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路過單位的銀杏大道,忽然發現銀杏果落了一地,才知道已經到了撿拾銀杏果的季節了,不來這里就把銀杏果忘了。
第一次聽說銀杏果是一零年去蘇州旅游,導游大姐說她皮膚好是緣于每天吃三四顆銀杏果,不能吃多,有毒。當時嘗了幾個,沒覺得多好吃。后來在飯店吃了銀杏果炒菜,味道還可以,只是當地沒有銀杏樹,所以也沒對銀杏果有什么感覺。
這幾年單位在一段路的兩邊種植了不少銀杏樹,才對銀杏果感了興趣。前年開始撿拾銀杏果,比較難處理,拾得不多。曬干后,放進電餅鐺里烤三五分鐘,很好吃。
銀杏果也叫白果
回到辦公室,找到兩個袋子。以前都是直接撿拾到袋子里,然后揉搓去掉外皮,清洗很慢。這次我換了種方法,直接把外皮捏掉把果子放進袋子里,雖然慢點,一次過凈,再在水管下沖洗就快了。把一個塑料袋套在手上,就這樣,撿拾一會兒還是覺得手可臭。
撿拾銀杏果的時候,不斷有路過的同事問我拾這干啥哩。
吃的。
咋吃?
可以熬粥,可以炒菜,可以烤著吃。
還有人告訴我,銀杏果有毒。
其實只要不過量生吃都沒問題。
放太陽下曬一會兒就變得白花花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