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蕭寶卷曾派遣陳伯之鎮守江州,以便增援吳子陽等人。吳子陽失敗之后,蕭衍對眾位將領們說:“用兵不一定靠實力,只是憑借聲威罷了。如今陳虎牙狼狽奔逃而回,尋陽方面一定人心慌亂,惶恐不安,所以我們無需用兵,只用傳一道檄文即可平定。”
于是,蕭衍命令人去搜查被囚禁的俘虜,發現了陳伯之的幢主蘇隆之,給他優厚的賞賜,派他去游說陳伯之,并許諾只要陳伯之歸順,就任命他為安東將軍、江州刺史。
陳伯之派蘇隆之回來匯報,雖然答應歸附,但是提了個要求:“大軍不要突然下來!”
蕭衍聽了之后,說:“陳伯之的這話,說明他心中還在遲疑不定。正由于他在猶豫難決,所以更要急著去逼他,大兵壓上之后,他束手無措,勢必會投降。”
蕭衍令鄧元起領兵先下,楊公則抄近道襲取柴桑,他自己同其他將領隨后而行。鄧元起將要到達尋陽時,陳伯之收兵退保湖口,留下陳虎牙防守湓城。
沈瑀勸說陳伯之投降,出迎蕭衍。陳伯之流淚說:“我的兒子還在京都,我如果投降了,他怎么辦?我不能不愛惜他呀!”
沈瑀又說:“您說的其實不然,現在城內人心惶惶,都想另找出路。所以,您如果不早點有所考慮的話,部下之眾一旦潰散就難以聚集了。”
蕭衍到了尋陽后,陳伯之投降請罪。早先,新蔡太守席謙的父親席恭祖任鎮西司馬時,被蕭子響所殺。席謙跟隨陳伯之鎮守尋陽,聽說蕭衍東下了,說道:“我家世世代代忠貞,寧死不二。”陳伯之殺害了他。
朝廷的魯休烈和蕭璝軍隊在峽口打敗了劉孝慶,任漾之戰死。魯休烈等人繼續前進至上明,江陵方面大為震驚。
蕭穎胄慌了,急告蕭衍,令他派遣楊公則回來援救江陵大本營。蕭衍答復說:“如果楊公則朔江而上江陵,即使到了,又怎么來得及呢?魯休烈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很快就會自己退散,您現在所需要的正是暫時穩定自己,不可慌亂。如果實在需要兵力增援,我的兩個弟弟都在雍州,您指派人去征召他們,他們很容易就會到達的。”
于是,蕭穎胄就派遣蔡道恭屯兵上明以抵抗蕭璝的進攻。
九月,蕭寶融詔令蕭衍,如果平定京城,自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行事,不必每件事都請示。蕭衍留下驍騎將軍鄭紹叔駐守尋陽,自己與陳伯之率兵東下。
臨行前,蕭衍對鄭紹叔說:“您就是我的蕭何和寇恂,如果前方戰事不能取勝,我承擔罪過;如果糧草運輸跟不上,你得承擔責任。”鄭紹叔流涕向蕭衍拜辭。一直到攻克建康,鄭紹叔監管江、湘的糧食運送,從來沒有斷絕過。
蕭衍的前軍到達蕪湖,申胄的兩萬軍隊棄掉姑孰逃走,蕭衍進軍,占據了姑孰。蕭衍攻克江、郢的消息傳到京城之后,蕭寶卷照樣游玩馳騁,他對茹法珍說:“等他們到達白門前,再與他決一死戰,以定勝負。”
蕭衍到了建康附近,蕭寶卷才開始召集兵力,準備固守。他命人從建康的左、右尚方和東、西冶中挑選囚徒發配到軍中,其中不能活命的,在朱雀門一天之內就殺掉了一百多人。
蕭衍派曹景宗等人進駐江寧,李居士從新亭挑選了精壯強悍的騎兵一千趕到江寧。當時,曹景宗剛剛到達,營壘還沒有來得及建立,而且由于行軍日久,士兵們的甲衣都穿破了。
李居士望而輕敵,擊鼓吶喊沖上前去,根本不把對手放在眼里。曹景宗奮起反擊,大敗李居士,因而乘勝前進,一直到了皂莢橋。王茂、鄧元起、呂僧珍也乘勝進攻,新亭城主江道林領兵出戰,眾軍在陣中生擒了江道林。
蕭衍到了新林,命令王茂繼續向前推進,占據越城,鄧元起占據道士墩,陳伯之占據籬門,呂僧珍占據白板橋。
李居士窺探到呂僧珍的兵力較少,就率領精銳士卒一萬人直向前來,逼近呂僧珍的營壘。呂僧珍對部下說:“我們的兵力少,不可出戰,也不要遠距離防箭,須等待他們到了我們的營壘之中,再拼命打敗他們。”
不一會兒,李居士的軍隊都越過塹壕,拔掉柵欄,呂僧珍分派人上城,箭石一齊發射。他自己則親率步、騎兵三百人繞到敵人的背后,而城上的人又越城而下,這樣內外奮力夾擊,李居士潰敗而逃,呂僧珍繳獲各種武器鎧甲數不勝數。
李居士請示蕭寶卷,要火燒長江南岸村舍的房屋以開辟戰場,于是把大航以西,新亭以北的房屋全部燒光。蕭衍的幾個弟弟都趁亂從建康城中跑出來投奔軍隊。
十月,蕭寶卷派遣征虜將軍王珍國、軍主胡虎牙率領精兵十多萬人布陣于朱雀航南邊,宦官王寶孫持白虎幡督戰。他打開了浮橋,斷絕了后路,準備作背水一戰。
蕭衍的軍隊稍微后撤,王茂下了馬,手持單刀,直向前沖去,他的外甥韋欣慶手持鐵纏槊左右掩護,沖進東面的軍隊,立刻就沖破了他們的陣營。
曹景宗放任士兵趁勝追趕,呂僧珍放火焚燒了敵方的營地,將士們全部拼力死戰,戰鼓和喊殺聲震天動地。
王珍國等眾軍抵擋不住,王寶孫痛罵各將帥,直閣將軍席豪憤慨,奮力突擊陷陣而亡。席豪是驍勇的將領,他陣亡之后,士兵們瞬間土崩瓦解,跳進秦淮河中死去的無以計數,尸體堆積的與浮橋一樣高,后面到的踏著這些尸體過了河。
蕭寶卷的其他各路軍隊看見這種情況,全都潰散而逃。蕭衍的軍隊長驅直入,到了宣陽門,各位將領把營地漸漸向前移動。
陳伯之駐扎在西明門,每當城中有人出來投降,他都要叫來耳語一番。蕭衍怕他再生反覆之心,就偷偷地告訴他說:“聽說城內特別氣憤您率江州投降一事,要派刺客來刺殺您,所以,您應該小心為妙。”但是,陳伯之不相信。
恰好,蕭寶卷的將領鄭伯倫來投降,蕭衍指使鄭伯倫去見陳伯之,對他說:“城中特別怨恨您,要送信來,對您以封賞為引誘,待你重又投降過去之后,說要活著砍下您的手腳;您如果不投降,就要派刺客來殺您,所以,您要特別加以防備。”陳伯之害怕了,從此才開始沒有異心了。
接著,寧朔將軍徐元瑜獻出東府城投降,青、冀兩州刺史桓和率部投降,李居士獻出新亭投降蕭衍,瑯琊城主張木投降。蕭衍坐鎮石頭,命令各路軍隊攻打建康的六個城門。
蕭寶卷命人放火燒了城內的營署、官府,驅逼士人和百姓全部進入宮城,關閉宮門,做最后的抵抗。蕭衍命各軍修筑長長的防御工事進行防守。
江陵方面,蕭穎胄因為蕭璝與蔡道恭一直相持不下,所以憂郁成疾,不久去世。夏侯詳秘不發喪,叫與蕭穎胄筆跡相似的人假冒其名寫詔令,又秘密地送給蕭衍,蕭衍亦秘而不宣。
夏侯詳在雍州征兵,蕭偉派蕭憺帶兵趕去,蕭璝等人聽說建康已經危急,軍士們因懼怕而潰散,于是他和魯休烈都投降了。
江陵方面這才給蕭穎胄發喪,并追贈他為丞相、侍中,于是天下眾望全歸于蕭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