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效率」我們通常都會聯想到「筆記」,近年興起的「印象筆記」「有道筆記」等軟件在如何高效做筆記上可謂做足了文章。這本書書名上頗有新意,「記筆記」誰人不會,只不過記得好與不好罷了,可見這里的「會」指的是精通擅長之意。
| 概述
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一套做筆記的體系,提出「金三角筆記法」、「航母筆記本」、「A書評」等富有新意的概念,雖然方法因人而異,但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改進做筆記方法的啟發。

| 要點
- 把筆記本分為以下三種:
① 記事筆記本
② 航母筆記本
③ 日程筆記本

- 日程筆記本:以月為單位,把握工作的整體狀況。書寫內容做到“3W”。
①When(時間)
②What(事件)
③Where(地點〉
一個活動記下3W后,轉到航母筆記本豐富它,例如添加鏈接地址、人物信息、 節點時間、提醒等。
3W會議記錄法:
①何時(when)
②誰(who)
③做什么(what)會議開始后,立刻畫好座位圖。然后就可以一邊聽某人發言,一邊作會議記錄了。

- 用科內爾筆記法作會議記錄
①會議記錄
②疑問事項、關鍵詞、點子
③會議要點

事先準備好待辦事項標簽,確定時間后貼在日程表里。
方便日后査找所需的特定記錄,可以把便利貼當做檢索標簽使用。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①日期便利貼
②書簽便利貼
③檢索便利貼

「A書評」讀書筆記法
在書讀完以后,馬上從書本內容中篩選出「要做的事情」記在筆記本上。讀書筆記等同于「行動計劃」。自我投資時,最重要的是明確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是為了取得什么成果。要做到這一點,不妨在筆記本上把目的和成果寫下來。一年左右的短期投資最為合適。
適用于獲取資格證書的筆記法
①思考為了什么而考資格證書(目的明確化)
②想象考取之后的自我價值提升(資格證書的運用)
③設定考取資格證書的時間并制訂計劃(設定期限和制訂計劃)確保學習時間的方法
首先在航母筆記本上選一個頁面,寫上名稱“某某資格證書考取計劃書”>然后在下面清楚地寫出三個項目的內容:最后為達到目的而制訂具體的學習計劃。若3個月后參加考試,就事先分割出預計所需的學習時間,平均分配到3個月中去。
在日程筆記本上,和前面說的設定緩沖時間一樣,事先把學習時間用熒光筆在日歷上圈出來,或者制作可撕式貼紙,確保學習時間充裕。
然后,把取得資格證書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以清單的形式列在記事筆記本上。
如此一來,日程筆記本上的學習時間,與記事筆記本上的任務清單,就可以互相配合發揮作用。

| 想法
關于「手機輸入記錄速度遠不如筆記本快」
80后、90后應該不這么認為。智能機配合效率應用軟件,在隨時隨地記錄方面感覺要比紙質筆記本方便,免去尋找紙筆的過程,當然,隨身攜帶筆記本本來就是一種負擔,而隨身帶手機,那是必要。關于「航母筆記本」
想不出來這個筆記本的用途和「航母」有什么關聯,我認為「加工筆記本」更形象。就是把記事筆記本和日程筆記本的條目單獨生成一條筆記,然后加工豐富筆記的過程,關于「金三角筆記本」
三個筆記本動態關聯的方法很值得借鑒。比如在印象筆記中,有類似「記事筆記本」的 Inbox 筆記本(如默認和一些導入),在直接移到事先設置好的筆記本之前,加入一個類似「航母筆記本」的「加工站」,可以在歸檔前記錄動態時間、完成進度、與這條筆記相關的內部鏈接等信息。另外,在標題前加上# ! @ $
之類的符號加以區分,在有空的時候直接搜索下這些字符,就直觀地知道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