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刺眼的罰單
三圃市清晨的薄霧里,交警鄭度滿正一絲不茍地指揮交通。這個三十出頭的男人有著與年齡不符的肅穆神情,制服熨燙得棱角分明,連開罰單時落筆的力度都像在雕刻法律文書。當那輛黑色轎車壓過實線時,他絕不會想到,這個平常的執勤日將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先生,您違反了《道路交通法》第32條。"鄭度滿敲開車窗,目光掃過駕駛座上的中年男人。對方不耐煩地亮出證件——新任警察署長李承宇。空氣凝固了三秒,但鄭度滿的手仍穩穩遞出罰單,連墨跡未干的"20000韓元"都在陽光下閃著刺眼的光。
第一章:演習背后的權謀
市政廳里,李署長正對著電視新聞暴跳如雷。鏡頭里是第十起未破的銀行劫案,記者尖銳地質問:"納稅人供養的警察都在睡覺嗎?"他抓起電話咆哮:"馬上籌備反劫持演習!要能上頭條那種!"
警局會議室煙霧繚繞,刑偵科長諂笑著遞上方案:"按慣例讓特警隊走個過場?"李署長卻盯著墻上的執勤表冷笑:"讓那個開罰單的交警演劫匪。"眾人心領神會——這既是對鄭度滿的羞辱,又能給媒體展現署長"知人善任"的胸襟。
第二章:較真的"劫匪"
鄭度滿抱著半人高的犯罪心理學典籍走出圖書館,眼鏡片上倒映著密密麻麻的筆記。過去兩周,他走訪了所有劫案現場,甚至向監獄里的搶劫犯請教。"演習也要對得起納稅人。"他在動員會上認真的發言,引來滿堂哄笑。
演習當天,鄭度滿背著登山包走進銀行。柜員們還在分享早餐年糕,保安打著哈欠調戲女職員。當第一聲槍響炸裂空氣,所有人驚覺這個"劫匪"的槍管竟噴著火舌——他不知從哪搞來了軍用空包彈。
第三章:失控的鬧劇
"里面的人聽著!立即釋放人質!"特警隊長的喊話被鄭度滿的筆記本懟回:"根據《反恐演習條例》第5章,你們未在狙擊點布置觀察手。"他居然用熒光筆標出了警方布防漏洞。更荒誕的是,當突擊隊破窗而入時,發現所有人質都被他用消防水帶捆成了專業繩結。
電視臺直升機在頭頂盤旋,李署長的冷汗浸透了襯衫。那個死腦筋的交警不僅用面粉袋造出了C4炸彈模型,還通過通風管道拿到了市長貪污的賬本。此刻本該成為英雄的署長,正被記者追問為何演習劫匪比真警察更專業。
終章:荒誕中的真實
當鄭度滿挾持著"人質"走出銀行時,夕陽給他的身影鍍上金邊。他忽然轉身,將賬本拍在署長胸口:"現在您可以逮捕真正的罪犯了。"次日頭條寫著:《演習意外破獲腐敗大案,較真警察獲市民勛章》。而李署長的升遷美夢,隨著市長銀鐺入獄徹底破滅。
夜幕降臨,鄭度滿依舊站在熟悉的十字路口。霓虹燈在他肩章上跳躍,如同這個荒誕世界里永不熄滅的星火。或許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在所有人都表演時,固執地活得真實。
后記
這部改編自日本小說的黑色喜劇,用夸張手法撕開了形式主義的遮羞布。鄭在詠飾演的男主每個眼神都透著令人心疼的執拗,而孫秉浩將官僚的虛偽演繹得入木三分。當演習變成照妖鏡,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警局百態,更是整個社會的滑稽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