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開在春天里的梨花

---解讀《韓庭梨花》

韓庭有雪二株,人生盡得清明。

一生當(dāng)中,又有幾次,能夠真正賞得了美景,能夠真正毫無掛礙地明得了心志?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于是便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任這一點點情緒“花自飄零水自流”了。---成蹊

那些開在春天里的梨花

(一)前言

最近總有朋友來問我,《韓庭梨花》這一篇,很唯美,是如何寫出來的?尤其是篇末的這一句詩---"韓庭有雪二株,人生盡得清明。"又是怎么構(gòu)思出來的?本不打算寫這樣一篇解析類的文章的,因為這無疑是把心中最隱秘的思緒拿出來公之于眾。如若筆者都如此這般,只怕語文考試從此少了一題:閱讀理解或是詩歌賞析,豈不憾事一樁?更何況,每個人都愿意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摩自己看到的文字,你若把它寫了出來,其間又不知惹了多少人傷心,扯出一段段的公案來,說:“枉自我引你作我的知己,原來你與我的想法并不相同?!彼?,憑本心講,我是不愿意的。然,春色已近,實不愿在這樣的春天里辜負(fù)朋友的一番心意。好吧,就破一回例,胡亂寫將出來,冷暖自知吧。

(二)那些開在春天里的梨花

就從我所喜歡的梨花的詩開始寫起吧。

古往今來,寫梨花的詩,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佳句更是燦若星河,那些經(jīng)典的詩句,如同冬夜里的炭火,深深地烙進(jìn)你的靈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說:“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贬瘏⒌摹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中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均千古流芳,人盡皆知。但白樂天用梨花來形容女子的花容月貌,而岑刺史用梨花來形容邊塞的漫天飛雪,皆是用梨花去比喻,不是直接寫梨花。可見人的天性都是喜歡美好的,愿意用一個極美的事物去描寫另外一種極美的事物,這也足以從側(cè)面說明,千百年來人們對梨花的情有獨鐘。

我喜歡北宋晏殊筆下的梨花。北宋從公元960年到公元1127年,從宋太祖趙匡胤到宋欽宗趙桓,共享國167年。晏殊(991-1055)正處于仁宗皇帝的鼎盛繁華時期,他筆下的梨花多半從容,平和而可愛?!镀脐囎?春景》中說:“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边@一首,梨花在這里只是略略露了一臉,點明了清明前后的時節(jié),寥寥幾個數(shù)字,便寫盡那一片天真爛漫的春色,當(dāng)真讀后不由莞爾?!稛o題——油臂香車不再逢》中有兩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兩個疊詞“溶溶月”和“淡淡風(fēng)”的應(yīng)用,交代出了梨花開時,月光如水,春風(fēng)和煦,而道不盡的卻是那在垂柳環(huán)繞之下的梨花院落如吳儂軟語般獨特的柔美和靈秀。

我還喜歡金末元初的丘處機(jī)(1148-1227)的《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他說:“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他也是寫梨花開放的夜,也運用了疊字“夜沉沉”、“光靄藹”、“月溶溶”,但他著意在一個“冷”字,描繪出皓月當(dāng)空,梨花似錦如雪的圖畫,給人一種離世脫俗,冰清玉潔,夜涼侵骨的感受。

后來元代王實甫(約1260-1336年)在他的西廂記中也有句云:“月色溶溶夜,花影寂寂春,如何臨浩魄,不見月中人。”亦是使用了疊字“溶溶夜”、“寂寂春”的音韻美,但卻著眼在一個“寂”字,借用如洗的月色和曼妙的花影來表達(dá)心中的思念之情。

晏殊、丘處機(jī)、王實甫,這三個人都偏愛皎皎月色之下的梨花,都善用疊字的音韻之美,前后意境由“高雅”至“清冷”再到“寂寞”,可見人的心情不同,筆下的梨花也便各有各的心思了。

(三)《東欄梨花》和《韓庭梨花》

在眾多的梨花詩詞中,我大愛這一首七言,就是蘇軾蘇東坡的《東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每讀一次都忍不住從心底深處生出嘆息來,他是怎么樣寫得出這樣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句!淡淡幾筆,已然天上,地下,于景,于情,都齊了。梨花的白映襯著春柳的綠,梨花開的時候,柳葉已如溫潤女子的眉黛似半月彎彎。等到春深時節(jié)四、五月份,滿城柳絮乍起之時,梨花也該快開謝了吧。易安居士在《浣溪沙》中說:“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遠(yuǎn)岫出山催薄暮,細(xì)風(fēng)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焙靡粋€“恐難禁”!風(fēng)一吹,恰好是這邊滿城飛絮,那邊樹樹飛花了。你閉上眼睛想一下,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不由得你不心生嘆息啊。原來,美好的,都是在一瞬間永恒。沒有什么能夠一直美好下去,只要有那么一瞬間,前面再多的構(gòu)畫和積累,再多的鋪陳和渲染,你都愿意付出,只為這一瞬。

我喜歡梨花,源于院子里面種的那兩棵梨樹。我想我骨子里如果還算有那么一點點的散漫氣息的話,可能就是源于姥爺親手制作的梨樹下的那一架簡陋的秋千,以及在氤氳的梨花雨中教我背誦的那幾句有限的唐詩吧。后來看過金庸,讀遍瓊瑤,從青澀的初中時代直至今天,它都滿足了我對于“浪漫”二字的所有想象。只要一提起小時候的那架梨樹下掛著的秋千,我都覺得這世上沒有比這更讓人溫暖更讓人心安的物件了。

姥爺姓韓,名字很儒雅,其中有一個光耀門庭的“庭”字。則"韓庭"二字,暗含了姥爺?shù)拿?,亦可作韓家庭院解。院子里那兩棵梨樹,一棵蘋果梨,一棵桑皮梨,看起來和他一樣的老。尤其是蘋果梨,是用蘋果樹和山梨樹嫁接后押枝成活的一棵樹,皮膚是紫褐色的,微微卷曲起來一層層薄薄的皮。我經(jīng)常湊在樹下,用指甲蓋兒小心的一點點撕扯著它。現(xiàn)在想來,它那時也應(yīng)該很討厭我吧。兩棵梨樹開花的時候如云似雪。我們說一棵樹,兩棵樹,“棵”的文藝一點的說法就是“株”?!把眲t直接采用借喻的方式,將潔白的梨花比作了白雪,成句時更是參考了東坡先生的“惆悵東欄一株雪”,因此這是第一句“韓庭有雪二株”的由來。

蘇東坡的后一句“人生看得幾清明”則更多的是表意了,其中的灑脫和通透,體現(xiàn)在“清明”二字上。表面上看“清明”二字,不僅僅交代了梨花開放的時節(jié),也不僅僅著眼于梨花的高潔,實際上更是以塵世中的這一抹白來比喻自己的心性,如同梨花一樣,不屑于隨風(fēng)柳絮的癲狂,更不屑于逐流桃花的輕薄。然而一個“惆悵”,又將東坡已過不惑年紀(jì)背后所隱藏的不為人知的“高處不勝寒”的清冷和“弦斷有誰聽”的寂寞淡淡挑將了出來,讓人不禁扼腕嘆息,春光美好,年華易逝。所有美好的東西都必將如過眼煙云,縱使拼盡人力也不可天回。寫這首詩時,是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寧十年春,蘇東坡離開了山東密州,就赴徐州任后,寫給他的繼任者孔宗翰《和孔密州五絕》中的第三首,時年四十一歲。他先后經(jīng)歷了母親、妻子、父親的離去,又在政治上受到宰相王安石的排擠,陷入黨爭糾紛。面對梨花,些許的傷感和惆悵油然而起。一生當(dāng)中,又有幾次,能夠真正賞得了美景,能夠真正毫無掛礙地明得了心志?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于是便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任這一點點情緒“花自飄零水自流”了。

而丫頭是遠(yuǎn)遠(yuǎn)體會不了蘇軾的這種隱藏的很深的情懷的,她還是總角小兒,有疼愛她的姥姥姥爺,有喜愛的梨花,有好吃的東西,無憂無慮,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因此,筆者就轉(zhuǎn)換一下抒情的調(diào)子,化這一點點悲觀為積極,用一個“盡”字表達(dá)小丫的心情。這就是第二句“人生盡得清明”的由來。怕只怕,她雖是也用得“清明”二字,但不過僅僅停留在梨花“唇紅齒白”的境界上罷了。姥爺,當(dāng)年早已年過古稀,鬢濡白雪,髯染秋霜,自是看得比她清楚明白的多啦。

(四)附錄

古人作詩,都講究一個溯源。如此,在蘇軾之前,唐朝的這兩位詩人,一位韓愈,一位杜牧,均有類似的梨花詩,不得不提。二人在詩中表達(dá)的意境和心緒各有千秋,但著實有趣的是兩首詩均在末兩句使用了近似的句式。韓愈在前,杜牧在后,而東坡的這一句也恰好與之神似,讓人猜想,許是就是從這里演化出來的吧。因暫為猜測,故作本文的后記補(bǔ)錄在此。

1、唐韓愈的《和聞梨花發(fā)贈劉師命》:

桃溪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這首詩作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即公元805年,時韓愈進(jìn)士三試鴻博詞科皆不中,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幕府任一微職。時韓愈人在陽山,其好友劉師命前來探望,和詩一首,流露出今昔寥落和惆悵之慨。第一句取用典故《史記.李將軍傳》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將“蹊”化為“溪”,桃溪,意指桃樹眾多的地方。

2、唐杜牧的《初冬夜飲》: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

本詩寫于唐武宗會昌二年,即公元842年,時杜牧因受牛李黨爭牽連,從比部員外郎(刑部稽核簿籍的官員)一職被外放黃州刺史,引用汲黯的典故,暗示著物是人非的憂傷,排解著因直言而仕途多舛的憤慨之情。第一句取用典故《史記.七十列傳.汲鄭列傳》中,東漢汲黯因剛直敢言,屢次切諫,最后被外放淮陽令,卒于淮陽。后人用“淮陽”代稱“汲黯”?!皻g”,這里指代酒。

綜上,是為整個《韓庭梨花》一文的解讀,未盡或者疏漏之處,請不吝賜教。

2016年3月26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jī),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jìn)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jī)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jī)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一樹梨花,洋洋灑灑,落得凄涼。梨花又名勿忘我,蔑視一切虛偽與矯揉造作,卻終生與淚花、寂寞惆悵相伴,如血般的夕陽還...
    176a1ea8edd0閱讀 1,782評論 3 9
  • 【按】鹽城市學(xué)科帶頭人、新教育星火教師張麗老師與育才中學(xué)初二15班的孩子合作學(xué)習(xí)蘇軾的《東欄梨花》。 東欄梨花 蘇...
    簡約語文閱讀 1,554評論 1 5
  • 法國女人全球公認(rèn)的優(yōu)雅美麗,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她們優(yōu)雅的氣質(zhì),這些內(nèi)在的魅力,則來自于她們平時自我修養(yǎng)的沉淀。 對于...
    熠羊絨閱讀 673評論 0 3
  • 無論何時,當(dāng)意識到自己在被如流般自動化運行的思維、情緒牽著走時,停下來,給這些思維、情緒命名,你會發(fā)現(xiàn)不再被控制...
    9875a59cf4af閱讀 132評論 0 0
  • 金融危機(jī)后,風(fēng)險暴露,各國陷入了困境之中。小微企業(yè)陷入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境地,各大實體企業(yè)也陷入了困境之中。 這時...
    李明雨閱讀 1,12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