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保財險王和: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將成為未來重構金融的三股核心力量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監事會主席王和6月21日在“2017陸家嘴論壇”上指出,金融的科技化是一個大趨勢,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將成為未來重構金融的三股核心力量。
區塊鏈將為重構信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據王和介紹,今年4月份中國人保發布了全球第一份保險區塊鏈白皮書?!霸谶@份白皮書當中,我們認為,保險和區塊鏈具有著基因性的聯系,聯系點是他們共同的社會性。區塊鏈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是能夠很好地去協調集體和個體的關系,繼而為重構信用或者構建更加高效、公平、公正的信用提供了技術可能。跟區塊鏈一起出現的是智能合約。金融合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是復雜,是執行過程當中可能的不確定性,也是消費者對于金融行業不滿意的一個重要的點,但是智能合約可以實現公平公正的執行,所以它能夠改善客戶體驗,提高合約履行的效率,在更大層面實現公平。這是我們對于科技創新的理解?!?/p>
2、眾托幫:顛覆性技術區塊鏈如何應用于創新性領域
近日,中國第一醫療互助平臺眾托幫技術總監眾托幫技術總監虞家男接受華爾街見聞記者采訪,講述區塊鏈技術在以眾托幫為代表的醫療互助領域的應用情況。
區塊鏈以迅猛的發展態勢已成為當下最熱的話題,不僅寫入了國務院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還被麥肯錫評為“最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
相關專家稱,區塊鏈或將是金融AI的未來,在提供自動機器保障醫療互助、保險這一領域,有巨大發展空間。
國內的醫療互助從業者們,已經將區塊鏈落地,醫療互助平臺眾托幫基于區塊鏈開發公益產品“心鏈”,用戶的捐助金額、資金流向等信息公開透明。同時眾托幫還利用區塊鏈實現自動核實互助事件和智能申請互助金。
3、區塊鏈日益火爆,摩幣順勢而起
2017同時年也是數字資產全球爆發年,比特幣突破2萬元大關、以太坊超越萊特幣、瑞波幣成為僅次于比特幣的全球第二大數字貨幣、萊特幣、瑞波幣等數字貨幣也均刷新了2013年的歷史最高記錄,全球的數字資產更是達到了756億美元,在數字貨幣行情大爆發的刺激下,國內的區塊鏈ICO項目如雨后春筍,區塊鏈ICO項目投資收益率也是高的驚人,5倍以下很常見,10倍以上也不罕見。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摩幣網再次試水區塊鏈項目,6月10日摩幣網發起了應用鏈ICO,目前仍舊在火爆的進行中。摩幣的愿景是讓代幣在全球自由的流通,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投資工具,通過摩法幣充分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本次ICO的摩幣創新金融Fintech摩法幣將成為區塊鏈投資的一個亮點,這是一種數字資產的投資保險,未來將會應用于摩幣網上更多的ICO代幣。另一大亮點是平臺提供了一種權益保障機制和用戶共享利益,摩幣官方承諾每季度拿出應用生態鏈收益的10%-20%從市場回購MBIT,保持MBIT的穩定和增值。通過財務審計,除了財務周轉和預算預留,將摩幣系統每季度盈利的50%-60%收益用現金方式平均分配給持有摩幣(MBIT)者。
據了解,在摩幣網成立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摩幣網日交易額已經突破2000萬。目前,平臺已經上線了金沙幣、狗狗幣、比特幣、萊特幣,未來也將會上線更多的優質數字貨幣,此次,摩幣網ICO的代幣摩幣(Mbit),也將在8月10日上線摩幣網。摩幣網在3月份已經完成了首個區塊鏈ICO項目,項目代幣金沙幣已經在摩幣網上進行交易,價格已經上漲了60%。
4、沃爾頓鏈項目組成立,推區塊鏈+物聯網技術融合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從陌生領域的探索到逐漸被介入各項技術應用創新項目中,區塊鏈之所以被爭先恐后的開展研發項目得益于區塊鏈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信用創建方式,它運用一套基于共識的數學算法,建立"信任"網絡,是各項目研發開展中不可或缺的"信任督察者",在研發與融合中,奠定了其在全球信用認證和價值互聯網的基礎地位。
物聯網應用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但在應用中仍存在信息安全隱私等問題。剛成立的沃爾頓項目組在物聯網的領域采用區塊鏈技術,找到了互聯網上的基礎構架能夠有效傳輸數據,區塊鏈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交易進程,進一步解決了物聯網應用的諸多問題。
沃爾頓鏈將建立自己內容的物聯網生態鏈,沃爾頓幣作為這一生態網絡的母鏈唯一代幣,將在廣泛的商業領域中流通,具有極高的價值存儲、價值流轉、積分交易、商品支付媒介等功能,隨著RFID信標的不斷普及和網絡需求的不斷擴大,沃爾頓幣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沃爾頓幣的早期投資者必將隨著沃爾頓鏈的發展壯大,獲得豐厚的回報。
5、比特幣已非最具前景數字貨幣,總價值即將被以太幣超越
據《紐約時報》北京時間6月21日報道,比特幣價格在最近數月創下歷史新高,自年初以來翻了逾一倍。盡管漲勢兇猛,但比特幣正即將失去其頭號虛擬貨幣的地位。
以太幣——這種誕生于新晉網絡以太坊(Ethereum)的數字貨幣,自年初以來價格上漲了驚人的4500%。
隨著價格飆升,在外流通以太幣截至周一的總價值已達340億美元,相當于現有比特幣總值的82%。而在今年初,這一比例還僅有約5%。
以太幣的突然崛起凸顯出虛擬貨幣世界的波動性是如此之大,在這個世界,幾行計算機代碼只需幾個月就能變成數十億美元。
如果最近的趨勢能夠延續,以太幣的總價值將有望在未來幾周超越比特幣。虛擬貨幣愛好者正密切注視兩者的價值,等待它們的位置反轉,這一時刻被稱為“大反轉”(the flippening)。
“勢頭已經轉向了以太幣,這是毋庸置疑的,”投資各種虛擬貨幣和初創企業的Virtual Capital Ventures創始人威廉姆·莫加耶爾說?!皫缀鯖]有什么是用比特幣可以做,而用以太幣卻不能做的事?!?/p>
6、萊特幣接棒數字貨幣“車輪行情”,借了誰的東風?
繼比特幣、以太幣價格紛紛突破21000元人民幣大關和2500元人民幣大關后又回調之際,另外一種并不為大眾關注并被親切地稱為“辣條”的數字貨幣萊特幣逆勢而起,吸引人們的眼球。從6月16-6月19日,萊特幣在四個交易日內暴漲超過80%,國內市場價格從不到200元/個漲至365元/個。這是萊特幣自2013年突破380元之后,再一次站上300元的位置。雖然20日被大量籌碼砸盤出現下跌,但是萊特幣飆漲趨勢已成。
目前,萊特幣總市值超過25億美元,上升到全球數字資產排行榜第四位。此次輪番上漲真正演繹了數字貨幣市場上的“車輪行情”。
目前來看,各種數字貨幣雖然被炒家正以打著雞血的熱情狂炒價格,其中的風險不容忽視。
各國對數字貨幣監管的政策變化、共識機制可能被破解、面臨其他去中心化和法定數字貨幣的競爭、替代等都存在不同觀點。雖然部分國家有利好政策,但是一旦某個國家出現政策變化,是不會影響全球范圍內數字貨幣的價格,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巨額損失的風險。
在此次數字貨幣輪番上漲中,來自亞洲的買家們成為推動這些數字加密貨幣的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推手,但是在中國金融監管層對于虛擬貨幣態度采取的是不鼓勵、不禁止的情況下,國內資金蜂擁虛擬貨幣,這其中無疑具有極大的投機風險,也鼓吹起了更大的泡沫。
華信區塊鏈研究院閆洪坤:四大視角看全球區塊鏈生態發展
5月27日,2017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論壇在貴陽舉辦。江蘇華信區塊鏈研究院的首席架構師閆洪坤先生出席并發表了全球區塊鏈生態的發展觀察。
他主要從技術視角,業務視角,生態視角以及監管視角四個視角來概括了整個區塊鏈的生態體系特點。閆洪坤認為目前區塊鏈還處于早期階段,國內外皆在技術、業務、方面進行不斷的嘗試創新。伴隨著區塊鏈投資、ICO的增長,比特幣引起外界對于區塊鏈更多的關注,不論是應用的深度、應用的廣度、應用的類型,還是這些應用在實際過程中的影響力,跟實業產業結合的深度,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行業更多展現出合作而非競爭態勢。
論及區塊鏈的創新與監管矛盾,閆洪坤表示其中的可能路徑可能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監管需要一個系統化的思考和系統化的結構,這里面可能有監管的框架建立,監管工具和監管規范的形成,監管工具要有相應的可操作性?!?/p>
以下是演講實錄:
全球區塊鏈生態的發展觀察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我將從這四個方面來觀察整個區塊鏈的生態體系,包括技術視角,業務視角,生態視角以及監管視角。
技術還不成熟,不斷嘗試創新
講區塊鏈肯定離不開技術。區塊鏈發展還是處在早期,整個技術體系發展還非常的不成熟。從技術幾個方面出發,包括跨鏈的技術,共識技術,交易性能,安全等。
·首先是跨鏈,跨鏈始終是沒有辦法解決也無法逃避的問題??珂溂夹g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術,有人說2017年是跨鏈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年份,我也認同這個觀點。跨鏈技術涉及到很多方面。
·共識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區塊鏈的安全性核心來自于共識,共識機制也是未來要解決安全性非常重要的一點?,F在研究熱點在可插拔、新算法引擎、環境適配。很多公司和組織做了很多嘗試,像EEA,fabric,Chain.com,騰訊TrustSQL,IOTA。
·第三是交易性能。性能跟一些因素緊密相關,包括隔離見證、區塊擴容、新共識協議、分區/分片性能優化等。業績是大家研究的主要方向,像閃電網絡、雷電網絡等這種技術是逐漸在生產過程中應用的。而比特幣的擴容也已經討論已久。
·最后一點安全性,因為畢竟是價值網絡,安全性是首要的問題。安全性的嘗試這里面涉及到很多新的手段,比如同段加密等。
另外一個技術視角是比較國內外的技術。國外在技術的引領性以及發展方向方面更加超前,包括新技術的開發,現有技術的增強等,而我國的優勢在于注重技術的應用,以及在垂直領域的新應用、業務模式的探索和創新。在某些技術點比如性能、安全性以及本地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形成了一些突破。綜合來說,國內國外并沒有技術上的代差,技術創新能力在增強,業務創新優勢逐漸顯現。
區塊鏈應用不斷深入
第二大視角是業務方面。
首先是投資領域,眾所周知投資額增長非常迅猛。這是來自CB的一張圖,2017年Q1季度投資額達到非常高的1.13億美元,已經接近于2016年同期水平。
另外兩個鮮明的趨勢就是,ICO正在逐漸成為主流的融資渠道。它的成本、競爭力、時效性也得到了印證;比特幣大幅上漲(5月30日發稿時回落到1萬5左右),隨之而來的是公眾關注度的不斷提升。
就應用而言,可以發現,區塊鏈的應用在逐漸深入。不論是應用的深度、應用的廣度、應用的類型,還是這些應用在實際過程中的影響力,跟實業產業結合的深度,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新層次。應用領域拓展到醫療、保險、能源等,可以說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可以看到區塊鏈的影子。不同的公司也在做一些新的嘗試,試圖把區塊鏈的優勢和應用結合起來。
呈現合作大于競爭生態業態
第三個視角是生態的角度。生態不僅指區塊鏈本身自有的生態,也包括生態體系里面各主體的微型的生態。
首先從整體來看,整個生態分成公有鏈和聯盟鏈,兩個體系之間存在幾點差異。
·第一,驅動力不同。公有鏈主要來自于互聯網驅動,聯盟鏈是業務驅動。公有鏈主要是ICO/VC,聯盟鏈是商業需求。
·第二,從模式創新上來講,公有鏈主要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是在互聯網環境下的顛覆性商業創新模式。而聯盟鏈的創新主要是業務功能本身的創新,顛覆性不是那么明顯,主要的目的是推動行業發展。所以兩種模式有非常明顯的區別。
從參與者的角度來看,生態的主要參與者是以企業以太坊為主的兩大體系,這兩個體系里面涵蓋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IT以及其他的產業巨頭。直觀而言,傳統的IT巨頭像IBM、英特爾等都紛紛加入進來,共同構建聯盟,尋求共同發展,同時參與范圍也在擴大。角色多樣,官民結合。此外,行業區域微型聯盟非常豐富,國內區塊鏈聯盟組織有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等。未來國內國外會有更多的機構產生,機構參與者會促進整個生態迅速的成熟和向更深層次的推進。
從競爭合作關系來看,有非常明顯的“區塊鏈特征”。行業秉承了開放的態度,例如擁抱開源運動,參與聯盟組織,參與聯盟活動,同時都希望把自己內部的技術、業務能力進行開放。
·第一,從業者會選擇建立一個自主的業務平臺,這是為了培養核心話語權以及能力。另外還會申請專利保護,內部進行技術人才的培養。
·第二,從業者會廣泛參與行業標準規范的制定,推動政府、協會應用進程。同時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行業組織,以及行業會議,促進專業知識的傳播。
·第三,從微生態的角度來看,區塊鏈企業現在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非常注重外部的宣傳,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非常注重業務的傳播,培養美譽度。同時企業也會有意識地通過培訓、交流,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技術環境。此外,還包括開展跨行業合作,擴大應用的范圍和應用的深度。
總體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行業實際上是合作大于競爭,大家在合作共贏的場景下做大事業。
監管逐漸認同,但挑戰依舊
最后是監管視角。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互聯網1.0時代監管并不是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問題。但為什么在互聯網2.0即區塊鏈早期階段,監管就這么引人關注呢?主要是因為區塊鏈的特征造成的。
據我們分析,從監管的角度來說,它對于區塊鏈本身是認同的,這里包含幾個方面的認識。
·第一是發展趨勢,大家都認為區塊鏈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第二是區塊鏈的影響力,區塊鏈對于金融、生活的影響非常大,變革的必要性也得到了認同。
·第三,其中也蘊含著非常多的挑戰和后續的機遇。
在這個認同基礎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國政府、監管機構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例如中國政府、英國政府發布了相關白皮書,美國的管理規范也很快在形成,此外日韓、亞太經濟區比特幣合法化也代表了這種認同趨勢。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監管面臨著非常多的困境。因為區塊鏈的特征與監管本身目的是存在一些背離的,因此監管手段是非常缺失的。實際上,監管和創新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背離,因為對于區塊鏈這種業務監管太多,可能會扼殺創新,但若缺少監管,這種創新又可能失控。所以特別在互聯網模式下面,監管的邊界到底在哪,這可能是監管非常困惑的問題。
因此,很多監管者也在這過程中做了很多的嘗試。監管者也需要在新的監管模式下進行有益的探索。技術與監管的結合是監管的一個重要思路和方向。
這里還需要說明一點,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區塊鏈也是這樣。它既可以加強對監管的對抗,也可以為監管所應用實現對整個行業的更強監管。實際上央行的數字貨幣就起到這樣的作用。
監管的可能路徑在哪兒呢?關于這一塊,我們有一些思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監管需要一個系統化的思考和系統化的結構,這里面可能有監管的框架建立,監管工具和監管規范的形成,監管工具要有相應的可操作性。
具體的監管情況分成兩類。
·一類是既有業務的監管。它們面臨一個區塊鏈化的過程,也面臨一個向區塊鏈化遷移的過程。其中主要涉及到監管模式的優化,監管框架的修改,既有業務的升級進入新業務中去。
·另外一類是對于創新業務的監管。這是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需要不斷探索監管的模式,確定監管的范圍和邊界。在下一步監管工具成熟的基礎上,將創新業務納入到監管的范圍里去,當然怎么實施可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我們也是做一個探索。
創新需要一個更大的容忍度,更開放、包容。監管者也需要尋求監管上合理的定位。作為被監管者,我想應該是相向而行,這會給業務合規性帶來更大的好處。
最后,總結一下,區塊鏈包含了開放、共享、協作、融合的精神,這也是所有人需要秉承的一個思想,只有我們秉承這樣的思想,區塊鏈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