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一本書《反脆弱》,碰巧這學期學Risk Management, 本來這大理論大部分情況是應用在企業管理金融風險之類。整合一下,大材小用的應用到自己生活上,管理人生的風險。
As per Kaplan and Mikes’ paper, the three risk categories are:
1. Preventable risks: ?Risks arising from within the company that generate no strategic benefit.
2. Strategy risks: ?Risks taken for superior strategic returns.
3. External risk: ?External, uncontrollable risks.
就是風險分成三個類別:可預防風險,戰略性風險和外部風險。緩解降低每種風險對我們生活造成的沖擊需要不同的應對策略或控制模型。每種風險的應對策略是不同的。我們的生活分成三部分,身體,金錢,靈魂。用風險角度分類一下,大概如下。
可預防風險:身體狀況。很多人會說,生病又不是自己想的??墒牵绻B自己的身體都控制不了的話,還可以控制得了什么。縱觀所有的東西,身體是我們唯一可以完全支配的東西。自己沒有管理好身體,比如作息,飲食,運動,心態等不適當,疾病自然比較喜歡光顧。所以,身體的風險,是最屬于相對可以預防的風險,如果是愛自己和家人的,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是最基本的,連這都沒做到,別的都是扯談。
可預防風險的企業控制模型是制定適當的規矩形成良好的文化。相對到我們個人管理方面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么身體出現的疾病的風險就相對降低。
戰略性風險:職業投資?,F在社會變化太快,一份工作或者一種職業能做到退休幾乎不可能。一般人創業是很難的,創業也是九死一生的,我也不屬此類,所以只說一般打工狀態。以現有的工作為基礎,把它和你的理想工作,和投資打成一個正循環。第一,現有工作提供一個職業發展的平臺,做好現有的工作并鍛煉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尋求升職或跳槽的機會。這是第一個正循環。第二,現有的工作提供給你的收入,以次收入為基礎解決衣食住行后,一定要有投資,房產股票基金債券……。這第二個正循環很很很重要。
戰略性風險的企業控制模版大概是互動討論,制作藍圖,分析可能性,評估風險,合理分配資源。相對到個人職業投資方面,大概是社交互動,制定個人目標藍圖,分析并評估投資風險和分配自己的資源。戰略性風險是屬于能夠帶來卓越的戰略回報的風險。所以,個人除了打好一份工,能否繼續上一個平臺,有沒有戰略并作好風險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外部風險:不可控范圍,能做的是,降低風險發生時影響的成本。個人的外部風險很難講。俗語什么禍不單行,屋漏又逢連夜雨,越窮越見鬼……。但是最屬于外部風險的第一位非失業莫屬。這年頭經濟不好,時代發展飛快,失業簡直是太容易了。沒辦法,誰讓俺是個打工仔,眼界只能涉及到這。其實,個人而言,如果有做好可預防風險和制定好個人目標策略,那么外部風險出現時造成的影響自然就會低很多。不然怎么也總說,越努力越幸運。
外部風險至于企業控制模版是情景規劃,戰爭游戲,尾部風險評估。相對個人而言,大概也是情景規劃,比如遇到什么問題有什么解決方案。至于戰爭游戲尾部風險評估,應該就是對大政治經濟環境的了解并對個人的戰略作有益補充。還有就是,買點保險。
《反脆弱》中的一句話,愚蠢的人的脆弱性會造成危機。這脆弱性其實就是風險的積聚。反脆弱抗風險的第一步就是減少不利因素,如管理身體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減少生病的機率,第二步增加有利因數,個人能力財富,從而達到降低自己暴露于負面“黑天鵝”事件的概率,并收獲這略性回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