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多數企業都是分階段開發和實施云戰略,以便逐步適應定義的標準配置和服務政策。這個過程通常需要業務和IT部門密切合作以便定義提供的服務、服務級協議和用戶自助服務能力。但是,這個結果會產生更靈活和反應更快的IT環境。?
?企業云化大概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虛擬化
將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從用戶自己的機器、硬盤,遷移到云上的虛擬機、網盤,將硬件資源軟件化;
2. 隔離
出于安全考慮,將使用不同資源的用戶在邏輯上進行隔離,讓用戶感覺不到其他用戶的存在;
3. 虛擬網絡
用戶選擇彈性擴容的方式有兩種:縱向擴容和橫向擴容。縱向擴容就是升級配置,橫向擴容就是購買多個實例。縱向擴容可靠性不如橫向擴容,而且成本相當,所以大多數都選擇橫向擴容。在多個實例之間構建虛擬專用網絡(VPC),屬于同一個用戶的實例就可以擁有更多自由。
4. 物理機
如果用戶追求更高計算性能(如深度學習、大數據計算),無論3中橫向還是縱向擴容,總會受到虛擬化、調度系統的限制,損失性能(購買12核CPU虛擬機的性能與真正12核CPU性能差距一測便知)。
虛擬機并不是為計算而生。
真正的“云計算”,必須依托物理機實現,這是對密集計算的重視。這是回歸自然。這是向能源致敬。
但物理機并不能取代所有虛擬機,因為從彈性、易用性和動態擴展性考慮,虛擬機有很多優勢,所以最佳解決方案應當是眾星捧月式的架構,物理機作為計算中心,而虛擬機在外圍提供各種服務。