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采購鍍鋅鋼管,一個老客戶的工程訂單,由于疫情,一直從年前拖到現在,才要詢價下單;
我先后在阿里巴巴國際站聯絡了三家工廠詢價;
一家的業務員,雖說是秒回信息,說wait a moment,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另外一個,等了半天,要了我的郵箱,聯絡方式,然后也沒有然后了;
第三家的業務員,雖然比前面二家的業務員回復的要積極,但是擠牙膏一樣,問一句,回答一句,沒有一句多余的話;讓其發報價表,一直拖著,說你自己做一下報價表,說他太忙了;
雖然我已經表明了,客戶是多年的老客戶,而且訂單也是實單,而且這二天就要訂下來,我自認為我傳達的已經是非常著急和認真的;
但是為什么還是引不起工廠業務的重視捏?
我覺得很有可能看到我的聯絡方式是國內的,對于絕大多數業務員來說,國內的貿易商,有的可能直接就跳過去了,或者有的自己本身也是貿易商,直接說不接外貿公司的訂單,有的懷疑是貿易商比較價格的,或者說是同行套價格來的;
這個也很正常,換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我是工廠的業務員,如果得知對方是老外,態度肯定就會大轉變,原因很簡單,老外的成交率會高很多,人們只有看得到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才會緊追不放;
而我還是沒有讓他們感覺到“金錢”和“利益”的味道;
于是,乘著A先生睡覺的時差,我登錄了A先生的阿里帳號(因為當時是我幫忙申請的),國外的IP,國外的手機,聯絡方式,發了幾封詢盤,告訴ta們我需要在當地**時間收到報價,很快,每一家的報價都快速的發過來了,而且都是salesmanager的簽名發的郵件,我則快速的從中找到了最合適的性價比最高的報價;
每封郵件里面都有:hope to establish long term business-relation with you,blablabla;
我選擇了其中二家最好的工廠,說是A先生讓我聯絡你的,都說:噢,知道,配合度那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接著聊到了最低的價格,敲定生產日期,還有付款方式,就等發合同付訂金了;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國內一位大神外貿同行,為了找到最好的工廠報價,買了國外好多張電話卡,開通了不同國家的whatsapp,還有國外IP的郵箱,多國不同的IP任意切換,所以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優質最具可比性的廠家;
心生敬佩!
每一行,想要做的好,都需要下比別人要多很多的功夫;
我想,我也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