峻在歷陽,始終是個禍亂,想要下詔征召他進京,問司徒王導的意見。王導說:“蘇峻猜忌陰險,必不奉詔,不如暫且包容他。”

庾亮在朝堂上說:“蘇峻狼子野心,終必為亂。今天征召他,就算他不順命,為禍也不大;如果再過幾年,就完全失控,就像當年漢朝七國之亂。”

朝臣沒人敢反對,唯獨光祿大夫卞壸爭辯說:“蘇峻坐擁強兵,逼近京邑,路程不過一天時間。一旦有變,不易阻止,請深思!”庾亮不聽。

卞壸知道庾亮必敗,寫信給溫嶠說:“庾亮征召蘇峻的主意已定,這是國之大事。蘇峻已經露出狂態,這時候征召他,正是加速其禍,他必縱怨毒以向朝廷。朝廷威嚴雖盛,但不知道有沒有把握制服他。王導也是這個看法。我向庾亮陳述十分懇切,也不能說服他。本來之前將足下安排在外任職,是作為外援,如今更恨足下在外,不能和我一起諫止庾亮,如果有你在,或許他還會聽從吧。”溫嶠也累次上書,諫止庾亮。舉朝官員都認為不可,庾亮一概不聽。

蘇峻接到消息,派司馬何仍去見庾亮,說:“讓我在外任職討賊,無論遠近,派我去哪,都唯命是從,至于到朝廷任文職大臣,實在不是我能勝任的。”

庾亮不許,召北中郎將郭默為后將軍、領屯騎校尉,司徒右長史庾冰為吳國內史,都帶兵以防備蘇峻。庾冰,是庾亮的弟弟。

于是下優詔,征召蘇峻為大司農,加散騎常侍,位特進,以蘇峻的弟弟蘇逸代領部曲。蘇峻上表說:“當年明皇帝(司馬紹)親自拉著臣的手,派臣北討胡寇。如今中原未靖,臣何敢即安!乞請給我調任青州邊界任何一個荒遠之郡,以展鷹犬之用。”庾亮仍然不許。

蘇峻整頓行裝,將要赴召,猶豫未決。參軍任讓對蘇峻說:“將軍求一個偏遠荒郡都得不到批準,事勢如此,去了恐怕沒有生路,不如勒兵自守。”阜陵縣令匡術也勸蘇峻造反,蘇峻于是不應命。

溫嶠聽聞,當即準備率眾南下,保衛建康,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也都準備起義兵。庾亮一概推辭,寫信給溫嶠說:“我對西方防務的擔憂(暗示陶侃),超過歷陽(蘇峻),足下不要過雷池一步。”

朝廷遣使曉諭蘇峻,蘇峻曰:“朝廷說我要反,我還能活嗎?我寧在山頭望監獄,不在監獄望山頭。之前國家危如累卵,不是我,根本就過不去(指消滅錢鳳,擊退石聰)!如今狡兔既死,獵犬宜烹。我唯有拼死找到那個誣陷我的人!”

蘇峻知道祖約對朝廷有怨氣,就派參軍徐會擁戴祖約,請求共同討伐庾亮。祖約大喜,他的侄子祖智、祖衍也都贊成。

譙國內史桓宣對祖智說:“本來因為強胡未滅,勠力征討。使君如果想要做雄霸之事,何不協助國家討伐蘇峻,則威名自舉。如今與蘇峻一起造反,這能長久嗎?”

祖智不聽。桓宣求見祖約,祖約知道他是來勸諫的,拒而不見。桓宣于是與祖約斷絕關系,不與他同流合污。

十一月,祖約派哥哥的兒子、沛國內史祖渙,女婿、淮南太守許柳帶兵與蘇峻會師。祖逖的妻子,是許柳的姐姐,反復勸諫,許柳不聽。朝廷下詔,任命卞壸為尚書令、領右衛將軍,會稽內史王舒代理揚州刺史,吳興太守虞潭督三吳等諸郡軍事。

尚書左丞孔坦、司徒司馬丹楊人陶回對王導說:“趁蘇峻叛軍還沒到,切斷阜陵,守住江西當利等渡口,阻止他們渡江,彼少我眾,可以一戰而定。如果蘇峻沒來,我們可以進軍兵臨城下。如今我們不去,蘇峻必然先來,蘇峻一到,則人心危駭,難以動員他們戰斗了。此時機不可失。”

王導贊成,但是庾亮不聽。十二月初一,蘇峻派部將韓晃、張健等攻陷姑孰,取得鹽米,庾亮這才后悔。

十二月初二,彭城王司馬雄、章武王司馬休叛逃投奔蘇峻。司馬雄,是司馬釋的兒子。

十二月初十,京師戒嚴,加授庾亮代表皇帝的符節,都督征討諸軍事;任命左衛將軍趙胤為歷陽太守,派左將軍司馬流將兵據慈湖以抵御蘇峻。任命前射聲校尉劉超為左衛將軍,侍中褚翜典征討軍事。庾亮又派他的弟弟庾翼以平民身份帶領數百人守衛石頭。

十二月十六日,改封瑯邪王司馬昱為會稽王,吳王司馬岳為瑯邪王。

宣城內史桓彝想要起兵勤王,長史裨惠認為郡兵寡弱,而山民容易騷動,說應該暫且按兵不動。桓彝厲色說:“‘見到對君王無禮的人,就要像獵鷹逐鳥雀一樣對待他!’如今社稷危逼,我們怎能茍且偷安。”

十二月二十一日,桓彝進屯蕪湖。韓晃擊破桓彝,乘勝進攻宣城,桓彝退保廣德,韓晃在宣城諸縣大肆搶掠,然后還師。

徐州刺史郗鑒想要率所部赴京勤王,朝廷下詔,命他防御北寇,不許進京。

17 這一年,后趙中山公石虎攻擊代王拓跋紇那,戰于句注陘北,拓跋紇那兵敗,遷都大寧以避其兵鋒。

前任代王拓跋郁律之子拓跋翳槐住在舅舅賀蘭部落,拓跋紇那遣使要人,賀蘭部落酋長藹頭拒絕。拓跋紇那與宇文部一起攻擊藹頭,不能攻克。



【學以致用】

幾點思考

01,履霜堅冰至

丹楊尹阮孚以太后臨朝,政出舅族,謂所親曰:“今江東創業尚淺,主幼時艱,庾亮年少,德信未孚,以吾觀之,亂將作矣。”遂求出為廣州刺史。孚,咸之子也。

“太后臨朝,政出舅族”這又是歷史上常出現的一種現象,外戚干政

“權力”這個東西太魔幻,有時會讓靠近它的人變得不像個人

尤其是皇權家族這種身份

以上這種情況一出現,如果太后還年輕,或者太后的德行或者明辨的能力不行,那么對國家來講就會是個災難....

另外作為外戚來講,因為某一人而暴得富貴(比如家族的女兒成為皇后),同時又立馬成為權力的中心與權力的高位,那么,很多時候,沒有很厚的家風底蘊,他們很難承載得了的

比如之前的王莽的王氏家族....

另外,東晉這個時候,還不太一樣

司馬睿與王導跑到南方來建立政權還不到20年,這里一直處在司馬家族與王家還有地方士族,三方博弈的地方,如果以后再加上所謂的外戚勢力,那就是多方博弈了

而外戚勢力要做大,也不可能像北方一樣的迅速,但是,對普通人來講,風險系數更大

所以,像阮孚這種人看到了這個現象,就會提前遠離

我們很多時候,也得多訓練自己從大的視角,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規律,以此來指導自己行動,提前規避風險。


02,關于蘇峻叛亂

蘇峻是流民的統帥,沒有什么背景

不知道這是不是庾亮在挑軟柿子捏?

但是從他的行為上來看,房玄齡送他的八個字我認為很恰當:

智小謀大,才高識寡

庾亮掌權之后,一出場,誅殺宗室成員,罷黜前皇帝的老師,又一切依法辦事,與得人心有威望的大臣有隔閡....

上與下,遠與近 ,都失人心....

那么,為什么他要這樣行為呢?

或許他是想要用這種方式建立自己的“業績”,用挑破蘇俊這個可能會成為禍患的有功之臣(平王敦之亂)來打造自己的“功業”....

但是他可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時間

所謂的遠見,就是看到了“”長時間"之后的那個現象

而作為政治家,都是需要與時間做朋友的。利用好“時間”這個工具


03,從東晉組織的高度來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么王敦叛亂之后,馬上又來個蘇俊叛亂?

那么,倒著思考

對于東晉這家公司來講,能啟發些什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