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I賦能課堂的話題,最近兩年討論的沸沸揚揚,尤其是近期deepseek的到來更加助攻了這個趨勢。對于AI,我也抱著很多的好奇,想去嘗試和探索,解鎖未來課堂更多的可能。
以我目前有限的理解,我能看得到的AI賦能課堂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借用AI技術記錄和分析課堂,即AI可以通過智能攝像頭、錄音設備等對課堂進行全方位記錄,這些記錄為后續的分析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基礎。利用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技術,AI可以對課堂記錄進行分析,包括課堂類型、教師的提問次數、教師的語速學生的學習深度等等,評估教師的教學表現和學習效果。
二是教師借用AI工具進行備課和批改作業。AI備課系統能夠根據教師輸入的教學目標、知識點等信息,從海量的教學資源中篩選出合適的教案、課件、教學視頻、圖片等資料,為教師提供豐富的備課素材。有些智能備課工具還能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自動生成教學方案,包括教學流程設計、問題設置、作業布置等,幫助教師節省備課時間,提高備課效率。另外,AI可以快速準確地批改客觀題,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識別學生填寫的答案,并與標準答案進行比對,自動給出成績。對于主觀題,如作文、簡答題等,AI 可以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進行初步批改,分析學生答案的關鍵詞、語義結構、邏輯思路等,給出一個大致的評分和評語建議,教師再在此基礎上進行人工審核和補充完善,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批改負擔。同時,AI 還能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如錯誤類型分布、知識點掌握情況等,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薄弱環節,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強化訓練。
三是學生借用AI進行輔助學習。最常見的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智能答疑系統向 AI 提問。AI 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理解學生的問題,并從知識庫中搜索相關答案,及時為學生提供解答。
AI是教師的教學伙伴,也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合理使用AI,一定可以助力師生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