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生命周期
探索期:產品剛起步,還不完善,經常變,流程還未定型。少量競品出現。
成長期:產品關鍵功能固定,產品形態相對固定。大量競品出現。
成熟期:產品基本完全定型,開始開闊新的延伸產品。競爭環境惡化。
衰退期:產品很長時間沒有做大動作,用戶活躍下降。競品主導市場。
二、產品迭代策略
探索期:快速驗證,小步快跑,整個產品都在做MVP,少上功能,迭代核心功能。關注活躍指標。
成長期:輔助運營,短平快,慎重上新功能,對新增功能做MVP。關注留存指標。
成熟期:重點做商業產品,后端產品是成敗的關鍵,提升運營效率。關注活躍、ARPU等指標。
衰退期:幫助用戶更好地轉移到替代產品。
三、用戶運營現象與策略
探索期:用戶不了解,不信任,增長慢。運營:人肉推廣、上門拜訪。
成長期:少量用戶口碑推銷,具備快速增長的趨勢。運營:補貼、活動、邀請。
成熟期:大量用戶使用,推商業產品導致少量核心用戶出逃,新用戶獲取困難。運營:提升活躍。
衰退期:核心用戶快速轉移到競爭產品中。
四、如何判定產品屬于哪個周期
1. 看活躍用戶趨勢,平緩、向上延伸還是往下掉?
2. 看時間段,一般 18 個月后,產品都會進入成長期。一般來說探索期越短越好,成長期長一點好,成熟期越長越好。
3. 看活躍用戶量時,盡可能分離外部推廣帶來的“增肥效應”。
相關書籍:《獨角獸之路:20款快速爆發且極具潛力的互聯網產品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