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的奔三女生,有很多社會環境所給我們帶來的無奈,一方面我們在學生時代享受了公平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當我們學有所成在步入社會后還沒來得及大干一場,又恐慌地發現進入了"30歲前應該要完成結婚最好生育"主流聲音的倒計時。
? ? ? ?那么,是否是此題無解?關于"生活怎么過"這個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從來沒有標準正確答案,那么我們是否可以使用逆向思維至少避開錯誤答案?
? ? ? 作為一個經歷還算豐富愛胡思亂想的奔三女生,我掉進過很多次大坑臭坑,好多次艱難地從一個坑爬出來又掉進了另外一個坑,但是在經歷過這些坑之后我意識到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掉進坑能快速爬出來最好,掉進坑花很長時間爬出來也行,最可怕的是掉進坑里也沒有發現自己在坑里。我把這些經歷過的坑都曬出來,相信你一定會有共鳴,希望對可能正在掙扎的你有幫助。
(一) 殺傷范圍最廣的坑-適齡論
? ? ? ? 我所經歷的最大的坑相信絕大部分中國女生會經歷的坑就是" 適齡論"。 這個觀點邏輯上是很通順的,在沒有一些經歷和閱歷時甚至是無法反駁的。給你說一個我22歲時聽過的無法反駁并因此恐慌了長達2年的"適齡論" 一句話解析。
? ? ? ? 初加入一家大公司,那時初出社會,部門內隨便一個人都至少長我十歲,全是深圳有房一族,那時的自己對所有人都是仰望的,這些前輩們所說的話對于初出茅廬的自己來說是完全找不到任何問題的,很搞笑地是就算兩個前輩就一個問題跟我說兩個相反的觀點我還是想不出誰對誰錯。
? ? ? ?不過在部門有個老專家,跟我媽一樣的年紀,從工作上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主流玩家,到生活里自己買個手機用哪家運營商資費都會做個表格分析綁定哪家綁定多少個月的研究派,在部門里基本是他一說話,大家不會有太多意見反駁,因為你無法用主觀觀點去跟一個由客觀事實總結出來的結論爭論。
? ? ? ? 這位老專家看我年紀輕,人很和藹,平時都喜歡用長輩而不是同事的口氣跟我講道理教我做事。大家平時都喜歡拿我一個單身小姑娘開玩笑,經常問我"有沒有找男朋友啊?""有什么要求,我幫你介紹啊"。
? ? ? ? 有一天老專家特認真地給我分析了一遍我“迫在眉睫"的個人問題:"小F,你知道嗎?女生最佳的生育年齡是28歲,最好不超過30歲,那我們倒推,你至少28歲地得結婚吧。要結婚你肯定需要有個談了兩年以上穩定的男朋友吧,也就是26歲你一定要有個結婚對象,那你不可能談一個男朋友就一擊即中這個人就成了你老公,你是不是還要幾年談個經驗?所以現在小F就算你才22歲都可不小了。"
? ? ? ? 至今我還記得當時老專家說這番話時我們所在那個辦公室的布局,記得老專家的表情,記得當時其他人附和的聲音。
? ? ? ?是的,是因為我當時甚至在之后的兩年里都是"自己不小了,來不及了"的恐慌狀態,有意識去找男朋友,但是都沒有最后成了的,嘗試過幾個直到后面因為工作變化需要投入較多時間在工作上這件事情就擱置了。現在回過頭來看得感謝當初的沒成,才有機會經歷后面的成長。
? ? ? ? 老專家的年齡推導是否很有道理,這是絕大多數有女待嫁的中國父母對自己女兒每個年齡階段的深以為然的"完美"規劃,我先不做分析,先給你講一個故事,故事里有一個完全按這套"適齡論"走的主人公,當然不是"嫁二代"然后做少奶奶的劇情,少奶奶劇情留給少奶奶夢的小女生去寫吧。
? ? ? ? 這個主人公是我原來國內同事的朋友,一起吃過幾次飯。她22歲就碩士畢業于國內排名前十的985高校,請注意,是22歲碩士畢業非本科畢業。是不是很年輕?很高效?普通人碩士畢業至少是25歲的年齡(如果是女青年很不幸畢業就要面臨催婚的壓力),也就是說這個女生比普通情況領先了3年。
? ? ? ? 再者因為上大學時就有一個談的不錯的男朋友,所以畢業就結婚了,這相比老專家說的一擊即中概率小需要多幾年找到對的,是不是又把找對人的時間省了?這里我們給她算節省了2年找人的時間,也就是說從一開始這位女生在起跑線上比一般情況領先了5年。這位女生在結婚后又奉行了"早生孩子早好"的觀點,打算生了孩子就拼事業,于是在24歲生了一胎,在之后的一年里拼命工作尋求職業上的晉升,是不是很完美的規劃?
? ? ? ? 這個時候需要交代下她家的背景條件了,她跟老公的家庭算是普通家庭,深圳房子的首付跟大多數中國家庭一樣是雙方家長付的,月供小兩口一起供,這樣初期算是緊巴巴但是不至于沒肉吃。在生完第一胎后打算在職場上大干一場,又要向領導表示即使是已婚媽媽還是可以做戰斗機的決心,瘋狂加班,但是因為還要帶娃(即使有老人幫忙自己也還是要花時間的對吧)整個人的身體一直處于過度疲勞狀態,才26歲的年紀已經顯出了35歲的老態。
? ? ? ?再者因為長期坐辦公室的緣故,有一次在聚餐的時候我前同事發現她有一側的肩胛骨已經明顯相對另外一側突出,遂勸告她多注意身體和保養,回來也跟我感嘆做女人兼顧家庭和生活的不易。我記得那一年最后這位主人公在績效考評時如愿以償地拿到了最好的考評。
? ? ? ? 出國前又一次聽到這位優秀學霸的消息是她向我這位前同事打聽了一些其他崗位的工作情況,從我這位前同事的轉述來看,大意是因為她一直做的是公司的平臺部門領域,非業務部門(比如銷售,Marketing等),意識到了發展有限,想自己一個學霸還是想多挑戰下自我總之對業務部門工作是抱有憧憬的。
? ? ? ? 但是當時在她已經在平臺工作了6年的這個節點,沒有任何業務相關經驗如果轉領域要從零開始干起對已經有6年工作經驗的自己而言舍棄的成本太高,同時作為一個母親要求穩定的情況下,想要再進入一個對資歷要求較高的新領域難度太大。
? ? ? ? 最近一次聽說她的消息是她又生了二胎,然后還是在原來的部門沒有變過,憑著老員工的資歷緩慢升級。從現狀來看這位學霸完美地踐行了主流聲音在婚育上的時間線標準,同時也失去了在事業上一展抱負的可能。
? ? ? ? 關于奔三的坑,有太多的想要分享,所以打算每天寫一點,適齡論的故事明天講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