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企業之前一直在跟隨別人,但現在我們來到了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上,互聯網技術正在重構整個商業系統,所以全球的企業開始重新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
近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第二屆“國家發展論壇:國家發展進程中的改革開放暨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式”于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舉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發表了演講。
中國企業靠什么創造奇跡
中國企業所走的路,它們創造的奇跡,已經超越了我們預設的所有理論。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認為,美國出現真正的企業家經濟,是現代經濟和社會史上最具深遠意義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
我想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巨大的成就,有政策、人口紅利、資本積累、農村改革的推動,但最重要的要素,是我們也出現了企業家經濟。
中國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人群,這個人群就是在中國這40年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人群,叫做企業家。正是因為企業家、企業家精神的驅動,中國成為最重要的全球商業大國之一。
這樣一個事實背后的邏輯是什么?那就是我們有非常多的本土創新。改革開放的前20年,我們主要是引進,但在后20年中,我們也有非常多的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的驅動力是什么?
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背后的驅動是什么?我們有非常多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有一個最主要的角度,就是企業家精神,也就是我們講的創新精神。
企業家不僅能看到社會的變化,而且有足夠的意愿和能力去完成必要工作。我非常景仰企業家,不是因為他有多少財富,而是他們能夠實實在在地把一個構想變成現實。
什么是真正的企業家?
薩伊的定義認為,企業家是將資源從生產力和產出較低領域,轉移到生產力和產出較高領域的人。這是企業家非常強的地方,他們能不斷地去調整,找到真正產出的機會。
我更喜歡德魯克給的另外一個定義,他說企業家視變化為健康標準,他自己并不引發變化,他是在尋找變化,并且對其做出反應,把它視為機遇,并且加以利用。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不是一個真正去引領變化的人,反而是不斷地適應變化,實現價值創造過程的那個人。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企業家真正的創造是跟變化組合在一起的。當他能夠跟變化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他就能產生更多的價值,就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所以,我非常喜歡這兩個定義。
第一,我認為企業家必須實踐創新。我們會談觀念創新,談理念創新,但是從企業家角度看創新的時候,首先強調它是可實踐的創新。
第二,企業家所有的工作,都源于對創新的回答,他不能陷于經驗里,不能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創新是和行動聯系在一起的,不是只去想,不是只去談,需要有行動與結果。有一句話說“清談誤國”,我認為這恰恰是創新要做的事情,它一定與行動、結果聯系在一起。
第三,談創新的時候,企業家必須專注和投入。如果不夠專注和投入,是沒法去做創新的。
最后,企業家需要使命感和責任感。如果我們真正擁有企業家精神,我們一定是踏踏實實地工作,一步一步去持續完善、超越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未來,這是企業家最本質的含義。
中國企業正在創造全新的價值
我們來到了最重要的時代機遇點上,我覺得這是中國企業從未有過的時間點。我們之前一直在跟隨別人,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太多優勢,在人才和資本積累上,我們沒有辦法與強大的工業企業競爭。但是當下,我們來到了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上,這個特殊時間點的出現,是因為互聯網的技術使得數據協同、智能等所有的生產力要素能組合在一起,重構了整個商業系統。互聯網能夠重構整個商業系統,所以全球的企業開始重新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有人問我“要不要彎道超車”,我不同意“彎道超車”這個詞,我們沒有“彎道”,我們是在同一起點上,只需要在新起點上開始做就好。如果說致敬改革開放40年,我們有一個最佳的致敬方式,就是站在時代的機遇點上走出一條新路來。我相信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我們會為世界貢獻一個中國方案。
中國企業正在改變世界。我們都知道中國有“新四大發明”,中國企業正在改變這個世界,不僅僅因為它的規模,不僅僅因為它的市值,而是我們真正開始創造一些全新的價值了,這個價值跟人類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生活相關。
很多人問我,中國企業在新起點上最大的機會在哪里?我認為最大的機會就是中國消費者對中國品牌開始有了依賴度。之前中國企業做得比較辛苦,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品牌沒有那么多的依賴度。但當下,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依賴度,能讓企業在創新和應用中產生最大的價值。
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不斷地創造價值、創新求變。在技術驅動下,我們會產生一個又一個影響人類生活的中國新公司。
我一直陪同中國企業的成長,我們會看到改變人們生活的中國公司出現,但是我們還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機會給你了,你怎么能夠把握?對此,創新最重要,創新才是能夠保持基業常青的最好方法。企業家必須關注速度的變化,也就是我們講的數字化生存概念,他們必須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注重于創新和發展。
面對2018,融合生活,驅動進步
每年到這個時間,我一定回答2018年我怎么想。很多人都知道,每一年我都做這個事情,但我發現做這件事情越來越危險,因為未來不可預測。但是我還是決定下一個判斷,因為這個判斷只代表我本人,但是我希望它能啟發你。
我認為面對2018,就是融合生活,驅動進步。對于2018年來講,我認為2018面臨的環境用四個詞來表達,2018年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是一個“數字化生存的時代”,是一個“依賴員工創造力的時代”。
“全新時代的開始”意味著四件事情。
第一,中國已有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和發展藍圖,那是我們未來的方向。
第二,我們非常清楚主要的社會矛盾轉向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第三,是中國與世界發展格局的機遇發生了變化。
最后,變革不會以你的意志為轉移,不管你準備好了沒有,新時代已經開啟。
“萬物互聯的時代”意味著,任何創新已經不僅僅是改變速度和效率的問題,而是要改變行動整體,包括人們的認知。我最近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知道你的對手是誰,要知道你和誰合作”,一定要保持人、社區和環境之間的關聯。
最后,所有的商業都回歸生活,這是當下最好玩的一件事情。我說過一句話,生意就是生活如意。
我對2018年經營價值的判斷同樣用了四個詞,分別是“顧客界面”、“確信”、“協同”與“員工創造力”。
第一,你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從客戶體驗著手,再返回到技術層面,而不是從技術層面出發。不能跟顧客有很明確的連接,我相信你不會有機會。
第二,一定要相信不確定的是環境,確定的是我們自己,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力量。
第三,要協同,就像我們看到海爾它的創客所有制,海爾說“全世界都是我的人力資源部”。我們今天需要一個完全協同,才能找到不確定環境下新的績效方式。
最后,依賴于員工創造力,當員工全部都是創客的時候,我相信你可以想到這個公司的價值有多么強大。我最后引用一句話,“如果所有人都能真正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結果一定會使我們自己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