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同學
提到“神秘”二字,自古以來最神秘的莫過于人類的心靈。
人類的心靈神秘、強大、復雜,也脆弱。它可以包羅萬象,意念萬千,也時常會鉆進一種思維模式里無法走出來。
歌德曾說:“生命對于我們的心靈來說實在是太短暫了。”可見心靈的廣博和深遠。無數心理學家都曾專注于心靈領域的研究。
人類對心靈的探索在治療心理疾病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近些年,我國在心理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我國心理學先行者、著名心理學家朱建軍老師的最新心理學書籍《自知》,詳細介紹了他多年實踐,效果極好的心理治療方法——意象對話心理治療技術。
朱建軍老師是國內最早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知名心理咨詢師,出版過30多部心理學書籍,如《你有幾個自己》《藥樹》《釋夢》等。
“意象對話心理治療技術”是朱建軍老師于20世紀90年代創立的心理治療方法,以下簡稱:“意象療法”。
接下來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了解《自知》一書中所介紹的意象療法:
1.何為意象療法,具體怎么操作?
2.意象療法與認知療法、精神分析法、行為主義療法的區別在哪里?
3.意象療法的效果如何?
一.意象療法是什么,如何進行治療?
我們首先明確“意象”所指為何物?所謂意象,是指大腦對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那么意象療法,就是心理疾病患者想象出一個事物或情景,心理學家根據他想象出來的意象進行心理分析,達到了解他內心活動的目的。
心理治療師運用心理學知識對這種意象進行分析,就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到他內心的感受。摸清楚了他的心結所在,再對癥引導,治療效果非常明顯。
《自知》中提到,心靈是有容貌的,運用意象療法可以清楚地看到患者的心靈容貌。
心靈容貌和外貌并不同步,甚至截然不同,比如一個貌美的女子,心靈容貌可能是個布娃娃。
心理越健康的人,心靈容貌越美麗。
二.意象療法與認知療法、精神分析法、行為主義療法的區別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了解了什么是意象療法。那么為什么說意象療法是我國獨創呢?它與外國心理學家采用的心理療愈方法有哪些不同之處?
有句話說:“心有千千結”,所謂心結,就是心理能量的郁結。心理學家榮格說:“情結支配人”,無論是哪種治療方法,最終目的就是解開心結。
心理治療領域常用的方法有:“認知療法,精神分析法,行為主義療法,及意象療法。
1.認知療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改變人對事物的認知,繼而改變人的心理狀態,實現療愈。
采用認知療法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煩惱并非來源于實際問題,而是源于他看待問題的方式。
通過認知療法,可以改變人的心態,讓人變得豁達開朗,積極努力。
2.精神分析法:這種療法將人的原始認知變成有邏輯的思維結果。原始認知是人初級認知過程。這種
治療方法通常會采用“釋夢”的方法進行治療。
3.行為主義療法:這是一種通過改變人的行為來改變人的思想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上述三種治療方法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調整認知、改變行為來進行療愈。而意象療法直接作用于患者的潛意識,由潛意識改變人對事物的態度,進而改變情緒。
情緒好了,人就有健康的生命力了。
三.意象療法的效果如何?
意象療法切入治療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患者提供夢境,只需要引導患者進入想象的意境,說出他看到的事物,心理醫生就可以根據患者看到的事物對其進行分析、判斷、引導、療愈。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在不吃藥物的情況下治療心理疾病,是最好的選擇。
做意象療法治療過程中,患者只需要說出他所見到的事物即可,心理醫生并不解釋那是什么寓意,只需要指導患者進行想象,患者不會感覺到尷尬,還會積極配合,就像在玩一個游戲,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進行治療。這樣的治療速度會大大加快,療愈效果非常理想。
經過作者朱建軍老師二十多年的實踐,意象療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
如今意象療法已經發展成為較為成熟的心理治療方法,在心理治療領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寫在最后:
在人類社會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歷過寒冷、饑餓、恐懼、嫉妒、歡喜等等,這些情緒深深埋藏在人類的潛意識中,作用于人心靈。
心靈是人類發展的靈魂,有句話說:“關心自己的靈魂,從來不早也不晚。”
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的重重壓力,人們常常感到壓抑或焦慮。通過閱讀資深心理學家朱建軍老師的《自知》,喚醒我們覺知心靈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心靈,實現自我療愈,以輕松自在的狀態迎接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實現自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