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消息內容是——你離月入百萬還差一百個二狗犯二的距離!
二狗說,大爺的,我惹你了???我只是在學習而已。
我承認,學習是一件有目的的事。這個目的應該是學到了什么,能通過所學產出什么。至于你通過產出得到的其他任何,無論是名利錢中的任何一種,都是附加的。這是你達到學習目的之后,一系列的付出而得到的。
而事實往往是,多數人期望去掉這個目的之后的付出,直接把產出回報變成目的。多數人不分解這個步驟,因為心急,沒細思這個分解步驟,只看到了紅紅火火的年入百萬四個字!
任何一個不仔細,都會被別人利用。聰明人非常多,敏感得像沒有談過戀愛的姑娘。你只要出現這種心理,他們就會立即抓住,然后營造氛圍,讓你直接上了“年入百萬”的賊船。
這也就是為什么你通常會看到一大堆所謂賣襪子賣面膜賣套套而生活困難的姑娘靠寫作年入百萬,諸如此類野雞一樣滿天飛的文字的原因。
你就糊里糊涂地被這樣顛倒了,相信了。
但事實是,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為什么跟著他們,愈學愈是愚蠢。在大神們面前,你蠢得像一個想要時刻親吻教皇大腳趾的信女。
確實蠢。蠢到無暇去分析為什么會如此蠢。
既然你們無暇撥冗思量,那么我花點時間來分析。
首先,無論你在學什么,你在暗中偷窺想得到什么。你得先思考他們在給你什么?
我總結了一下,多數所謂年入百萬的超級計劃培訓,只給兩個東西。一個是例子;一個是氛圍。
例子,當然是經過憋壞醞釀的,他們稱之為選題。并且怨婦一樣的述說著選題的過程如何枯燥如何痛苦,那么營造的氛圍是,你沒如我一樣,是因為選題沒如我這般過程。
好,確定了你選題有問題,那么現在先來教選題。還是舉例子,某某某,某某某,清一色的妹子,如何從吃土階段瞬間開始有時間有錢秀智商。
成功的例子存在的作用,是讓人們羨慕并渴望如此成功。而成功的例子,是可以操作的。但成功的例子是成功的,因為失敗的例子失敗了。沒人喜歡失敗,所以大家渴望成功。
這是他們的全部邏輯。
這種邏輯就是,擺出一個或許有或許無,反正你是無法望其項背的例子,然后告訴你,你離這個成功還差多少個二狗意淫的距離。
比如,給你一個莫名其妙的術語,至少聽起來像裝修過的別墅或者化過濃妝的姑娘一樣好看的術語。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牛!大神啊!
快告訴我,怎么成為這么牛氣的大神。
給你素材庫,或者公眾號。你開始大拇指跟犯了癲癇一樣瘋狂顫抖,全關注了。真特么長見識。
然后,告訴你,你得學會碎片化學習,這種圣經一樣的東西,哪怕你在換一個姨媽巾的間隙,也得刷一刷。
于是你刷呀刷呀,嘻唰唰!
按照這個速度,幾十天你就可以了解了林肯被刺的內幕特朗普女兒的胸圍老子的苦惱莊子的漏洞孔子的深邃四大名著的最終目的,甚至宇宙的終極意義和如來佛媽媽的想法。
靠著這些素材、公眾號,你成了全才,琴棋書畫九宮八卦醫卜星象農田水利武韜武略,上到與領導相處,下至跟百姓裝逼,運動、飲食、減肥、情感,所有的你無所不有。
額,問一下。這么多的東西,還是碎片化學習么?恐怕你把你的全部時間碎片縫成一個佐羅的斗篷也學不完吧。
看不完是吧。
聽音頻啊。
聽不完是吧。
收藏呀,傻子!全他娘的收藏,等孩子大了再看。
終于你發現,收藏夾的儲存空間有限,而就算無限,但對于過往的收藏,你是永遠打入冷宮,永不再看。
問題是,結果讓人潸然尿急。
這都看了多少了。牛逼的人天天一茬一茬的出現,而你連牛都沒見過!你想不通啊,你到西天問我佛這為何?佛說人家都愛玩短視頻新觀點,你個傻缺還在碎片化閱讀。
這就是你缺雞湯的原因。一碗一碗的喝雞湯,混江湖嘛,就是打完雞湯大碗肉,但永遠救不了你還是二狗的事實。
說好的年入百萬呢?
說好的財務自由呢?
說好的三十天成為大神呢?
萬念俱灰呀!你開始葛優癱。
要命的是,你癱了幾天,滿面紅光的站起來,提了提褲子,揉了揉右手,昂首挺胸的走回原來的路,洗個唰唰洗唰唰!
高深的理論我不想講了。我也不期望通過這個東西總結出一個什么圖譜什么結論來。
但我可以說一下,為什么你付出了那么多,還是二狗,不是大神。不是你的錯,是因為你輕信了那些美麗的夢。
針對性的給出的學習內容——當然,我說的是針對的不是文首說的那個目的,而是針對于其他——那么這個內容也是碎片的。
也就是說,你用碎片時間在學習碎片,相當于聾子找了瘸腿媳婦,湊在一起雖然還是有一個聽不見,但不影響性生活。這跟你最初的想要的不同,最初你想要的只是有一個人能說話讓你聽見,而不是拄著拐杖的性生活。
為什么你學的是碎片?
因為人家給你的就是碎片呀。知乎、微博、今日頭條、公眾號,等等,無論什么平臺,都無法強大到某一個點精細的系統化。都是碎片化的,前面說什么,后面即將講什么,你一無所知,你無法把控,你也無法左右將要出現什么,只能被動爽一次算一次。所有呈現給你的知識結構,都是碎片化的。你今天看見馬爸爸這樣說,哇靠,說得好。明天劉強東還是說那個話題,但是說法不一樣,哇靠,東哥也不錯。你一激動,去某寶和某東買了一堆東西獎勵自己。
買回來的東西用過了、吃過了,傻了,他們說的啥,不知道。
為什么說你蠢。
就是因為你只聽他們說什么,而不去向他們怎么說如何說為何說。同樣的一個問題,雷布斯講移動互聯網,馬爸爸講雞湯,東哥在說未來管理。
我特么的要信誰?
你誰都信。
這世界,你信的東西多了,就什么都不相信了。
然后你什么都沒有。
你還是二狗。你跟年入百萬,還差著一百個你。
你改了標題,不行,你這二狗味的標題,狗氣沖天,狗毛亂飛,誰會看呀。
你學習了大神的方法,角度,語不驚人死不休,大神還是10萬+,你的依舊無人問津。大神說,來吧,刷我這些,保證你三十天成為跟我一樣的,咱們之間,只差這三十天。
我——
我不想挖苦人或者諷刺人,我就說這么點。下面正經一點,說說我認為的學習。
其實,不管你學什么,你絕對不是在學習標題,就算標題長到跟內容字數一樣,你學習的也是內容,不是標題。
像本文的這個標題,那就是典型的癲癇性不要臉后期癌!不能學,沒啥可學的。
你細想一下,你曾經學習的那些東西,你能說出來的,只有——“哇,太牛逼了?!?/p>
如何牛逼,說不出來,只能給比人甩鏈接,自己去看。
因為他們呈現給你的,都是碎片化的無法執行的目的之后的東西。然后讓你去實現這個東西。
這特么怎么實現。他告訴你,不急,我會倒逼你輸出。
結果你發現,你除了裝逼之外,還是無法輸出。你只能高喊,哇,我是個采花大盜,結果對面一美女走過來,離你還有一百米,你輸出了!
輸出,這玩意兒,無論倒逼還是順逼還是裝逼,都不會憑空而來。
不要急著輸出,先輸入。
所有人學習,無論讀書寫作,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不管你解決什么問題,你先得輸入解決問題的系統認知和方法。
這一步,你們崇拜的大神們也無法逃避,他們也是日日夜夜的如此輸入然后才輸出。只不過他們的輸出是為了讓你們輸出你們的錢包。
總之吧,不管你輸入了什么內容。在輸入之前,你準備幾個事情。
第一,把心靜下來,找到目的,不斷地儲備比較完善的內容。完善的內容就是完整的,比如,說《水滸傳》,你不能只說梁山好漢呀,我知道,宋江是頭領。誰誰誰說了這本書怎么怎么!用碎片化的知識去看待你沒親自完全接觸過的內容。完善的內容,就是你自己把他全部讀一遍讀兩遍讀十遍。
再說一遍,目的不是年入百萬,年入百萬那是一系列的操作之后的結果,而不是學習的目的。
第二,思考這個輸入內容的信息。
第三,解構你輸入的信息。
第四,組裝你解構的信息,你所能聯系的一切碎片。
第五,講組裝的這個過程總結完善,形成自己的系統認知和架構方法。
這時候,你可以用這個系統認知和架構方法去輸出一切你想要輸出的內容。你會發現,大神們那些輸出,只是跟你差了多個日夜的靜心苦讀。
深度化的弄懂一個完善的內容。雖然看起來花的時間長,實則比你碎片化的追求要時間短得多。而一法通萬法通,就算萬法不通,通那么幾百個,你就已經不再是二狗了!
當我們說!我也是憋得慌,倒逼自己輸出一下!大家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